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張鬆履新

字數:4029   加入書籤

A+A-


    隨著王國強兼任鎮黨委書記,長水鎮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
    由於內部沒有了阻力,各項工作落實很快。
    轉眼間到了春耕時期,農科院胡教授親自帶隊蹲點,將協議之中承諾的實驗種子帶到了長水,並指導農民種下。
    在對接完前期工作後,胡教授返回省城,但科研組沒有走,各自分派任務,在長水十一個自然村蹲點指導,進行實驗數據整合。
    與此同時,東明農貿的廠區建設工作也有序開展。
    同年九月,廠區落成。
    落成儀式上,慶雲縣委和雲山市委都派出了領導,蒞臨現場,並發表了致辭。
    其中,雲山市委的領導著重表揚了長水在招商引資和新農業發展模式的突出貢獻,並要求慶雲縣委縣政府對長水模式積極學習,加大政策扶植力度,將該模式推廣出去。
    儀式結束以後,當天就有其他的縣區、鄉鎮打來電話,想要來長水考察。
    對此,張鬆表示熱烈的歡迎。
    長水的發展,日新月異,轉眼間就是兩年的時間。
    兩年時間讓長水的百姓徹底脫貧致富,小康就在眼前。
    也憑著這個功績,王國強副縣長成功進了一步,變成慶雲縣常務副縣長、常委委員。
    胡偉則是在一年前就從鎮長升任書記。
    當然了,這一係列功績最大的功臣張鬆自然也是高升鎮長,進入正科級幹部序列。
    “宮部長,您有什麽指示?”
    這天,張鬆正在處理公文,忽然接到了宮德業的電話。
    “張鎮長,我代表組織正式要求你於今天下午兩點到組織部報道。”
    客套了一番過後,免不了公事公辦的例外。
    張鬆知道,組織部找自己談話,是表明自己要離開了。
    隻是去哪裏,張鬆還不知道。
    回顧自己這兩年多的工作,張鬆發自內心地驕傲,這是前世宦海沉浮三十年也不曾有過的感覺。
    下午兩點,張鬆準時出現在宮德業的辦公室當中。
    “宮部長,您好。”
    張鬆很客氣地打了招呼。
    在外,他可以稱宮德業為宮書記、宮老哥,但在單位,還是得稱職務。
    “張鬆同誌,走吧,部長在等你。”
    宮德業親自把張鬆送到了組織部長的辦公室當中,接受組織談話。
    通過這一點,張鬆這次的調任,必定是重中之重,否則也不至於組織部長親自談話。
    “張鬆同誌,這兩年來,你的功績百姓看得見,組織也看得見。對於接下來的工作,你有什麽看法?”
    張鬆趕忙說道:
    “我可不敢居功,都是組織培養,百姓信任。事實證明,就目前而言,我提出的方案是適合長水這一方土地的,近期內我是不打算變動,不過我的個人意願不能淩駕於組織意圖,如果組織有新要求,我願意並且堅決服從組織的決議。”
    組織部長點點頭,笑道:
    “張鬆同誌,你有這個覺悟,這很好。是這樣的,經過組織研究討論,想對你的職務進行一下調整,你個人有什麽看法?”
    “服從組織安排。”
    “那你這個位置,你有沒有什麽建議?”
    張鬆沉默片刻,想了想道:
    “何淑華同誌能力是足夠的,資格也夠老,這兩年也是東奔西跑做了很多工作,對於她,同誌們都還是很信服的。原則上我推薦何淑華同誌,不過組織上要是有更合適的人選,我服從組織決議。”
    “但是,我請求組織能夠給予何淑華同誌正科級別的職位。”
    聽後,組織部長點點頭。
    “張鬆同誌,你的意見,組織會充分考慮的。根據常委會的決議,我們原則上是由長水的幹部接任一屆你的位置。”
    “至於你的職位變動,還需要再等等。這次叫你過來,也隻是因為需要考慮你的位置誰來接的。”
    結束組織部的談話,張鬆有些疑惑的走出縣委。
    通過組織部長的話,張鬆明白,自己是要外調,不知道要調到哪裏,但肯定不是慶雲。
    這個答案很快就揭曉了。
    就在當天的下班之前,張鬆接到了省組織部的電話,要求他在後天早上九點鍾到省組織部報道。
    張鬆緊急把情況跟胡偉他們說了一下,安排好其他的工作,第二天就趕赴省城。
    次日,早上九點鍾,張鬆拿著公函,來到省委組織部報道。
    很快就有幹部二處的副處長過來,把他請到辦公室裏,跟他談話。
    原來,這次是讓他到省黨校中青幹部培訓班(科級到處級)脫產學習,時間是一個月,學習結束後會有新的工作安排。
    經過黨校學習班學習後,一般都會高升的,對於這次的工作安排,張鬆充滿了期待。
    一個月的學習時間很快就過去。
    張鬆再次來到省組織部。
    接待他的是幹部二處的處長。
    用了一個小時進行任前談話,張鬆也明確了自己新的工作崗位。
    長垣市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兼任管委會副主任,副處級。
    長垣市經濟開發區,是長垣市轄下處級單位,長垣市非常重要的經濟區。
    他的這個職務,相當於黨政二把手,含權量非常重。
    組織給了張鬆兩天的時間安排自己的事情,兩天後將由長垣市組織部送他上任。
    雜事在張鬆離任的時候就處理好了,所以張鬆考慮一下直接就去了長垣。
    上任當天,長垣市組織部派了一名副部長親自送他上任。
    地級市的副部長職級副處級,與張鬆的職級相對應。
    幹部大會以後,按照慣例,經開區的領導幹部為張鬆設宴接風。
    用了一周的時間,張鬆基本熟悉了經開區的基本情況,開始著手工作。
    長垣市經濟開發區,是長垣市響應號召,建立的高新技術區,按照政策,招商引資,吸引高新技術企業入駐。
    隻是,對於這種工作,長垣的幹部並不能很好的勝任,引來的企業亂七八糟。
    除了維係日常運轉的基礎產業,園區裏百分之八十的企業科技含量都不高,這就使得經開區每年納稅不低,但實際上與上級要求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