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徐輝祖:我怎麽敢和周瑜相比?
字數:4433 加入書籤
徐輝祖閃目觀看,見來的這個人非是旁人,正是趙寧兒。
隻見趙寧兒笑嘻嘻地看著他。
徐輝祖把手裏的苜蓿放進了馬廄裏,笑道:“這不是吳王妃嗎?”
趙寧兒雙手放於腹前,嫣然一笑:“魏國公,你好眼力呀。”
此時,徐輝祖身上的傷已經好得差不多了。
雖然徐輝祖已是人到中年,但是,依舊相貌堂堂,身上散發著將軍的氣質。
“你今天怎麽會到這裏來?”
“我受吳王之托,讓我來看看你。”
“原來如此,感謝吳王的掛念,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應該是吳王和你們一起想辦法把我從錦衣衛的大牢裏營救出來的吧。”
趙靈兒笑道:“這也算不得什麽,我去找劉三吾老人家幫忙的。”
徐輝祖拍了拍身上的灰塵:“劉大人是朝中的元老,也是咱們大明的忠臣和中流砥柱呀。
在這朝中,他是我最敬重的大臣。”
“是啊,他老人家對於朝廷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忠心耿耿。”
“是的。”
“你在這裏過得還習慣嗎?”
“還好,在這裏最起碼能看到陽光,空氣也新鮮。比在錦衣衛的大牢裏強太多了。”
“你先幹著,別著急。
回頭我再讓我爹和陛下說說,看能不能讓你官複原職。”
其實,徐輝祖並不怎麽期望自己官複原職,因為如果自己官複原職,倘若朱棣再興兵來犯,自己就得和朱棣在戰場上相見了。
“不著急,我現在已經漸漸地習慣了這裏的生活還不錯。”
趙寧兒一聽,笑了:“難道你國公和將軍不當,卻要在這裏做一個普通的養馬的人嗎?”
“如果真的能讓我在這裏一直養馬下去的話,倒也不錯。”
“看來,你這個人的心挺大的呀。
聽說你這個官司有點冤呀。
陛下讓你去追朱高煦回來,你沒有把朱高煦給追回來,陛下並責罰你,是也不是?”
“是啊,有人在皇上的麵前說我是故意放走朱高煦的,其實,我哪有那樣做呢?
但是,不管怎麽說,我也是有罪的。”
“不管怎麽說,你們徐家一門忠烈啊。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陛下之所以懲罰你,是因為你的姐姐嫁給了朱棣呢?
他擔心你將來會站在朱棣那一邊,所以找借口懲罰於你。”
徐輝祖聽了之後,微微頷首,同時,他對趙寧兒也有了新的認識。
在此之前,在他的心目中,趙寧兒不過是個小丫頭片子,哪裏懂得什麽軍國大事呢?
看來,是自己想錯了,趙寧兒是一個很有政治嗅覺的人。
“不排除有這種可能性。
但是,我身為人臣,也讀過《春秋》,略知春秋大義,此次朱棣借吊喪之名興兵而來,我十分不讚成。
我的一顆心始終忠於朝廷。”
“那麽,我想問一下魏國公,倘若朱棣再次興兵來犯,陛下讓你出戰,你會出戰嗎?”
“我覺得這不太可能,不是說朱棣已經瘋了嗎?”
“我是說假如!”
“他若興兵來犯,便是亂臣賊子,不敢因私廢公!”
趙寧兒挑大指稱讚:“看來,你真是一個忠臣啊,那麽,你覺得當今的皇上是一個明君嗎?”
徐輝祖沒想到趙靈兒會問他這麽尖銳的問題。
其實,他心裏覺得朱允炆太過於聽從齊泰和黃子澄的意見了。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勸諫劉禪,要親賢臣,遠小人,但是,很顯然,朱允炆好像不是這樣的君主。
不過,徐輝祖心裏這麽想,嘴上沒有這麽說:“不管怎麽樣,陛下是先帝親自立的,我作為一名臣子,所能做的就是忠於朝廷。”
趙寧兒聽了之後,點了點頭:“那麽,我想再問你一個問題,倘若將來吳王和陛下鬧翻了,你幫誰?”
徐輝祖用手撥弄著馬廄裏的草料,歎息了一聲道:“我知道吳王英明神武,才智過人。
吳王也是嫡皇孫。
先帝在世之時,曾經立下了《皇明祖訓》確定了立嫡立長的原則。
朱雄英八歲時死了,那麽,朱允熥就是嫡皇孫了,
按理說,這個皇位應該是他的,可是,最終,先帝立了朱允炆為皇太孫。
先帝這樣做,確實是有違《皇明祖訓》的。
旁觀者清。
我也知道,吳王受了很多的冤屈,平白無故,就被廢為庶人,然後,被流放去巴蜀。
凡是流放到巴蜀去的人,有幾個人能活著到達巴蜀的,在途中就死了。
後來,恰逢朱棣興兵來犯,朝中文武百官束手無策。
老臣劉三吾保舉了吳王,朱允熥挺身而出,
隻身前往朱棣的軍營,勸說朱棣退了兵,實乃有功之臣。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陛下竟然把吳王關進了錦衣衛的監牢之中。
後來,又把他軟禁在吳王府上。
這些事,我都清楚。
論理是陛下沒理。”
趙寧兒又問:“有一個人,不知道你是否認識?”
“你說的是哪位?”
“無敵大將常茂。”
“常茂?”徐輝祖聽了,也是吃了一驚,“他不是已經死了嗎?”
“沒有,他那是裝死。
他學會了易容術,裝死裝得就跟真的似的。”
徐輝祖聽了之後,哈哈大笑:“沒想到常茂看上去十分粗魯,還有這個本事,真是讓我小看了他。
他可是吳王的舅舅呀。”
“不但常茂沒死,他還有兩個兄弟常升和常森也活得好好的。”
徐輝祖手撚須髯:“如此說來,倘若天下有變,吳王振臂一呼,他們肯定會積極響應的,到那時,吳王有無敵大將兄弟三人支持他,肯定能夠成就一番事業。”
趙寧兒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其實,允熥對你也十分敬重的。
他說,你是咱們大明,少有的文武雙全的將軍,可比當年的周瑜呀。”
聞言,徐輝祖的臉上洋溢著久違的笑容:“我沒想到吳王這樣看得起我。
有那麽一首詩是怎樣誇讚周瑜的:‘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當年,周瑜在赤壁大敗曹操,是何等的瀟灑自如啊。
我怎麽敢比周瑜呢?”
“魏國公,你也不必太過謙虛,好我相信允熥的眼光,他是不會輕易地誇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