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滅靈體
字數:8728 加入書籤
第(1/3)頁
> 在確定傳影法陣裏麵的影像已經足以證明陸晨的清白,證明柴紅玉的確是因為敬佩陸晨,才不惜拋開彼此對立的立場,對陸晨舍命相救後,女帝心底徹底鬆了口氣。
這樣一來,這次事件不僅不會給陸晨留下汙點,反而會極大地壯大他的聲望。
畢竟,陸晨那高尚的品行和極致的仁義,可是連當世最大的反賊的首席大將都能感化!
這是何等的逆天?!
自古以來,能做到這一點的,能有幾人?!
無雙國士,實至名歸!
不過,陸晨的事情塵埃落定以後,女帝回想起方才柴紅玉兒時那悲慘的經曆,心情頓時變得有些沉重。
雖說那時候在位的並不是她,但無論如何,百姓在朝廷的治理下竟然遭受如此苦難,那一幕幕地獄般的光景,其罪業都會加在大夏的國運上。
回想起陸晨曾經說過的話,尤其是那句“君如舟,民如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聽著似乎有些危言聳聽,但女帝對此卻奉為至理。
而現在,柴紅玉,或者說如今盤踞在天瀾省北部的反賊,以及各地不斷動搖大夏統治根基的暴民和反賊,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雖說這些反賊現在還翻不了天,於九淵、柴紅玉等人也沒有對抗朝廷的力量,但一個不行,兩個呢?三個呢?
若是朝廷不重視百姓,任由柴紅玉老家那些貪官汙吏肆意妄為,或者一心修道不顧民生,遲早會出現更多的於九淵,更多的柴紅玉,直到推翻大夏王朝為止。
意識到這一點,女帝很快便陷入了沉思。
她不由想到,這千年大夏,在各種積弊之下,到底糜爛成了什麽樣子…先帝奮發圖強開創出的“中興之勢”尚且如此,那在妖後亂政六年後,大夏的百姓,究竟還剩下多少活路?
一念至此,女帝的眼眸中,悄然浮現出了凝重之色。
肩膀上的重擔,似乎沒有想象中的那麽簡單。
要想開創出陸晨期盼的,真正的盛世,任重而道遠啊……
搖了搖頭,她便準備停止元靈之術,同時打斷搜魂之術。
倒不是她堅持不住了。
極道秘法雖然消耗極大,但她畢竟是極道之劍的主人,而且太極殿中布置著各種能夠給修煉帝王之道的天下至尊提供增幅的法陣,因此她發動極道秘法自然不用像陸晨那樣豁出性命。
隻是有些累而已。
主要是現在既然已經證明了陸晨的清白,那就沒必要再繼續搜魂,讓柴紅玉再繼續受苦了。
然而就在她剛準備收回靈力的時候——
嘩嘩嘩!!
伴隨著一陣突然出現的熱流,柴紅玉身上陡然綻放出一陣耀眼的紅光。
緊接著,那紅光突然極速收縮,眨眼間便形成一股火紅色的半透明能量體。
“鏘鏘!”
鏗鏘嘹亮的鳴叫聲陡然響起,那半透明的能量體竟是幻化成了一頭兩尺寬的神鳥,將柴紅玉牢牢包裹在能量體中。
看到這突如其來的一幕,眾人頓時大驚失色。
“護駕!護駕!!”
“保護陛下!!”
“陛下,退後!”
“…”
玄極衛和一眾禦前侍衛紛紛動作起來。
麵對一眾朝臣的提醒,女帝卻是神色淡然地抬起手,淡淡道:“小事而已,不必驚慌,都退下,有顧愛卿在,朕安全得很。”
聞言,眾人卻還是猶豫地再次提醒了一下。
然而女帝卻隻是提著極道之劍,默默走到陸晨身前,然後凝聲道:
“退下!”
感受著這毋庸置疑的命令,眾人當即神色一凜,不敢再多說一句。
“是,陛下!”
騷亂就此停歇。
下一刻,仿佛是為了證明女帝的判斷沒錯一般,那火紅的神鳥狀能量體突然快速朝柴紅玉身上凝聚,而隨著這股能量的湧入,柴紅玉臉上原本痛苦無比的神色竟開始逐漸緩和了下來。
“哦?”
一旁的顧思妙突然輕咦一聲。
“浴火重生,不滅靈體……”
她緩緩放下原本把在了腰間長劍劍柄的雙手,體內澎湃無比的靈力逐漸消散,回到靈脈之中。
第(1/3)頁
第(2/3)頁
“朱雀後裔麽…嘖嘖,難怪能帶著一群烏合之眾在青寧三省鬧得這麽凶,連王乾都拿她沒辦法,原來是這麽回事麽……”
聽到這話,女帝卻也回想起了皇家秘典中的某個記載,而後不知為何,竟是神色有些微妙地瞥了陸晨一眼,眼中透著一絲意味深長。
這番小插曲很快過去。
與此同時,傳影法陣上的畫麵再次發生變化。
這一次出現在裏麵的,是陸晨離開禹州後,禹州各地的變化情況。
在確認陸晨平安無事後,柴紅玉並沒有馬上離開禹州返回天瀾行省的反賊大營,而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遊曆禹州各地,親眼見證陸晨為禹州帶來的改變。
尤其是那些自稱陸晨門生的代理縣令所在的縣城。
此時,傳影法陣的光幕中,顯示的畫麵,是一處不知名的田野上,數十上百名百姓正在揮舞著鋤頭、趕著耕牛忙碌的場景。
這其中,一個身高九尺、髯長一尺,正赤著胳膊揮灑汗水的大漢顯得尤其顯眼。
之所以顯眼,不僅是因為他身形高大,同時還因為他身上穿著縣官才能穿的袍服。
顯然,他就是被陸晨派往各縣治理地方的代理縣令之一。
片刻後,柴紅玉的視線前移,很快便來到了那身形魁梧的大漢麵前。
“縣尊大人。”
“嗯?”
大漢愣了一下,然後回過頭,在看到柴紅玉的時候,臉上明顯流露出了驚訝之色。
“你是…柴姑娘?”
“大人您知道在下?”
“嗯,指揮使大人跟在下交待過。”
那漢子簡單地解釋了一下,然後問道:
“柴姑娘找某何事?”
某?
聽到這個自稱,一些朝臣頓時麵色一黑,葉侍郎說的果然沒錯,陸晨這廝派去的人,當真是一點官樣都沒有啊!
讓這些人當官,朝廷的臉麵何在?
這樣下去,當地的百姓還會像以往那樣,對官府奉若神明嗎?
然而,女帝在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內心的想法卻和他們截然相反。
因為她注意到,在那大漢停下來,和柴紅玉搭話的同時,周圍的百姓被這邊的動靜所吸引,紛紛看了過來,而那些百姓看向大漢的眼中雖然沒有太多畏懼,卻也沒有如同行屍走肉般的麻木。
他們的精氣神,明顯比她在玄極衛收集的各種情報中看到的百姓狀態要好上許多。
在太後眼皮底下艱難苟活六年,使得她對人心極為敏感,從那些百姓的眼神,她本能地感受到了一股別樣的生機。
這時,光幕中的柴紅玉直接開門見山地問道:“縣尊大人,您不在縣衙好好待著,為何要屈尊來此,做這些粗鄙之事?”
“哦,這個啊。”
大漢放下手中的鋤頭,毫不猶豫地道:
“縣衙裏沒什麽要事,現在春耕在即,聽說一些地方勞動力緊缺,可能幹不完活,耽擱春耕,某就帶人過來,看看能不能幫上什麽忙。”
柴紅玉沉默了一會,又問:“可是大人您是一縣之尊,親自下田……”
“這有什麽?”
男人不以為然。
“陸先生說了,人生在世,必須擺正自己的位置,把自己職責範圍內該做的事做好,如此才能無愧於心,昂首挺胸立身於天地之間,而一縣父母官要做的,就是為當地百姓謀福。”
頓了頓,他又道:“某是個粗人,不懂什麽大道理,也不像那些文曲星下凡的修士那般,滿肚子墨水,胸有萬策,某隻知道,既然當了這個父母官,就要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既然百姓缺勞動力,某就過來幫他們做些力所能及之事。”
聞言,柴紅玉愣了好一會。
“柴姑娘若是沒什麽事,某就先忙了。”
柴紅玉頓時反應了過來,朝他拱了拱手。
這段記憶到此結束。
而這段畫麵中,柴紅玉在聽到那虎背熊腰的縣尊的回答後,會是什麽感受,那就隻有此時正在施展搜魂之術的陸晨知道了。
緊接著,下一段記憶再次浮現。
這次光幕中的畫麵,變成了熙熙攘攘的縣城。
雖然沒有身形魁梧的壯漢縣令,也沒有穿著官袍的縣尊在幹粗活,但這次的場景卻依舊十分詭異。
比如說,這個明顯隻是個小縣城的人流,竟然不比府城的差多少!
並不算寬敞的街道兩側,每隔半丈就有一個商販在吆喝叫賣,他們麵前擺著各種商品,首飾、鍋碗瓢盆、糖人、胭脂、油傘等等應有盡有,沿途還有不少各地特色小吃。
第(2/3)頁
第(3/3)頁
這些小吃店裏麵坐滿了人,門口也排著長隊,但卻沒有鬧起來,雖然有些不耐煩,但還是耐著性子在原地等候,期間時不時有店小二端著茶水出來,一邊遞給他們一邊陪著笑,消解他們的不耐煩。
而最令人在意的,卻是在街角處,一個個既不擺各種零碎東西,也不擺吃食,隻放著一張寫著“招工”兩個大字的橫幅的桌子。
“來來來,都來看看,李員外招工,月錢兩貫,上六休一,包一餐吃食!”
“王員外菩薩心腸,願為平縣窮苦百姓慷慨解囊,隻需在城西王氏布坊上工一月,就能拿到足夠一戶人家一季用度,感興趣的速來,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延平碼頭招力夫二十位,每月五百錢保底,多勞多得,包一餐吃食,要求身強體壯,吃苦耐勞……”
“……”
不少衣服打著補丁的百姓被這些吆喝聲所吸引,朝招工處匯聚。
顯然,比起花錢,他們對賺錢更感興趣。
一眾百姓麵帶希冀,紛紛朝招工的人詢問起來,不多時便紛紛簽下契約。
緊接著,在確定接受雇傭以後,招工的人竟然從桌子下拿出一小袋米和一百錢交給準備上工的百姓,然後在對方一臉驚喜的目光中,笑著說這是新任縣令方大人下的政令,所有在平縣做生意的人,在招到工人後,必須給對方一些錢糧作為安家費。
柴紅玉就這麽靜靜地看著那些百姓對招工處的人千恩萬謝,然後歡天喜地地拿著一小袋錢糧離開。
看到這一幕,朝臣們反應不一。
錢益謙等人自然是不屑一顧,認為一縣之地商事過重,不是什麽好事,其縣令肯定是個在黃白之物中失了心智的庸官,到時候定要參他一本。
而劉東陽和方平、蕭韻等人卻是一臉沉思。
這時,光幕中的畫麵一閃,而後突然出現讓所有人感到有些熟悉的一幕。
隻見平縣的縣衙門口,一個身著縣尊袍服、英俊得有些不像話的年輕人對一個身著錦衣、大腹便便的中年商人拱手,一臉笑意地送對方離開。
沒錯,就是當初葉晟狀告陸晨的門生在各縣為非作歹的留影符中的畫麵。
而現在,那張留影符的後續,就這麽展現在了眾人眼前。
柴紅玉走了過去。
“方大人。”
她自然知道方玉,畢竟當初救下溝兒村的時候,方玉就答應過要給她這個義士一筆賞錢作為獎勵。
隻不過她一直沒去平縣衙門要而已。
“是你啊,柴姑娘。”
方玉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然後輕聲道:“柴姑娘可是來領賞錢的?”
“不是,在下是有一事不明,想求方大人為在下解惑。”
“柴姑娘言重了,你可是溝兒村數百名村民的救命恩人,身為他們的父母官,算下來,你也是本官的恩人呢,姑娘有什麽想問的,直接問就是了,本官一定知無不言。”
柴紅玉微微頷首,然後像之前那樣,開門見山地問道:
“方大人,在下記得,當官的貌似都不喜歡跟商人打交道,對商賈之事很是鄙夷,您和商人走得這麽近,就不怕傳出去,被同僚恥笑嗎?”
方玉聳了聳肩。
“無所謂,他們想笑就笑吧,反正本官本就不打算和他們打交道。”
沉默了片刻,柴紅玉接著問道:“大人您為何要在縣城大行商賈之道?”
方玉毫不猶豫地道:“因為商道能惠及百姓。”
聽到這似曾相識的回答,柴紅玉不禁愣了一下。
“可是陸總督的教誨?”
“嗯。”
方玉點了點頭,提到陸晨,他的眼中逐漸流露出崇敬之色。
“陸大人曾有言,為官者理當追求大道至理,而這大千世界雖道法無數,但隻要是有利於民、能夠造福的道,無論是商賈之道還是格物之道,亦或者是醫道、膳食之道,通通都是大道。”
“本官不才,除了聖道和武道以外,能拿得出手的,就隻有商賈之道了.”
柴紅玉頓時了然。
平縣之行結束後,柴紅玉又接著去往另外幾個縣城,幾乎每個縣城,她都看到了這些受過陸晨言傳身教,自稱陸晨門生的代理縣令,在用自己那向來被修士所輕視的小道為當地的百姓謀福。
而禹州各縣,也在他們那與當今主流格格不入的施政方略中,正一點一點地向著她心目中的盛世方向發生改變。
總算是忙完月末工作了,明天恢複正常更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