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雞犬升天(感謝虞淵日暮大盟!)

字數:4820   加入書籤

A+A-


    周奕方才聲音不大,來人耳力遠勝常人。
    說話聲亦是中氣十足。
    “周天師乃雍丘奇人,若是緣慳一麵,本人枉自下華山一遭。冒昧打攪,不知能否有幸登頂瓊峰一覽亭台山色?”
    聲音裹挾真氣,給人以遠近模糊之感。
    他自報家門,卻也像在試探。
    “貴客臨門,請登窮峰敘話。”
    周奕方才沉浸山風,舉掌練鶴,意境尚未散盡,此時含著真氣,那聲音也在山間飄飄渺渺,像是駕鶴而下,絲毫不輸給下方那人。
    這意境一散,再出聲可就是另外一個味道了。
    不過,有此一聲便也足夠。
    半道上的曹承允與嶽師兄對視一眼,兀自一驚。
    二人來自三秦之地,在華山練功。
    華山勢險,垂壁如削。那崖間棧道上,路過的商旅挑夫前後隔崖唱開山調,聲音未及峰頂,轉瞬就會被鬆濤吞沒。
    他們常行山崖,於鬆濤聲中練功,有專門的行氣法門。
    這一口真氣放在夫子山上,實是大才小用。
    嶽思歸倒不是想震懾,而是要展己之長,引起太平道重視,免得叫人小瞧了西嶽門庭。
    可是
    他們方才聽到那聲回應,直如鶴唳衝霄,又隱沒層雲。
    飄飄渺渺中的氣勢,似乎正是師父他老人家所說的氣與神相合,那可是武學中的奇妙境界!
    二人交換過眼神,這才收斂驚色,拾階而上。
    登頂後,周奕將他們請入峰頂小亭,圍坐石桌。
    初初時,大家自報姓名後便由曹承允接管話頭。
    先以接壽布道表明曹府對周奕的感激,作為當下三代子侄中的翹楚,由曹承允親自登門,可見隆重。
    當然,他還帶來了禮物,已經放在道場。
    周奕寒暄一陣,曹承允又告知那名矮胖道人的大致行蹤,並未朝夫子山這邊來。
    接著
    “這封信是祖父托我交於你手。”
    周奕接過,信上漆封未動,想來曹承允也沒看過。
    他倒有些好奇了。
    見周奕盯著信,曹承允與嶽思歸對了個眼色,由嶽思歸開口。
    這時將話頭從接壽一事上引出,直指要害。
    “周天師,敢問貴教可有留心宇文成都動向?”
    周奕心下百轉千回,微微頷首,這一點沒必要隱瞞。
    對方有底氣問,知道的一定比自己多。
    於是試探道:“想必鷹揚府軍距雍丘不遠。”
    “不錯。”
    嶽思歸幹脆道:“若非他們一路剿滅義軍,刻下城中已是兵馬雜亂。即便如此,不消半月,必入雍丘。”
    “最要緊的是,宇文成都前來拜會太平教的可能十有六七。”
    他咬著‘拜會’二字,留意周奕的反應。
    這位年輕天師頗有養氣功夫,絲毫不見驚乍。
    這讓他們默默點頭,更為欣賞。
    周奕不相信他們是無的放矢,遂問:
    “太平道窮山小觀,在雍丘賜符消災,乃是順應隋朝,撫平一方,更無僭越之事。如今義軍遍地,宇文成都既尊皇命,又怎麽會朝我這郊野來一趟?”
    “周天師有所不知啊”
    曹承允站起身:“陽堌城有家劉記豆腐坊,經營數代,卻在前些日子遭了難,一家老小被官兵帶走。可猜到為何?”
    “難道與豆腐有關?”
    “正是!卻又非天師所想。”
    曹承允不再賣關子:
    “傳說淮南王劉安煉丹時,豆漿與煉丹用的石膏意外混合,這才有了豆腐。那劉記豆腐坊,為了買賣,便稱得了淮南王的傳承,豆腐點鹵技藝源自西漢。
    就是這條流言,讓其一家生死不知。”
    劉安
    周奕若有所悟,看向一旁的《淮南鴻烈》。
    這時嶽思歸道:“前段時日,楊廣在東都被一方士用戲法所騙,後來別有用心之人造謠生事,傳世間果有道法,能得人生妙諦,長生久視。
    楊廣信了讒言,遂命人網羅道法,宇文閥便受此命。
    淮南王劉安喜好黃老之學,曾有賓客千人,編《淮南鴻烈》內篇二十一論道,另有八篇二十萬言,盡言神仙黃白之事。”
    嶽思歸娓娓道來,絲毫不見停頓。
    二人與周奕的目光一樣,都盯在周奕拿起的《淮南鴻烈》之上。
    這時已不用他們解釋。
    周奕幽幽道:“傳說劉安又得《枕中鴻寶苑秘書》,服藥後白日飛升,臨行時,置盛藥器皿於庭,雞犬舐啄,盡得升天。”
    亭中沉默數息。
    嶽思歸與曹承允笑出聲,當然是嘲諷一笑:
    “如此荒誕之事,楊廣竟然信了。底下人將劉記豆腐坊抄了家,逼問《枕中鴻寶苑秘書》的下落。”
    言下之意,周奕如何聽不出來。
    太平道也呈黃老之學,自然是宇文成都的目標。
    這就是他們想說的話。
    周奕心底沒全信,表麵卻像是失了分寸,佯裝愁色:“嶽兄,話已至此,你有何良策?”
    嶽思歸道:
    “想要在鷹揚府軍鐵騎下自保其實並不難,天下亂局已定,四海混沌,急需重整乾坤。若尋到這個亂世英豪,足以定住乾坤之人,不僅可保山門,還能雞犬飛升,成一方大教。”
    周奕在亭中來回踱步,跟著頓足急停,像是拿定主意:
    “這位英雄是誰?請二位教我。”
    “此人,正是密公”
    少頃,嶽思歸與曹承允一道下了夫子山。
    周奕將他們送到道場門口。
    望著二人背影,心中疑雲大起。
    這兩個家夥神神秘秘的,今日拜山竟是為了這個?
    給我送一份李密的錄用通知?
    曹家老太爺應該是個保守之人,否則接壽宴上,怎麽連渾元派都不得罪?
    當下李密沒到瓦崗寨,還是楊玄感殘黨。
    這身份比我太平道都敏感,曹芮年沒那個膽子。
    細細一想,全是矛盾。
    周奕雖擔憂夫子山,卻也知道不能自亂陣腳。
    對了,還有那封信!
    他揭開烤漆,取信來看。
    入目便是:
    “周天師,若吾家兒郎提及亂世英雄,絕非曹府授意。此項,請轉告老天師。”
    好家夥,原來如此。
    曹老太爺看得挺透。
    叛逆的孫兒,操碎心的爺。
    周奕搖了搖頭,這封信中除了開頭這一句極為關鍵外,中間一大部分都是客套話,表達謝意。
    信末,卻又給了另外一條消息
    他不由多掃了幾眼:
    “嗯?這位密公現下不知所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