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生機勃勃

字數:3879   加入書籤

A+A-


    京城的街道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有大聲叫賣的小商小販,有無所事事的街溜子,有往來各地的客商,有追逐打鬧的孩童
    一片生機盎然
    “何止差了一籌啊!”
    老朱不無感慨的歎息一聲,在實力方麵,他的洪武朝不比正德朝遜色,甚至要更強,但在潛力方麵,他的洪武朝遠不如朱厚照的正德朝。
    洪武朝走到最後,無非就是第二個崇禎朝,而正德朝不一樣,即便朱厚照有個三長兩短,隻要繼任者路子不走歪,能夠延續的時間必定會很長。
    隨意找了家酒肆坐下,點了幾個小菜,老朱開始向小二打聽正德朝的諸多事跡,尤其是朝廷施政策略,他覺得他的洪武朝未必不能向正德朝學習一二。
    取其之長,補己之短,並不是一件丟人的事。
    賭坊,青樓,酒肆,是消息最靈通的三個地方,各種三教九流來往密切,談天說地,酒肆的小二耳濡目染之下,知道的自然很多。
    經曆一番詢問,老朱基本摸清了正德朝在這十年間的變化。
    把犯官丟去遼東種地,向商人收取重稅,對文官大肆打壓,取締藩王諸多特權,將儒學一家獨大的局麵掀翻,再現百家爭鳴,吞並安南朝鮮等國,天下布武諸多別人不敢幹,不敢想的事情,朱厚照全都幹了!
    “朱厚照這小子還真狠!”
    老朱臉皮抽抽,本以為自己已經夠狠了,狠起來連一起打江山的兄弟都不放過,可現在他發現,跟朱厚照一比,他那點狠勁,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
    起碼他殺人很痛快,不會讓人一直飽受折磨,哪像朱厚照,他不輕易殺人,卻能讓人生不如死,讓文官去種地,等於把那些個自詡高貴的讀書人的尊嚴按在地上反複摩擦踐踏。
    殺人誅心啊!
    徐達,湯和相視一眼,暗道不愧是老朱的後代,青出於藍勝於藍。
    “他的決策是對的。”
    已經長成翩翩少年郎,麵容氣質與朱標有著八分相似,溫和中不失英武,儒雅中帶著果決,一直保持沉默的小朱忽然發聲道。
    “說說看?”
    寶貝大孫子有想法,老朱自是洗耳恭聽。
    馬皇後,徐達,湯和亦是滿臉期待的看著小朱。
    小朱不隻是老朱的希望,也是他們的希望。
    朱標取代朱允炆成了孝康皇帝,未來的洪武朝注定是小朱來繼承,淮西勳貴的命運可都係於他一人身上。
    “從表麵上看,正德帝的手段過於殘暴血腥,天下間各大利益集團都讓他給得罪了個遍,不知有多少人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
    小朱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見識,在老朱,馬皇後,徐達,湯和四人麵前侃侃而談。
    雖仍顯稚嫩,卻已有幾分皇位繼承人的風範。
    “可從另一個角度出發,正德帝固然得罪了大部分既得利益者,他的江山卻變得無比的穩固,具有的戰爭潛力極其強大。”
    “商人逐利,占據民間大量資源,不收取重稅,待商人勢大,就會生亂,崇禎朝的晉商就是典型。”
    “文官坐大,文武失衡,不利於國家發展,打壓文官勢在必行。”
    “吞並諸國,實乃明智之舉,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收天下土地為國有,再分配給百姓耕種,明令禁止土地買賣,抑製土地兼並,提高百姓對朝廷的忠誠度。”
    小朱深吸一口氣,臉色嚴肅道:“把能打壓的打壓了,能改變的改變了,正德朝具有的戰爭潛力是無比巨大的,朝政,民生,軍事各方麵都呈現蓬勃發展之態。”
    他很自然的避開了朱厚照對藩王,對勳貴,對軍隊的改革,畢竟在洪武朝藩王,勳貴,軍隊就是一個禁忌,何況徐達,湯和還在這。
    “說得好!”
    對小朱一針見血的論斷,老朱可謂是喜不自勝,有這般見識,小朱已經可以獨當一麵了。
    隨即又感歎道:“朱厚照這小子的正德朝何止是潛力巨大,而是潛力無限啊!”
    對各方利益集團往死裏打壓,對政治,軍事,經濟,民生進行顛覆性的改革,正德朝就好像一棵樹,看似幼小,實則蘊含無窮生機,隻需在時間的催化下,便能成長為參天大樹。
    而那一點看不到卻實際存在的勃勃生機,正是他洪武朝,乃至永樂,宣德等十五朝所不具備的,在他製定的士農工商,近階級乎固化的製度之下,具備的潛力是極為有限的。
    “皇爺爺”
    小朱欲言而止,他覺得朱厚照的治政方針才是正確的,有意效彷之,卻又不知道該怎麽開口。
    洪武朝的製度是老朱一手製定,他這個大孫子提出要改變,這不是打老朱的臉嘛!
    “暫且等一等!”
    老朱擺擺手,神色澹然道,小朱的意思他明白,他也早就有意改變洪武朝的治政方向,畢竟早在十年前他就知曉一些朱厚照的改革變法,雖然不全麵,但卻能看出朱厚照變法的好處。
    之所以到如今都還沒有付諸行動,實在是他的洪武朝太過複雜,想要如朱厚照一般大刀闊斧的改革變法,難度不是一般的高。
    以淮西黨為首的武將,以浙東黨為首的文官,這些人不鬧起來還好,一旦鬧起來,比起東林黨還要可怕。
    東林黨隻會官商勾結,鼓吹清廉,空談扯澹,真正有能力的沒有幾個,淮西黨,浙東黨則不同,多是從亂世中走出來的狠角色,要能力有能力,要頭腦有頭腦,讓老朱都頗為忌憚。
    在沒有做好萬全的準備之前,老朱不會輕易做出改變,謀定而後動,這是他的風格。
    不動則已,動則讓所有人都啞口無言。
    就好比殺胡惟庸,廢掉宰相製度,要知道在胡惟庸倒台之前,還是與老朱“君臣一體,心心相印”的相國大人,誰又會想到老朱會忽然向胡惟庸發難呢!
    “走,去朱厚照那小子的日月學宮看看。”
    一口粗茶下肚,老朱當即帶著馬皇後,小朱,徐達,湯和前往日月學宮。
    起初的日月學宮,不過是將一群犯官的府邸連成一片,草草建立起來,毫無任何美感的粗糙學府,然而經過十年時間的多次調整修繕,日月學宮早已今非昔比。
    紅磚碧瓦,樓閣亭台,園林水榭,碧湖春波,奇景連環,風光絕勝
    大明建築工藝的巔峰全都集中於此,絕對是名副其實的大明第一學府,每年來此拜訪求學的學子絡繹不絕。
    對待教育,朱厚照是認真的,為了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他每年都會在日月學宮投入近五百萬兩白銀,方才成就日月學宮今時今日的輝煌璀璨。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