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繼續探洞
字數:4101 加入書籤
五人慢慢向前走,到了盡頭,原來真是一斷層,最前麵的隊員趴到地上,小心翼翼地爬到懸崖邊。
用電筒光往下一照,感覺深不見底,扔了個石塊下去,根據聽到回聲的時間判斷,下麵估計有二、三十米深。
到午飯時間了,孟鑫決定讓前麵的隊員退回到安全地帶,大家先吃點幹糧,休息一下,再下去繼續探洞。
吃完幹糧,歇了一會,開始下一步行動。
孟鑫發現洞邊有一塊很大的石頭,至少有幾噸重。孟鑫讓三名探險隊員係好安全繩,安全繩的另一端繞圈係固在大石頭上。
三名隊員繩降到下麵去,孟鑫和歐所長留守在上麵。
大約過了半個多小時,三名隊員繩降到下麵的洞底,解開安全繩,打著電筒,往洞穴深處走去。
洞穴繼續往前延伸,到處都是鍾乳石,洞底是一條地下暗河,水不深,河邊有礫石黃沙可供行走。
洞頂有水流下,灑落到暗河裏。三人穿了防水的衝鋒衣,不然衣服都濕了。
“呃,你們看河水裏是什麽?”走在最前麵的隊員小劉有些驚奇地問。
“好像是魚,還在遊動!”後邊的隊員小關回道。
三人用電筒光照著暗河裏的水,仔細看了一會,果真是魚,數量還不少,有大有小,在水裏遊來遊去。
辨認了一陣,大家都不知道這究竟是什麽種類的魚。
“這魚能吃嗎?”年紀最小的小張笑問。
“哈哈哈!你就知道吃,我想,這魚應該能吃吧,說不定還無比的美味。”小關回道。
“管它能不能吃,我照亮,你們倆試著去抓一兩條小魚來放到礦泉水瓶裏,帶回去找專業人士研究一下,然後我們繼續往前走。”小劉建議。
也許是洞穴裏的魚沒見過光,用電筒光一照,竟呆在水裏不動了,小關和小張很輕鬆的各抓了一條小魚,放進礦泉水瓶裏,繼續往前走。
又走了一陣,已拐了兩個彎,忽然傳來像小孩一樣的哭聲。三人有些緊張,駐足聽了一會,覺得聲音是從暗河的水裏發出來的。
三人壯著膽子慢慢向聲源靠近,奇怪的是,當大家接近聲源時,卻聽不到哭聲了。
小劉用電筒光仔細在河水裏搜索,找了一會,忽然看見一個半米左右長,樣子很怪異的東西趴在水中的石縫裏。
“這是個什麽東西?”小張發出疑問。
三人的腦子都運轉起來,檢索自己大腦裏的知識庫。
“這是大鯢吧,俗名叫娃娃魚!”小關說道。
大鯢就是喜歡生活在幽深的洞穴裏,因叫聲很像小孩在哭,所以,俗稱“娃娃魚”。
根據外形和剛才聽到的聲音判斷,三人都覺得這是隻大鯢。
“小張,這玩意可吃不得哈,它是保護動物,吃了要去踩縫紉機的!”小關調侃小張。
三人感覺洞穴越來越低,暗河裏的水位不斷加深,又走了一陣,無路可走了,隻好折返。
回到斷層的洞口下方,小劉用電筒光往上掃射了幾下,又呐喊了幾聲,孟鑫和歐所長知道三名探險隊員回來了。
三人係上安全繩,沿著洞壁往上攀爬,用了約一個小時,終於回到孟鑫和歐所長所在的地方。
小劉向孟鑫和歐所長匯報了下麵暗河裏看到的情況,並展示了他們在暗河裏抓的兩條小魚。
“時間不早了,咱們今天先撤回去,明天從那個‘大廳’右邊的洞口進去,進一步探索。”孟鑫說完,帶領大家撤離。
回到家,童臻知道孟鑫今天帶人去探洞了,很是好奇,問孟鑫他們看到了些什麽。
孟鑫把今天探索的情況向全家人講述了一番,大家都對這個母豬洞的價值越來越有信心,很期待下一步的發掘。
孟鑫根據今天自己看到的,包括三名隊員描述的地下暗河裏的情景,在電腦裏初步繪製了一個洞穴示意圖。
第二天,還是昨天的原班人馬,從“會議大廳”的右邊洞口進入。
這個洞彎彎曲曲的,卻沒發現什麽分岔口,開始洞裏比較寬敞,可以幾人並行,後麵越來越窄,隻能一人獨行。
這個洞裏沒有發現斷層和暗河,但洞壁濕漉漉的,鍾乳石並不多。
“領導,這個洞好像有些平淡,還繼續往前走嗎?”走在最前麵的小劉回頭問孟鑫。
孟鑫想了想,決定繼續往前走。
又走了一陣,眼前豁然開朗,更令人驚喜的是,在電筒光的照射下,四周的洞壁熠熠生輝!
再用電筒光往洞頂照去,也是閃爍一片,這洞裏是什麽?大家都很好奇!
走近洞壁,在電筒光的照射下,五人仔細察看。
隻見洞壁的石頭上,像盛開著無數朵晶瑩剔透的花兒,形狀有點像菊花。
“這到底是什麽啊?”五人中年紀最大的歐所長嘀咕道。
孟鑫在腦海裏思索著,突然想起曾經看過的一個電視裏的洞穴探索節目,那欄節目裏的洞穴環境和發現的石花與眼前的景象太像了。
“這是石花!”孟鑫脫口而出。
“石花?石頭開出的花?”歐所長笑問。
“也可以簡單的這麽理解吧,這洞壁的石頭裏含有硫酸鈣的化學成份,在適當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石頭裏的硫酸鈣形成合水物晶體,一點一點從石頭裏長出來,就像石頭開的花一樣。
別小看這手指大小的石花,要幾十上百萬年才能長出來,非常非常珍貴!”孟鑫回道。
“啊,這麽稀奇呀,我還以為也是跟鍾乳石差不多的玩意呢!”小關說道。
“它跟鍾乳石不一樣,化學成份就不同,鍾乳石的化學成份是碳酸鈣,而石花的化學成份是硫酸鈣的水合物。
不過,鍾乳石雖然沒有石花珍貴,但也不是平凡之物,一些大型的鍾乳石,也是經過上萬年的曆史沉澱出來的。”孟鑫進一步向大家解釋。
由於太珍貴了,大家樣品都不舍得采,拍了幾張照片,繼續前行。
洞道又變得狹窄,走了一陣,隻有爬行才能前進了,孟鑫和歐所長商量後,決定返回。
又到了中午飯的時間,回到“會議大廳”,五人先吃幹糧,再歇息了一會。
下午,向左邊的洞口邁進。
左邊的洞穴最大的特點是潮濕,比前兩個洞口進去以後的岔口更多,洞道不是很寬敞,偶爾有低窪寬敞一點的地方,遍布大大小小的鍾乳石。
繼續往前走,洞道又變得開闊起來。
“你們有沒有感覺一下子空氣變涼了?!”走最前麵的小劉這麽一說,大家都感覺到涼嗖嗖的。
“那是個什麽東西?”緊接著,小劉緊張而小聲地問道。
“噓!”孟鑫想起那天老人家講的國軍軍官探洞的故事,剛才的一陣寒意已讓他預感到了什麽,他示意大家別發聲,靜下來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