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齊泰:陛下,貼木兒興大兵來了

字數:5841   加入書籤

A+A-


    十幾天前。
    晚上。
    朱允炆的書房。
    朱允炆正在和齊泰討論當前的形勢。
    有一名侍衛從外麵走了進來,手裏拿著一封信:“陛下,緊急戰報。”
    “哦,拿給朕看!”
    那名侍衛用雙手把那份戰報遞給了朱允炆,然後,轉身出去了。
    朱允炆把那份戰報打開一看,原來是朱高熾寫給他的,
    信上大致的意思是說,北元貼木兒興二十萬大軍前來攻打北平。
    情況十分緊急,請求朝廷增兵,運送糧草。
    朱允炆看完了之後,容顏更變,額頭上也冒了汗。
    齊泰察言觀色,發現朱允炆的神情不對:“陛下,發生了什麽事?”
    朱允炆順手把那份戰報遞給了齊泰。
    齊泰仔細觀看,低頭不語。
    “愛卿,你說這事兒怎麽辦?
    朕若不派兵支援他,倘若北平有失,怎麽辦?
    如果北平丟了,咱們黃河以北可就保不住了。
    可是,朕若給他增兵,豈不是增加了北平的力量?
    又豈不是將給咱們削藩帶來難度?”
    “陛下,不必過於憂慮。
    首先,這信中所說的事是真是假,我們尚且不得而知,倘若北元並沒有興兵來犯,
    我們貿然地給他們增兵,那豈不是養肥了燕王他們?
    因此,依微臣之見,不如派哨探前去打探。
    如果北元確實興兵來犯,再飛鴿傳書,到那時,我們再做定奪。”
    “隻是這麽一耽擱,拖延時日,會不會有什麽風險?”
    “陛下,不必過於緊張,北平城池堅固,就算貼木兒興兵來犯,也不是那麽容易就打下來的。
    再說了,就算讓他們雙方消耗一定的實力,也並非壞事。”
    “好吧,那這事兒就按你所說的辦吧。”
    於是,齊泰派出數名哨探前往北平方向打探敵情。
    果然貼木兒興大兵前來攻打北平。
    齊泰接到了飛鴿傳書之後,又來見朱允炆。
    朱允炆一看,貼木兒果然真的來了,問道:“咱們如之奈何?”
    “陛下,北平的形勢現在很複雜,都說燕王已經瘋了。
    張信又投降了燕王,並且抓捕了謝貴。
    燕王的反心昭然如揭,在這種情況下,咱們還怎麽能派兵支援燕王呢?
    那不是養虎為患嗎?
    就讓燕王和貼木兒去打好了,等到他們兩敗俱傷之時,我們再來收拾殘局。”
    朱允炆聽了之後,搖了搖頭:“不不不,不能像你這麽幹。
    張信是否已經真的投降燕王了,恐怕是個未知數,他仍然定期向朝廷稟明那邊的情況;
    另外,燕王會不會真的和朝廷決裂,恐怕也不一定。
    但是,北元卻是實實在在地打過來了。
    如果在這時,我們不支援北平的話,北平就有可能支撐不住。
    如果北平真的被貼木兒占據了,咱們再想收回來,談何容易?
    所以,現在還是要一致對外,內部矛盾等打完這一仗之後再說。”
    齊泰和朱允炆的意見不一致,兩個人爭執不下。
    最後,齊泰說:“陛下,如果你一定要支援北平的話,切不可調集精銳的軍隊前去。
    當初都督宋忠、徐凱、耿瓛屯兵開平、臨清、山海關一帶,並調檢燕府護衛軍士,
    其中,最弱的是徐凱,
    那就從徐凱的軍中調集三千老弱支援擺平,
    然後,再給他三千石的糧食。”
    “這是不是少了點兒?”
    “已經不少了。”
    “好吧,就依你所說的辦吧。”
    於是,齊泰飛鴿傳書命徐凱支援北平。
    等到徐凱到達北平的時候,燕王的軍隊與貼木兒的軍隊剛剛血戰過一場,雙方各死傷了一萬多人馬。
    北平城外,血流成河,慘不忍睹。
    徐凱進城之後,燕王在燕王府召見了他。
    在座的還有張玉、姚廣孝、鄧庸、張信、朱高熾、朱高煦和朱高燧。
    徐凱見朱棣精神抖擻,兩眼倍兒亮,哪裏像是瘋了的樣子?
    他趕緊施禮:“末將拜見燕王。”
    朱棣把手一揮,沉著臉說:“徐將軍,不必多禮,敢問徐將軍,怎麽到現在才來?”
    “隻因道路崎嶇難行,行走不便,故而耽誤了一些時日。”
    “你帶來了多少兵馬?”
    “三千。”
    朱棣聽了就是一皺眉:“鬧了半天,朝廷就給了我們三千人馬,你不覺得太少了點兒嗎?
    本王剛剛聽說,你所帶來的這三千人馬都是老弱病殘,而且,所騎的戰馬均為羸馬,這是怎麽回事?”
    “這——,”徐凱見朱棣咄咄逼人,心中也有幾許慌亂,
    他穩了穩心神,“我們那裏水草並不肥美,所以,馬匹大都為羸馬。
    因為前一段時間,我軍也受到了北元的襲擾,因此,還有一些傷號並沒有完全康複。”
    “那你把這些老弱殘兵拉過來湊數,有什麽用,他們能戰嗎?”
    “實在抱歉,我們的軍隊本來就不多,還要留下一些人留守臨清,能抽調三千人馬過來,已經是盡了我們的全力了。”
    “本王再問你,帶來了多少糧食?”
    “三千石。”
    “什麽?三千石?”
    “我十萬大軍,日費糧餉多少?三千石頂個屁用?”燕王聲色俱厲。
    徐凱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燕王,我們那裏不但水草不美,而且,土地也不肥沃,
    因此,糧食減產嚴重,朝廷已經有好幾個月沒發我們的糧餉了,
    我們都是自給自足的,
    現在能湊齊三千石的糧食,已經很不容易了。”
    誰知朱棣豁然站起,把桌子一拍:“難道說,朱允炆和齊泰沒有接到我們的求援信嗎?
    他們這是打發要飯的呀。
    我軍在前方與貼木兒的軍隊浴血奮戰,朝廷卻坐山觀虎鬥,其心何其毒也?
    朝廷既想讓我們守衛邊疆,卻又不願意增兵派糧,致使我軍孤軍奮戰,結果,造成了這麽大的損失。”
    此時,但聽朱高煦朗聲說道:“爹,原本,我們對朱允炆都抱了很大的期望,所以,爹才把我們哥仨送到了京師,以此表明忠心。
    可是,朱允炆那小子自從當上皇帝之後,聽信小人齊泰和黃子澄的建議,瘋狂削藩,胡亂折騰。
    你看這天下已經被他們折騰成什麽樣子了?
    對於外敵入侵,他們並不在意,一天到晚忙著削藩,對付那些叔叔們。
    現在,朝廷已經把五叔給廢了,貶為庶人,將中原地區收歸朝廷。
    那麽,我就不明白了,中原地區地大物博,土地肥沃,盛產糧食,怎麽能說沒有糧食呢?
    他這分明就不願意支援咱們。
    因此,依我之計,咱們不如派使者到貼木兒的軍營之中,與貼木兒和談,
    如果雙方談好了之後,我們共同率兵殺往京師,把朱永炆那小子趕下台。”
    朱高燧也說:“二哥說得對,就這麽幹!
    朱允炆就是一個無道的昏君,裏外不分,咱們還給他賣命幹什麽?”
    徐凱在旁邊一聽,心中也在發顫。
    他心想這兄弟倆是要幹嘛,這分明就是要造反啊,皇上的名字是你們能喊的嗎?
    這是大不敬啊,就憑這一條,就可以治你們的罪。
    就在這時,有一名軍士從外麵跑了進來,稟報說:“大王,北平布政使張炳昺拒不給我軍發放錢糧!”
    “什麽?豈有此理!”朱棣一聽就火了,衝著門外喊道,“來人啊!”
    此時,從外麵又走進四名盔甲武士:“大王,請吩咐!”
    “立即去把張昺給本王抓來,本王倒要問問他,到底是什麽意思。”
    “諾!”那四名盔甲武士答應了一聲,轉身就要往外走。
    “且慢!”
    姚廣孝攔住了他們,“大王,請息怒!”
    朱棣看了看姚廣孝,問道:“你有何話說?”
    雖然姚廣孝是一名僧人,但是,他不是一個普通的和尚,腹有良謀,頗有韜略。
    朱棣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實力,大抵上都是姚廣孝替他謀劃的。
    因此,姚廣孝在朱棣的麵前說話,還是很有分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