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臨危不亂
字數:4545 加入書籤
一路上,吹吹打打的喜樂聲震耳欲聾,熱鬧非凡,
嗩呐手鼓足了腮幫子,吹奏出歡快的曲調,激昂動聽;
鼓手用力地敲擊著鼓麵,節奏明快而有力,振奮人心。
人們跟在花轎後麵,歡聲笑語,熱鬧非凡。
孩子們在隊伍中穿梭嬉戲,活潑可愛,
手中拿著糖果,臉上洋溢著純真的笑容。
到了攝政王府,陸鶴與親自將桑榆從花轎中迎出,
動作輕柔,滿是嗬護與疼愛。
兩人攜手走過鋪滿紅綢的道路,浪漫溫馨,
道路兩旁擺滿了盛開的鮮花,五彩斑斕。
有嬌豔的玫瑰,熱情似火,馥鬱的牡丹,雍容華貴,
淡雅的百合,清新脫俗,花香交織在一起,彌漫在空氣中。
進入喜堂,高堂之上,雖無長輩,略顯空曠,
但陸鶴與為了讓桑榆不失體麵,特意設了皇家的牌位。
象征著天地與祖宗的見證,莊重肅穆,
在眾人的見證下,陸鶴與和桑榆拜堂成親。
“一拜天地!”隨著司儀的高喊,聲音洪亮,
陸鶴與和桑榆緩緩彎腰,向天地行禮,虔誠恭敬。
感謝天地賜緣,讓他們相遇相知,
這份緣分,來之不易,值得珍惜。
“二拜高堂!”他們轉身,麵向牌位,身姿端正,
深深鞠躬,感恩天地與祖宗的庇佑。
“夫妻對拜!”兩人麵對麵,莊重地彎腰行禮,鄭重其事,
許下相伴一生的承諾。這一刻,時間仿佛凝固。
整個世界都隻剩下他們彼此,
眼中隻有對方,滿是深情與堅定。
禮成之後,賓客們紛紛入席,熱鬧有序,
婚宴設在攝政王府寬敞的庭院中,氣派非凡。
庭院裏擺滿了桌椅,整齊有序,
桌上擺滿了山珍海味,琳琅滿目。
有鮮嫩的清蒸魚,寓意著年年有餘,吉祥如意;
有肥美的燒鵝,象征著富足美滿,幸福安康;
還有精致的糕點,每一塊都做成了吉祥的形狀,別出心裁。
每一道菜都是陸鶴與精心挑選的,獨具匠心。
不僅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欲滴,
而且名字都寓意著吉祥如意,飽含美好祝願。
陸鶴與和桑榆攜手向賓客們敬酒,彬彬有禮,
接受著大家的祝福,笑容滿麵。
“攝政王,恭喜恭喜啊,今日喜結良緣,
真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一位朝中大臣端起酒杯,笑著說道。
“多謝大人祝福,同喜同喜!”陸鶴與微笑著回應,
與大臣碰杯,一飲而盡,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桑榆跟在陸鶴與身後,羞澀地向賓客們點頭致謝。她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眼神中充滿了對未來生活的憧憬。
婚宴持續了許久,賓客們歡聲笑語不斷。直到夜幕降臨,繁星點點,賓客們才陸續散去。陸鶴與和桑榆回到新房,屋內燭光搖曳,溫馨而浪漫。陸鶴與輕輕揭開桑榆的紅蓋頭,桑榆那嬌羞的麵容映入眼簾,兩人相視而笑,眼中滿是深情。
“桑榆,從今日起,你我便是夫妻,我定當護你一生周全,不負你對我的信任。”陸鶴與握住桑榆的手,鄭重地說道。
“我也願與你攜手同行,共同麵對未來的風風雨雨。”桑榆輕聲回應,臉頰緋紅。
就在他們沉浸在幸福之中時,陸鶴與的一位心腹幕僚匆匆走進來,神色慌張。
“王爺,不好了,朝堂上的幾位大臣聯合起來,向皇上參了你一本,說你在婚禮上過於鋪張浪費,有奢靡之風,恐怕會影響朝廷的風氣……還說你私自動用皇家規格,有謀逆之心……”幕僚氣喘籲籲地說道。
陸鶴與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他沒想到,自己精心籌備的婚禮,竟會被政敵抓住把柄。桑榆看著陸鶴與,眼中滿是擔憂。
“鶴與,這可如何是好?”桑榆焦急地問道。
陸鶴與沉思片刻,握緊了拳頭,說道:“你放心,我不會讓他們得逞的。明日我便進宮麵聖,向皇上解釋清楚。這不過是他們的陰謀,我定要將其粉碎。”
桑榆微微點頭,眼中滿是信任:
“我信你,不管發生何事,我都與你一同承擔。”
第二日清晨,陸鶴與身著朝服,
神情冷峻地進宮麵聖。
踏入那威嚴的朝堂,隻見幾位參他的大臣正站在一旁,
眼神中帶著一絲得意。
陸鶴與向皇上行了大禮後,挺直脊背,
不卑不亢地說道:
“陛下,臣聽聞幾位大人參我婚禮鋪張、私用皇家規格,此乃汙蔑。
此次婚禮,一切規製皆按王府應有的禮儀操辦,絕無僭越。
至於奢靡之說,不過是臣想給新婚妻子一個難忘的回憶,
並無任何逾矩之處,更無謀逆之心。”
那幾位大臣見狀,其中一位站出來,尖著嗓子說道:
“王爺,事到如今還在狡辯?婚禮當日,那陣仗誰人不知?這豈不是公然挑釁朝廷規製!”
陸鶴與冷笑一聲,目光如炬地看向他:
“張大人,說話可得有真憑實據。
你若拿不出我私用皇家規格的證據,便是惡意中傷朝廷命官,
該當何罪?”張大人臉色一滯,眼神有些閃躲,一時竟說不出話來。
這時,皇上坐在龍椅上,微微皺眉,開口道:
“此事朕定會派人徹查。
鶴與,你先退下吧。若真有冤屈,朕自會還你公道;
若是真有違規,朕也絕不姑息。”
陸鶴與領旨退下,剛走出宮門,
便看到桑榆在馬車旁焦急地張望著。
看到他出來,桑榆連忙迎上去:
“怎麽樣?皇上怎麽說?”
陸鶴與輕輕握住她的手,安撫道:
“皇上已答應徹查,你莫要擔心。
不過,此事恐怕沒這麽簡單,那些人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我們得早做準備。”
回到王府後,陸鶴與召集了自己的心腹謀士,商議對策。
眾人一番討論後,決定一方麵暗中收集那幾位大臣平日裏結黨營私、貪汙受賄的證據,以備不時之需;
另一方麵,讓王府中的幕僚撰寫文章,在民間宣揚王府婚禮的正常操辦,澄清事實,
引導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