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去彌補我們過去的遺憾!

字數:13661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音樂聲的轟鳴在舞台與觀眾之間回蕩。
    舞台上的所有演奏者全部都沉浸在陳秋所帶著他們營造的音樂氛圍之中無法自拔。
    舞台下的那群觀眾,他們的目光中更是狂熱。
    他們從來沒有聽過這個樣子的貝多芬第五交響曲。
    陳秋帶著和聲交響樂團眾人演奏的《命運》,似乎讓他們又從另外一個方麵了解到了這一首作品。
    他們演奏的聲音並不僅僅隻是在這片音樂廳內。
    同樣在很多之前過去的和聲交響樂團的成員手機中呈現。
    很多之前就在和聲交響樂團的眾人,聽著耳機中的音樂,不由得愣住。
    他們之中還有甚者,淚流滿麵。
    他們驚喜的發現,在和聲交響樂團的音樂中,他們甚至感覺自己好像看到了自己過去的影子。
    音樂之中,有他們的存在。
    即便他們並沒有在現場,他們也聽到了自己的音樂。
    可能很暗淡,並不怎麽起眼。
    就如同夜空中星星點點的螢火蟲一般。
    隻有一兩隻的時候,光線暗淡的會讓人直接忽視掉他們的存在。
    但是當無數隻螢火蟲聚集在一起的時候。
    他們將會綻放出令人震撼的光芒。
    此時此刻,他們就是和聲交響樂團那炙熱光芒中,並不起眼,但是真實存在的螢火蟲。
    就和陳秋在一開始的時候和他們說的那樣。
    這並不僅僅隻是一次他們這群人的演奏。
    這是一次,他們所有人的演奏。
    這是和聲交響樂團的演奏。
    麵對如此音樂。
    他們不知道自己應該用什麽樣的方式來表達出自己的情緒。
    比較敏感一點的人直接淚流滿臉,抽泣著演奏著自己手中的樂器。
    即便自己手中的聲音並不能傳遞到和聲交響樂團眾人的耳朵中,他們也想要去演奏。
    讓自己在樂團之中的光芒變的更為現實一些。
    讓自己好像真的就跟著和聲交響樂團,在現場演奏一般。
    至於其他的一些,即便他們沒有達到淚流滿麵的程度,他們也同樣沉默,感覺自己的心髒略微一緊。
    心中湧起一份難言的衝動。
    他們也同樣跟著樂團一起。
    不求自己演奏的多好,能和樂團配合的多麽完美。
    能聽著自己耳邊的聲音融入樂團之中,就已經足夠完美。
    但是……
    在音樂之中所出現的那些“螢火蟲”中,卻少了一人。
    德意誌。
    蘇玥愣愣地聽著耳邊響起的音樂。
    大腦略微有那麽一絲放空。
    她拿著自己手中的單簧管,呼吸略微有些粗重。
    耳邊略顯低劣的手機外放音效,將音樂的細節吞了好多好多。
    很多很有趣的細節她都沒有注意到。
    但是她注意到了非常重要的一點。
    那就是……
    和聲交響樂團的管樂部那邊。
    準確講。
    應該是木管樂器組那邊,空缺了一塊。
    單簧管對於音樂的引導,不見了。
    雖然現在和聲交響樂團之中其他的部分都還算可以完整演出,甚至可以算得上是流暢,比她離開的時候更好了一些。
    但是她能非常清晰地聽到。
    樂團裏還少了一塊。
    少了她的單簧管。
    如果她的單簧管還能在的話,那麽樂團的感覺將會更為的順暢。
    音樂的表達也會更為的酣暢淋漓。
    蘇玥聽到這裏,不由得緩緩輕吐一口濁氣。
    她看著自己麵前的樂譜沉默。
    視線又看向身邊巨大的等身鏡。
    這是每一間琴房裏都有裝備的東西。
    這個鏡子的作用並不是給學生去照鏡子化妝臭美之類的。
    除了鋼琴的鏡子基本上隻能用來拍照外,其他專業的鏡子基本上都是用來矯正姿態的。
    他們需要去通過鏡子來看自己的動作是否標準。
    看自己的動作有沒有美感。
    以此做到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對於自我的反思。
    不過蘇玥並不怎麽用這個。
    她喜歡自己一個人坐在那邊對著樂譜吹,主要聽自己吹的聲音。
    因此這個是她第一次認認真真地從這巨大的等身鏡裏看自己。
    蘇玥平靜地看著鏡子裏抱著單簧管,麵帶溫和笑容的自己,一時間有點驚訝。
    她伸手揉了揉自己的嘴角,發現自己不知道什麽時候,居然笑了起來。
    為什麽會笑?
    蘇玥並不知道。
    但是她感覺自己的心就好像有了著落一般。
    陳秋帶著他的樂團一點一點地向著更高處攀登。
    爭取帶著樂團來到她現在所處的位置。
    並且,樂團裏還有她的位置。
    她的位置一直為她保留。
    這種感覺。
    蘇玥將她的視線收回,注意力重新放在音樂之中。
    她的心中悄悄下定了一個決心。
    隨後深深吸了一口氣,抬起手中的單簧管,將其放在嘴邊,將自己的氣息輕輕送入其中。
    嗡……
    在琴房內。
    單簧管的聲音響起。
    與周圍並不是特別清晰的貝多芬第五交響曲聲音融合。
    音樂在她的聲音幫助之下,散發出了另外一股令人震撼的音色。
    她作為單簧管首席的加入,讓樂團之中的每一個齒輪都上了潤滑油一般,變得格外順滑。
    她所感覺的沒有任何問題。
    音樂之中確實還缺了一個她的存在。
    陳秋對於單簧管的要求很高,基本上就是按照蘇玥的要求去做的。
    因此樂團裏並沒有第二個單簧管能夠達到蘇玥的水平。
    這也導致了單簧管聲部的弱化。
    現在,蘇玥的加入,徹底補足了單簧管聲部的弱勢。
    也同樣讓音樂徹底完整。
    雖然這樣的聲音並沒有出現在現場,僅僅隻是出現在蘇玥的這間小琴房中。
    但是這也足以說明了很多事情。
    蘇玥輕輕吹著手中的單簧管,跟隨著耳邊音樂的情緒,一點一點地將自己的情緒灌入其中。
    即便她的麵前並沒有陳秋的存在,可她卻好像真的看到了陳秋。
    看到了陳秋在她的麵前指揮。
    看到了每一次在她單簧管需要著重突出的地方,陳秋手中指揮棒的準確到達。
    不……
    不對。
    蘇玥感覺似乎還有一點點不大對勁。
    音樂似乎比之前更為的流暢了。
    如果她的感覺沒有錯的話,陳秋的指揮可能更進步了一些。
    陳秋對於音樂一些無關緊要地方的指揮似乎減少了很多,反而放了更多的注意力在音樂的表達上。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
    蘇玥略微一笑。
    陳秋的指揮,似乎更漂亮了一些。
    【好像,距離更近了。】
    蘇玥聽著耳邊的聲音,不由得這麽想到。
    樂團距離她越來越近。
    陳秋的水平似乎也在不斷增長。
    樂團的成長速度遠超她的期待。
    因此,蘇玥的心中逐漸湧起一陣緊張的感覺。
    她看著麵前樂譜的視線,似乎跨越了時間,跨越了空間,看到了之後陳秋帶著和聲交響樂團的眾人來到歐洲的那一刻。
    每個人都變得更強了一些。
    每個人距離她的距離,也都變得更近了一些。
    望著這一切,蘇玥心中的緊張感愈發濃烈。
    她感受到了陳秋對她的期望以及信任。
    樂團在逐漸進步,她不能就這樣在原地停步不前。
    因此……
    她想要變得更強!
    蘇玥平靜的之中逐漸蕩漾起一陣漣漪。
    這漣漪正在一點一點變得更強。
    似乎隨時都有可能掀起滔天巨浪。
    ……
    陳秋並不知道他的演奏給蘇玥帶來了多大的衝擊。
    他現在的心中隻有一個想法。
    那就是張力。
    他要更強的張力。
    更為激烈的對抗。
    他要音樂在所有人的麵前,徹底轟鳴!
    陳秋手中指揮棒用力揮動。
    現在他們已經不再是之前的二團了。
    之前演奏的時候,他還在控製著樂團的張力,正怕樂團的張力太過於巨大,導致音樂還沒有演奏結束,就出現特別多的問題,導致音樂根本沒有辦法繼續下去。
    如果之前不是秦弦出場救場,那麽整個音樂可能就徹底完蛋了。
    但是現在。
    陳秋的視線與邊上的秦弦,趙錫,艾鼓,芮佳,黃歆……
    與每一位和聲交響樂團的成員接觸,嘴角不由得露出一抹肆意的笑容。
    現在他手下的人早就不是當年的那群吊車尾了。
    現在他手下的樂團已經強悍的超過所有人的想象了!
    他們與他一起,經曆過無數次的戰鬥,經曆過無數次的對抗。
    他們早就已經成為了一支職業樂團的預備軍。
    因此,陳秋相信他們,他們不會讓大家的的作品出現漏洞。
    相信他們一定能夠處理好音樂之中的張力。
    因此。
    陳秋手中指揮棒揮動的幅度越來越大。
    樂團眾人也都跟著陳秋的步伐,將音樂的情緒拉扯到了極致。
    情緒並沒有斷裂。
    音樂沒有出現問題!
    坐在陳秋身邊的秦弦,手中的小提琴用力拉動。
    他在盡可能地用自己對於音樂的詮釋,去帶動整個樂團的小提琴聲部。
    他手指每一次與琴弦的揉動,都帶來音樂的進一步震撼。
    秦弦聽著耳邊的聲音,也同樣想起來之前在和聲交響樂團二團的時候。
    那個時候,他還是一位滿腦子想著退學的普通人。
    他怎麽都想象不到他能跟著陳秋走到現在這個層次。
    他更想象不到,他們的貝多芬第五交響曲第一樂章,能夠演奏到現在這個模樣。
    秦弦帶著手中的琴弓,演奏的細節控製越來越細微。
    舞台上的那股光明以及黑暗之間的對抗意味越來越濃。
    音樂的張力在樂團所有人的手中一點一點的變大。
    就如同不斷吹大的氣球一般。
    一點一點地逐漸變大。
    變得越來越大。
    直到變得有些恐怖。
    舞台下眾人聽著耳邊的張力變化,眼睛都不由得睜大。
    如此接近失控的控製,陳秋就不怕樂團的演奏出現問題。
    什麽叫做張力?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就比如說音樂的空拍位置,每一個停頓都代表著不一樣的情緒細節。
    這個停頓演奏的越好,停頓的時間越長,音樂的張力就會越大。
    但是這個對應著一個問題。
    停頓時間太長了,音樂的張力就沒了。
    停頓所代表的應該是期待。
    是觀眾對於音樂的期待。
    他們期待後續將要發生什麽。
    可是如果你一直不給他們看後麵的內容。
    你就隻是在那個地方停頓。
    那樣,音樂的張力將會變成另外一個東西。
    變成很簡單的演奏的失敗。
    觀眾隻會聽到那音樂之中的停頓。
    以為你是演奏失誤。
    他們絕對不會覺得你是想要做出一個非常優秀張力來。
    因此,這個張力的變化就十分重要。
    做的好,這個叫做音樂的張力。
    做的不好,那麽就是錯誤。
    此時此刻,現在陳秋帶著和聲交響樂團做的張力正在一點一點地向著不好的方向前進。
    他們越來越接近好於不好的臨界點。
    似乎再超過一點點,那麽就是差勁。
    音樂之中的黑暗與光明被陳秋以及樂團眾人區分的非常情緒。
    兩者之間似乎就要徹底失去所有的聯係。
    變成一首完全沒有任何意義的作品。
    但是……
    他們並沒有。
    秦弦帶著和聲交響樂團弦樂組的眾人,以及樂府帶著的管樂,還有艾鼓帶領著的打擊樂組。
    所有人的力量全部都聚集在一起。
    他們去控製著樂團之中張力的變化。
    去控製著樂團盡可能地向著音樂的極限那邊去靠近。
    在刀尖上跳舞。
    在場所有人看著和聲交響樂團的演奏,瞳孔不由得放大。
    這一支學生交響樂團居然敢將這個音樂的張力做的這麽大?
    在場已經沒有任何人能夠在這個時候將自己的身體倚靠在椅背上了。
    他們所有人全部都坐起了身體。
    向前傾倒。
    拳頭緊握。
    他們在緊張。
    他們在害怕。
    他們聽著耳邊的音樂,緊張害怕和聲交響樂團失敗。
    這樣的演奏真的是一群學生能演奏的嗎?
    即便在場所有人都知道他們已經不算是一群學生樂團,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職業交響樂團。
    但是!
    但是……
    但是他們還是學生啊?
    他們對於音樂的理解真的能夠像那群老油條一樣,特別的清晰,特別的順暢嗎?
    對於這個臨界值的把控也是那麽的輕鬆嗎?
    他們的視線看向舞台。
    緩緩咽下口水。
    讓自己的心情更加輕鬆一點。
    在他們的視線之下,陳秋手中的指揮棒肆意地揮動。
    整個樂團內所有人都在跟隨著陳秋手中的指揮,瘋狂且用力地演奏著他們所應該演奏的部分。
    每個人都有一些瘋狂。
    特別是之前二團的人。
    他們想到了自己過去不完美的貝多芬第五交響曲的演奏。
    他們想到了自己過去對於樂團演出的無能,隻能靠著秦弦才勉強拯救起了一整隻樂團。
    想到這裏。
    他們就難受。
    他們就想要讓樂團完成過去的遺憾。
    陳秋的手猛地一拉。
    音樂一個強而有力的停頓。
    讓音樂的張力瞬間變得極為巨大。
    隨後陳秋手中指揮棒的落下。
    音樂之中的情緒再度爆發。
    在眾人的視線下。
    貝多芬第五交響曲迎來了結尾。
    一波接著一波的情緒將音樂推向了更**。
    秦弦,艾鼓,芮佳……
    所有曾經二團的人都在拚命。
    那些並不在二團的人,也被這樣的情緒感染,一同用力演奏。
    他們不想要樂團再度來一次那樣的失敗。
    他們不希望樂團會因為他們的實力不夠,而放棄了更為漂亮的演出。
    現在。
    他們擁有了更強的實力。
    他們對於陳秋的理解也更強了一些。
    他們不想要自己最後的一次演出再來一次遺憾。
    因此!
    爆發!
    和聲交響樂團的眾人直接將自己的全部情緒給爆發了出來。
    什麽都不去管。
    用力地去釋放出自己所有的不甘,所有的期待。
    將音樂的情緒徹底點燃。
    當當當當!
    又是一次主題旋律的響起。
    音樂徹底爆發。
    音樂的張力在陳秋的控製之下,變得更為強烈。
    可是。
    依舊沒有破裂。
    在秦弦以及趙錫等人的控製下,依舊沒有破裂。
    他們都在控製著自己所能控製的部分。
    跟著陳秋的指引。
    將音樂的張力拉扯到最大。
    讓他們的青春不留有任何的遺憾。
    將他們過去的一切失敗,全部重新塗抹。
    在這一次的演奏之後,他們將告別他們的學生身份。
    以一位職業演奏者的身份走上世界舞台。
    因此。
    陳秋手中指揮棒的落下。
    音樂最後的**聲響起。
    每個人的臉上都似乎泛起了一陣紅暈。
    這個並不是他們害羞。
    而是他們情緒到達了極致,血氣上湧的表現。
    所有人都進入了紅溫狀態。
    終於,在所有人的視線之下。
    伴隨著陳秋手中指揮棒的落下。
    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命運第一樂章的終止式落下。
    斬釘截鐵。
    將音樂徹底終結。
    音樂廳內一片寂靜。
    沒有任何人想要在這個時候說任何話。
    他們不知道這個時候什麽話才能夠表達出自己心中的情緒。
    他們隻知道一點,那就是和聲交響樂團談這一次的演出……
    碉堡了!
    因此,在陳秋完全沒有注意到的情況下,一位老人猛地起身。
    根本不在乎樂章之間能不能鼓掌。
    他直接用力地拍響自己的手,對著正在舞台上的和聲交響樂團眾人大聲吼道。
    “brvo!”
    陳秋一愣,轉身看向舞台下。
    隨著這位老者一起的,還有其他人,他們也被老者所帶動,一同起身,為樂團鼓掌。
    此刻,在樂章中間。
    掌聲如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