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黑澤鷲兀峰 壁畫遊蛇術

字數:4436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   焦平辨了辨方位。
    原來自己現在正身處的地方,卻是在於“北俱蘆洲”的西南角,離海不遠。
    看來聖人一拂袖,拿捏著力道正好將自己從“西牛賀”挪移到“北俱蘆”來,就再不管了,剩下回家的路讓自己走。
    好在,雨山的位置,就在“北俱蘆”的正中央,無論從洲中哪個角落過去,都是比較方便和短路程的。
    焦平於是啟程,直往洲中而去。
    行至半路,忽然發現有一處地形,明明自己先前沒有踏足過的,卻偏偏給了自己一種似曾相識的熟悉感。
    焦平於是持定“心根”,順著這點驟然出現的思維靈光往下捋,發現原來自己此前確實沒來過這個地方。
    之所以會有種似曾相識的熟悉感,卻是來自“巴蛇攝魂術”曾經食過的一魂,並且從那個魂魄的記憶和情誌中,得到過關於這個地方的相當深刻的印象。
    ――不得不說的是,自從動功“穀神”入了門檻、有了這“心根”之後,一身所有的心念,都被梳理得井井有條。
    乃至於形成一種類似“書櫃式”記憶的效果,整理之後分門別類收納和歸檔,在需要時在啟開調用。
    這在極大程度上,為自己解決掉了食魂多了所帶來的記憶、和情誌混淆問題。
    而這一處地方的熟悉感,其所出自的魂魄記憶,正是那九頭蟲的。
    這裏,正是那九頭蟲的道場!
    一方浩翰如內海般的沼澤內,一柱孤峰怪石,就這麽突兀地插立在這荒蕪得不見半點生機的沼澤中間,直刺蒼天。
    這柱峰通體光禿禿地不長一根草,而且一截一截就想某種巨大動物的脊椎,彎彎曲曲的向上盤旋插著。
    搜索著腦海中的記憶,很快焦平便得知這一處的地方,名為“黑蛇澤”,而沼澤中間的那一柱孤峰,則名為“鷲兀峰”。
    九頭蟲的洞府,就在那柱峰頂之上。
    不如去看看?
    焦平這樣想著,輕輕一躍,即飛身從沼澤湖麵掠過,直往峰頂而去了。
    這下方的沼澤水中藏有劇毒,即使在湖麵之上一段距離,空氣中依然含有大量無色透明的瘴毒,中者立斃。
    所以,這個地方是一處死地。
    然而奇妙的是,九頭蟲當年,就是在這一片死亡沼澤湖底下、孵化破殼的。
    第(1/3)頁
    第(2/3)頁
    很快來得峰頂。
    卻見一座不甚大、但古樸厚重的威嚴宮殿正坐落於此處,任憑高空那無情寒冷的天風,任意吹拂而不壞。
    這一座峰柱頂上的大殿,隻能算作九頭蟲的洞府,並不是它的妖王宮。
    因為九頭蟲是匹獨狼,獨來獨往,雖然本事不俗,但並沒有像其他的妖怪一樣聚眾笑傲山林,自立為王。
    當然,這地方是個寸草不生的絕地和死地,空氣中無形無色的障毒又多,一般的妖怪在這,也根本無法生存下去。
    焦平推門而入,這座厚石砌磊而成的城堡由於長時間的無人打理,已經被歲月和風塵洗禮得有些褪色老舊了。
    沿著走廊前行,兩側每隔一段,是一尊尊隻剩下半截身子的塑像,其上一片片黑色雕刻而成的鱗片宛然。
    這座宮殿並不是九頭蟲自己建的,而是在它出世之前就存在的,原本的主人應該是條得道的蛇妖,所以裏麵的雕塑、壁畫等事物,都是一條條的黑蛇。
    try{ggauto();} catch(ex){}  九頭蟲看了不爽,就都給破壞掉了。
    不過這地方,似乎有著一股奇異的恢複力,隻要過上一段時間,被破壞掉的東西就會如同時光回溯般慢慢自行恢複。
    就像這些走廊裏的雕塑,上一次九頭蟲回來的時候,是出手是將其打成粉碎的,然而現在已經緩緩恢複下半截身子。
    這是……天妖不死?
    焦平睜開重瞳細細觀瞧,卻瞧不出太多的端倪,隻能憑借蛛絲馬跡自行猜測。
    據說上古的妖族修煉,有一個法門就叫做“天妖”,而天妖的特性就是不死。
    ――哪怕是被人殺死了,隨著時間的緩緩流逝,也終有一天會複活過來。
    遲,或者早。
    而這宮殿裏的力量,就有些像傳說中的天妖之力,這也是之前焦平想要進來看看的原因之一,畢竟這種“不死”的力量,誰若知道了,又怎會不心動呢?
    離宮殿的中心越近,這種“不死”的力量就越強,焦平繼續往前走,這時前麵出現一麵已經完全恢複過來的壁畫。
    焦平駐足觀看,但見上麵畫的是“黑蛇神”一手按著眉心、施展神威的景象,旁邊還有幾段由鳥篆蟲文寫就的文字。
    這是……這是妖文!
    妖文就是上古時妖文使用的文字,它的特點在於,妖文看起來像文字,但其本身的形態並不傳遞任何的信息。
    妖文,是用來保存信息的。
    第(2/3)頁
    第(3/3)頁
    就好像玉簡。
    焦平眉毛一挑,放出神識探入到壁畫上的妖文之中,頓時裏麵所保存著的信息,即自發潮著自己湧來。
    這些信息的很奇妙,它不再需要圖案或者文字作為載體、介質來傳達,而就是信息本身,因此任何人都是一觸即懂。
    就好像佛陀的不立文字、以心傳心。
    當真是十分方便!
    片刻,焦平收回神識,已知端倪。
    原來,這裏麵保存著的信息,是一個關於神念使用的小技巧。
    通常修行者在使用神念時,要麽將其凝聚成線、追求最遠的搜索距離。
    要麽就是將其收縮成球,犧牲搜索的距離換來全麵、全方位的覆蓋。
    但壁畫這裏,則教導了一個處於以上兩種方法之間,盡可能的兼顧到搜尋距離和覆蓋廣域的方法。
    這個方法就是將神念“活化”,讓其變成一條條“神念小蛇”,然後將其往四麵八方撒出去,通過它們來進行神識感知。
    每一放出去的“神念蛇”,都相當於自己的神識分身,與自己共享所見所聞,並且隻需要心意一動就會瞬間返回“巢穴”。
    這種方法的神念探測距離,自然就比收縮成球要遠得多,同時又盡可能的覆蓋了更多的方向,比起凝聚成束隻能探測極窄的線形或扇形區域,要好得多。
    不斷地收回,又不斷再放出。
    這樣子來上幾輪,很快就能完全探知極大範圍內一大片球形空間的情況,雖然手續上繁瑣了,但應用起來高效又實用。
    這個小技巧,焦平姑且稱其為――
    遊蛇術。
    ------題外話------
    多謝各位書友的訂閱、投票等支持!繼續求推薦!收藏!投資!月票!打賞!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