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大景春節

字數:6748   加入書籤

A+A-


    春節到了。
    小河鎮辦了一場廟會。
    張燈結彩,熱鬧隆重,有舞龍舞獅,有戲曲雜技,以及各種表演。
    十裏八鄉都有鄉民村民前來趕集觀賞,不少人都穿上了多年從未有過的新衣,此刻臉上洋溢著喜悅與新奇。
    “阿爺!阿爺!”
    一個小女孩突然見爺爺淚流滿麵。
    她不知道發生了什麽,連忙上前幫忙擦眼淚,“過年不哭哦,阿爺不哭哦!”
    “沒事,阿爺開心著嘞,好多年沒見到這樣的熱鬧了。”這個滿臉滄桑的老人抹著眼淚,“老婆子要是還在,她一定會喜歡,她就喜歡湊這熱鬧!”
    老農想起了相依為命五十年的老伴。
    她在前年為了給家裏省糧過冬,好讓男人開春有力氣耕地養活孩子們,選擇了絕食活活把自己餓死了。
    如老農一樣潸然淚下的還有不少。
    今年對小河鎮來說,絕對是十年之中最好的年景,十裏八鄉很少聽說有人賣兒賣女,今年過冬也沒有老人凍死餓死。
    因為。
    鎮上有一家餘家義館。
    其中專門收養無父無母的孤兒,或是極端貧困難以生活的孩子。
    鎮上還開辦了普濟堂,收容十裏八鄉近千名沒有勞動力或生活困難的孤寡老人,提供飯食、乃至基礎的醫療。
    就連這春節廟會的戲班雜技團。
    那也是餘老爺掏錢請的。
    餘老爺真是大善人!
    功德無量啊!
    此時。
    鎮上義館。
    從天還沒亮就忙碌起來。
    三百多名孩子自發起床,將被褥疊的整整齊齊,拿上掃帚就開始除塵清掃。
    這不僅是春節的傳統習俗,更是因為孩子們得知,今年義父要來義館裏過春節。
    不可能有孩子不喜歡義父。
    義父每個月都會來好幾趟義館。
    每次來都會給孩子們帶來各種小禮物。
    而他在小河鎮的名聲地位,以及剿滅石虎寨土匪的英雄事跡,無不讓人心生崇拜。
    孩子們打掃半天。
    整個義館一塵不染。
    突然有人高喊:“義父來了!”
    眾孩子立刻歡欣鼓舞跑出來迎接。
    一大隊人簇擁著一輛馬車來到館前。
    餘曉從車上下來,餘家大宅的護院武師、丫鬟隨從,全部都跟著來到義館,送來一些米麵糧油,以及臘肉、布匹等等年貨物資。
    餘曉還特意給每一個孩子,準備了一份禮物、一個壓歲錢紅包。
    錢不多。
    隻有幾分錢。
    主要也就圖個吉利。
    而孩子們也給餘曉送來一份回禮。
    唐月捧著一個大祈福結送到餘曉麵前:“祝老爺新春吉祥安康!”
    餘國忠捋著胡須解釋說:“這個祈福結的每一條紅繩,全都是孩子們親自編的。”
    義館裏的孩子。
    其年齡分布主要在812歲。
    這個年齡也做不出太複雜的手工,所以就聯合起來,每人編出了一條紅繩,然後用幾百條紅繩,編成了這個祈福結。
    它寄托了孩子們希望餘曉吉祥安康的心願。
    餘曉接過祈福結,雖然這個手工藝品看起來有些粗糙,但是卻蘊含這個世上最純潔最樸素的祝福。
    每個孩子都眼巴巴的。
    顯然很忐忑。
    義父這樣的大人物,會喜歡這樣粗糙的小禮物嗎?但這已經是他們唯一能做的了!
    餘曉微笑道:“不錯,我非常喜歡,很適合掛在宅子裏麵呢!”
    孩子們無不大喜。
    這時外麵響起了劈裏啪啦的鞭炮之聲。
    丫鬟和護衛們搬來了大量麵粉以及餡料。
    餘曉說:“孩子們,春節少不了吃餃子,我特意準備了50斤麵粉,還有100斤豬肉餡,今天我們一起包豬肉餡大餃子吧。”
    孩子們一聽。
    無不口水直流!
    哪怕是丫鬟隨從都很期待。
    這個年代能吃到香碰碰的豬肉餡大餃子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吃餃子!”
    “吃餃子!”
    “……”
    眾人歡呼。
    餘曉、護院師父、丫鬟隨從,還有孩子們開始一起包餃子的活動。
    當晚就吃上了熱乎乎的大餃子。
    所有人都吃得心滿意足。
    餘曉將這一天的時間都和孩子們在一起,看起來什麽事都沒有做,可他卻很喜歡這種氛圍與煙火氣。
    人生在世。
    目的並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體驗。
    餘曉之所以勤奮練武修仙,本身並不是為了追求極致力量,隻是為了讓自己漫長的人生,可以有更好更舒適以及更有趣的體驗罷了。
    如果隻顧蒙著頭朝夢想猛衝。
    成了,空虛。
    不成,惆悵。
    那生活也太沒意思了。
    梅縣這邊已經體驗的差不多。
    他接下來會去見識更廣袤的世界與天地。
    餘曉想了想。
    他決定向義子義女們宣布這個消息:
    “孩子們,義父在開春之後,準備前往省城發展事業,今後每年可能隻會回來幾次。”
    “我不在的時候,你們也要好好學習,乖乖聽先生和師父的話。”
    “知道嗎?”
    當餘曉宣布這個消息。
    孩子們先是一愣,隨後陷入了沉默。
    不知道是哪個孩子率先哭出聲,隨後就像會傳染一樣,孩子們都哭成了一片。
    “哇哇哇!”
    “義父不要走!”
    “我們會想念義父!”
    “……”
    餘曉看到這一幕,他的內心也很受觸動,當初創辦義館的時候,其實並沒有想那麽多,也沒有太高尚的覺悟。
    他無非是想借收養孤兒方式,獲得更多的名聲,然後通過培養這些孩子,讓他們成為自己以後的助力。
    至於做點好事。
    本就是順勢而為。
    然而,這麽長時間相處下來,這個時代的孩子太乖巧、太懂事,簡直乖巧懂事到讓人心疼。
    人非草木。
    當餘曉更深刻認識到這個世界的苦難。
    他隻覺得自己與這個原本陌生世界的聯係變得更加緊密了。
    “孩子們。”
    “不要難過!”
    “你們在鎮上要用功讀書、好好練武!”
    “義父向你們承諾,未來會在省城,蓋一個大大的學校,把學習好、肯刻苦的孩子全部接過來。”
    “……”
    館主餘國忠也說:“你們義父是大英雄,他要去做實業興邦、救國救民的大事,你們如果真的喜歡他崇拜他,那就更應該好好努力、未來能幫上忙!”
    孩子們聽到這話。
    悲傷這才有所緩解。
    一個個眼裏都充滿了堅定、暗暗下定決心,要好好讀書、好好練武,因為隻有這樣才能跟在義父身邊!
    ……
    幾天後。
    春節氛圍尚未消退。
    農民們就忙著整理田地、準備育苗與農資,為即將到來的早稻春耕而做努力。
    這年頭休閑時光短暫而奢侈,普通人一年到頭都忙到難以翻身喘氣,每個人為活著都得用盡力氣才行。
    時局如此,短時間是不會改變的,也很難因一個人而改變。
    餘曉出發了。
    隨從一共九人。
    除了家丞身份的餘汝謙。
    四位照顧生活起居的丫鬟。
    還有唐楊、王鍾、白雅潔,徐清風四位護衛。
    至於廖震等其他幾位師傅,他們被留在梅縣教導孩子們練武。
    而餘大牛、唐月等孩子現在年齡太小,他們在梅縣生活會更安全穩定,等年齡稍長一些再接過來也不遲。
    ……
    當天。
    清晨時分。
    葉必清、高誌親自前來相送。
    “送君千裏終須一別,省城局勢十分複雜,望先生多加保重!”
    葉必清:“不管遇到了什麽麻煩,可按照我所說的方法,在報紙上發出相關暗號,屆時大夏會在省城的力量,自會站出來全力支持先生!”
    餘曉盡管沒有入會。
    卻已給大夏會捐贈了大量金錢和物資。
    他從來不問這些錢款和物資的去向,這種信任讓葉必清非常的感動,自然更加認可了眼前這位與眾不同的年輕人。
    這樣的人。
    決不能有事。
    幸好大夏會在省城實力不弱。
    即使遇到什麽事,應該也能照應!
    餘曉沒有多說什麽隻是抱拳:“後會有期!”
    高誌見餘曉一行人遠去不由感慨:“這一別也不知要多久才能再相見啊!”
    葉必清笑道:“隻要走在相同的路上,不管多久不管多遠,總還會有相遇的時候。”
    (PS:求票票!新地圖即將解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