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性命三道途 化形成真人

字數:4897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雖然道人沒說。
    但在檢視完修行成果之後,焦平根據自己修行進度,猜測這一次的帝流漿,應該是六十年一遇的“小帝流漿”。
    蛟珠之中的人影,麵目清晰了有八九分,這證明他離完成“凝形”的修行,就隻差最後一兩分的火候了。
    如果他遇到的是九百九十九一次的“大帝流漿”,那豈不是說這“凝形”一關,要修行個上千年、還成不了麽?
    這就沒有道理。
    誰家命長得、能這般修行法?
    這不現實。
    所以此次的天將恩霖,必然是一甲子一遇的“小帝流漿”。
    這是焦平通過簡單的假設否定、再進行反推得出來的結論。
    一個簡單的邏輯思辨。
    再進一步仔細想想——六十年才堪堪完成“凝形”這一步的修行,這種進度,是否也嫌太遲、太慢了?
    設想一下,若是讓人來修這法門,那修成“凝形”之後,豈不是七老八十了?
    這可能麽?
    不大可能!
    因此,必然存在著其他類似於帝流漿這樣的輔助方法,隻是道人不說罷了。
    ……
    焦平繼續修行。
    這一夜。
    當蛟珠再一次吸滿月華的時候,內部突然無火自燃,瞬間就燃起銀色的冷焰。
    在這冷焰灼燒之下,蛟珠內部很快冒出來幾縷細小的黑色煙氣,迅速升騰到半空中後消失不見。
    冷焰一灼即熄,一切發生得極快,快到讓人還沒反應過來就結束了。
    蛟珠小了一圈,而其中的人影,已是纖毫畢現,十成十的清晰了。
    這就是“陰神”成就了!
    陰神跟魂魄最大的不同,就在於魂魄的質性是純陰性的,而陰神已經是陰極生陽、陰中俱備了一點陽性。
    按照道門說法,肉殼是陰質的,魂魄原本也是陰質,這個叫作“萬物負陰”。
    而一旦陰神成就,有了一點陽。
    孤陰則不長,獨陽則不生,萬物負陰而抱陽,陰陽一旦合和,就有了生機,有了一切可能。
    ……
    陰神已然成就。
    第(1/3)頁
    第(2/3)頁
    焦平的蛟珠,卻遲滯在半空之中遲遲不動,並沒有如往常一樣,在修行結束之時,就立刻返回。
    隻因這個時候,焦平麵臨著一個重大選擇,一個事關未來道途分野的選擇。
    且隻有一次選擇的機會!
    道途之分野,有陰陽五行之分。
    若此時他選擇不顧而去,拋下肉殼不要,也可以純以陰神之身繼續修行下去。
    這一條道途,被稱為“鬼仙道”。
    鬼仙道在後期可以成就鬼仙之位,抑或是轉修神仙道。
    神仙道無論是上天走天神道,還是入地走閻羅道,或是留在人間走城隍道,都是極好的前程。
    鬼仙道與神仙道,即是“陰之道途”。
    陰之道途,隻修性,不修命!
    若是選擇陰神回返肉殼,並順勢散入肉殼之中,就可以使得肉殼通靈,從此往後全憑肉殼修行。
    將肉殼視為立世之基、渡劫之寶筏,一步步怯除陰質,最終證就純陽寶身。
    這一條道途,則是“人仙道”。
    人仙道,即是“陽之道途”。
    陽之道途,隻修命,不修性!
    若是選擇陰神返回肉殼,但卻並不散去,而是性命交修,齊頭並進。
    這一條道途,則是“五行道途”。
    五行又有著內外之分。
    “金木水火土”,為內之五行,“風雷閃電”一類,則為外之五行。
    內五行在地,外五行在天。
    若走內五行的路子,則為“地仙道”。
    若走外五行的路子,則為“天仙道”。
    五仙道,正對應天地五仙。
    ……
    五仙道的起點一樣,修行到最後的最終終點也是一樣的,殊途而同歸。
    道人說這叫“始於一,歸於一”。
    五仙之間,並無高低貴賤之別,隻是各自中途風景不同、神通各異而已。
    因此選擇走哪條道途,隻需根據自身的情況來定則可,不必糾結於道途前程。
    對於道途的選擇,在此之前,焦平就已經有過多次的考慮,早就拿定了主意。
    第(2/3)頁
    第(3/3)頁
    因此他並沒有過多猶豫,隻最後一次定下決心之後,立馬驅動陰神回歸肉殼。
    他選擇走五行道途!
    陰陽都是極道,相比之下,性命交修的道路就顯得相對的中庸、平庸。
    但走五行的路子,卻曆來都是修行者數量最多的一條道途。
    隨大流,就意味著穩妥,也意味著未來的功法選擇麵會更廣。
    特別是後麵這一點,焦平尤其看重!
    ……
    陰神迅速回歸。
    蛟身張口,長舌一卷,就將蛟珠卷回吞入了腹中,開啟了下一步的修行。
    肉殼屬陰,陰神卻不再同於以往,而是已經陰極生陽,生出一點陽性來。
    陰與陽,又是同源,故而天然相吸。
    於是隨著蛟珠入腹,自發在肉殼的上上下下、裏裏外外滾了一遍之後,蛟身之內很快就傳來“哢哢”的骨節挪動聲響。
    蛟身表麵,更有無數筋絡拱起,猶如無數小蛇在皮下快速蠕動,又如無數樹根彼此連結,形成了一張繁複的筋絡網。
    很快的,骨節的挪動、筋絡的縮漲達到一個頂點,而後齊齊發力猛然一弓!
    蛟身人立而起。
    一陣快速而劇烈的拉伸後,蛟身瞬間改頭換麵,已然變化做了人形的模樣。
    ——這一步,就是繼那“吐納”、“入靜”、“出竅”、“冥想”、“受洗”、“凝形”、“生火”、“陰神”之後。
    道人所傳法門的最後一個步驟。
    此步驟名為“真人”。
    “真人”一詞,出自“上古天真,所以天年”這一句,源自《黃帝內經·素問篇》的“上古天真論”。
    《黃帝內經》中如是記載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在“真人”這個步驟中,妖怪類修行到這裏,主要的表現為妖身變化成了人形。
    人族修士那邊,則是表現為體質的改善,擁有一副寒暑不侵、怯除疾病、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的健康身體。
    且可以壽至天年。
    這也就是所謂的“真人之軀”了。
    “吐納”、“入靜”、“出竅”、“冥想”、“受洗”、“凝形”、“生火”、“陰神”、“真人”——總共九個步驟。
    這就是道人所傳法門的全部內容了。
    九步都完成,就是成功“築基”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