第9章 趙寧兒:臭女人,你的心挺毒啊

字數:4937   加入書籤

A+A-


    趙寧兒和常茂在外聽了,也是暗自好笑。
    黃子澄一咧嘴:“不錯,朝廷是有這樣的製度規定,可是,那誰能忍受得了啊?”
    “那是你們男人的事兒。”荷花說道。
    黃子澄和他的小妾荷花正在胡鬧,忽然聽見“咣當”一聲響,門開了,從外麵閃進兩條人影來。
    來人非別,正是趙寧兒和常茂。
    黃子澄和荷花可是嚇得不輕。
    “你們……你們是怎麽進來的?天呐,常將軍,你不是已經死了嗎?”黃子澄驚問道。
    常茂警惕地環視著周圍,麵目猙獰:“我是死了,可是,又活過來了。
    閻王爺派我來取你的性命!”
    “別殺我,咱們有話好說。”黃子澄嚇得臉色蒼白,荷花更是抖作一團。
    兩個人胡亂把衣服穿上,跪在了地上。
    趙寧兒把臉沉下了:“黃子澄,你可知罪嗎?”
    “我——。”黃子澄滿麵羞愧。
    趙寧兒低著頭看了他們倆一眼:“先帝剛剛去世,你竟然敢和你的小妾同房,這事兒要是讓皇上知道了,那可是滅門之罪啊。”
    “我知道錯了,請吳王妃一定不要把這件事告訴皇上。”黃子澄的聲音顫抖。
    趙寧兒又眼神犀利地看向那個女人。
    荷花嚇得把頭低下了。
    “我來問你,吳王哪裏得罪你了,你竟然想要他死?
    臭女人,你的心挺毒啊!”趙寧兒說著伸手給了荷花兩記響脆的耳光。
    荷花的兩個腮幫子頓時腫了起來,鮮血順著她的嘴角流了下來。
    她一邊磕頭,一邊說:“吳王妃饒命啊。”
    趙寧兒問道:“你們倆是想死還是想活?”
    “那自然是想活了。”黃子澄磕頭如搗蒜。
    “如果想活的話,就按照我說的去做。”
    “一定,一定!”
    趙寧兒的雙手放於腹前,緩緩道:“據我所知,削藩一事,是你和齊泰向皇上建議的。
    齊泰說先削燕王,你不同意,你說五王有罪,應當先削五王。
    周王朱橚幹了很多不法之事,而且,他還是燕王的同母弟,所以,削周王的藩,也就等於斷去了燕王的左膀右臂,是也不是?”
    黃子澄聽了之後,驚歎不已,
    因為他原以為趙寧兒不過是個黃毛丫頭,不承想她什麽都知道,並且對於自己和齊泰之間的那些事了如指掌,這讓他如何不驚?
    黃子澄唯唯諾諾。
    “說起來,你也是個有學問的人,想當初,你跟隨你的老師歐陽貞學習《易經》,後來,你向梁寅學習《春秋》。
    你不但文章寫得好,而且很有德行,天下人誰不知道你的名字啊?
    後來,你中了會元,殿試又中了探花,官至太常寺卿。
    如今的你可謂名利雙收,功能名就。
    但是,我不得不提醒你,物極必反,月盈則虧。
    要知道懸在別人頭上的利劍說不定哪一天就會降臨到自己的頭上。”
    “吳王妃所言極是,我記下了。”
    於是,趙寧兒便把自己的想法講述了一遍。
    “啊?這怎麽能行呢?”黃子澄驚問道。
    趙寧兒把眼眉立了起來:“你信不信,我現在就把她給毀容了。”
    趙寧兒說著,拿出一把剪刀在荷花的麵前晃了晃。
    荷花嚇得花容失色:“吳王妃,求你放過我吧,你可以殺了我,但是,請你不要劃破我的臉。”
    常茂在旁邊聽了也覺得好笑。
    他心想這女人真有意思,難道你的臉蛋比性命還重要嗎?
    現在看上去,和豬頭差不多少,也沒覺得哪裏好看。
    常茂從身後掏出一個口袋來,不容分說把荷花裝了進去,然後,放在肩膀上扛走了。
    奉天殿。
    朱允炆因為削藩,導致朱棣率兵來犯,雖然說朱棣眼下退了兵,可是,說不定哪天他又打了過來。
    他心裏也很緊張,感到無將可用。
    耿炳文老了,李景隆似乎有點像趙國的趙括,隻會紙上談兵。
    可恨的是那五王竟然敢違背自己的旨意,前來吊喪,並且,逼著自己處置朱允熥。
    說什麽為君者必須要一碗水端平了。
    十個手指還有長有短,哪裏有絕對的公平?
    周王朱橚仗著他哥是朱棣,十分驕橫,難道說,他做的那些不法之事,他真的以為朕都不知道嗎?
    朕不過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
    還有,朱允熥以一人之力退去朱棣十萬大軍,立有大功,又該如何處置他呢?
    難道自己真要像秦二世那樣,把自己的兄弟姐妹都誅殺殆盡嗎?
    這好像也不是最好的辦法。
    他心亂如麻,想到這些煩心的事,坐立不安。
    趙思禮跪伏在地上,口稱:“萬歲!”
    朱允炆低頭看了看他:“愛卿,免禮平身!”
    “謝陛下!”趙思禮的態度十分恭敬。
    “這麽晚了,你來見朕有什麽事兒嗎?”
    應該說,朱允炆對他的印象還是不錯的。
    趙思禮開門見山:“微臣聽說,陛下把吳王抓了起來,投入到錦衣衛的牢中,不知可有此事?”
    “呃,”朱允炆也沒想到他會直接問自己這個問題,當然,他也明白,如今趙思禮的女兒趙寧兒已經許給了吳王,人家現在是一家人嘛,“是有這麽一回事兒。”
    “恕微臣直言,聽說,這一次吳王隻身進了燕王的軍營,勸說燕王退兵,京師之圍才得以解除,如此說來,吳王立下了一件大功啊。
    不知為什麽,陛下對於有功之臣不予獎賞,卻加以處罰,這是為什麽呢?”
    這又是一個很尖銳的問題。
    朱允炆沉吟了片刻,道:“關於這件事,朕已經向劉大人解釋過了。
    朕也有朕的難處啊。”
    此時,趙思禮“撲通”一聲跪下了:“陛下,微臣之所以勸你把吳王給釋放了,並不是因為他是微臣的女婿,而是為了陛下啊。
    請陛下想一想,自古以來,兄弟不和外人欺。
    想當初,胡亥即位之後,把自己的兄弟屠戮殆盡,等到後來,陳勝、吳廣起義,卻沒有人來勤王,這也是秦失去天下的原因之一。
    倘若胡亥當初並沒有將他的那些兄弟給殺害,他的兄弟得知鹹陽危急,能不來救援嗎?
    如果是那樣的話,劉邦又怎麽能進得了鹹陽呢?
    大秦又怎麽會滅亡呢?
    再說了,隻有賞罰分明,文武百官才能心服口服,如果顛倒了過來,有功者,罰;
    有罪者,卻賞。天下豈有不亂之理?
    微臣還聽說陛下賞了燕王食邑兩千戶,是也不是?”
    “是啊。”
    “陛下,你好糊塗,燕王興兵來犯,那是有罪之臣,你應該治他的罪,怎麽還能封賞於他呢?
    你以為這樣,燕王就會心生感激了嗎?
    不,你錯了,他絕不會這樣想,相反,他會認為陛下軟弱可欺。
    他會變本加厲地向朝廷索要更多的東西,陛下若是不給,他便會借口再次起兵。
    這就叫賞罰不明。
    陛下,你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把朱棣關到監牢裏去,再把那兩千戶賞給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