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怎麽討好生氣的王爺?
字數:4963 加入書籤
駱寧帶著一個食盒,去了駱宥的院子。
樊媽媽替他準備了火盆,又用鬆柏葉煮水給他洗澡。
駱宥收拾妥當,坐在臨窗大炕上烤火,烘幹頭發。
“大小姐。”樊媽媽熱情迎接駱寧。
駱寧把食盒給她:“給少爺擺上吧,是孔媽媽做的。”
樊媽媽道謝。
駱寧看向她,發現她有了很明顯的白頭發——之前還沒有的。
春芝慘死、駱宥坐牢,對這個院子裏的人而言,是沉重打擊。樊媽媽才三十多歲,本不該有那麽明顯的白發。
“你受苦了。”駱寧說。
“老奴哪裏苦?少爺才苦。”樊媽媽有點哽。
她很想說,春芝最苦。
可忍住了。
也許主子不愛聽,何必冒險?
駱寧走進了裏臥,看到駱宥在翻一隻針線笸籮。
“……春芝的東西。我的裏衣、鞋襪都是她做的,我不知道。還以為針線房送過來的。”駱宥聲音很輕。
駱寧:“裏衣和鞋襪都是房內的丫鬟自己做。”
駱宥點點頭。
一時沉默。
駱寧告訴他:“鄭家那幾個隨從都死了,鄭霄也死了。春芝可以瞑目了。”
“大姐姐,多謝你替春芝報了仇。”駱宥說。
駱寧:“都不是我殺的。我想著,先用輿情渲染,叫鄭霄聲譽掃地,再去他時常光顧的酒肆殺他。
計劃好了,準備第二天晚上動手,他卻提前上吊了。我聽說,他房門反鎖、室內沒有任何痕跡。”
駱宥抬起臉。
“他怎會自盡?”
“他當然不會,是有厲害的人替咱們做了這件事。”駱寧道。
駱宥:“誰?”
“不知道。”
駱宥:“總歸是相關的人,旁人不會幫這麽大的忙。”
這話不錯。
駱寧心中有了猜測,隻是沒和駱宥講。
她今日來,除了送吃的、安慰他幾句,也是有件事和他聊。
“阿宥,你可知曉推動此事的幕後凶手?”駱寧問。
駱宥搖搖頭:“我與鄭霄無冤無仇,都沒見過。不是我招惹的他。”
“我懷疑,此事是邱士東做的。因為源頭竟在法華寺。”駱寧道。
駱宥著實吃了一驚。
他想起上次在三十裏鋪相遇,又想起駱寧帶著他去見邱士東和白玉麟。
駱宥是個很通透的孩子,真相呼之欲出。
隻是他不敢多想。
“……邱士東有法華寺的關係?”他問。
駱寧:“你之前年紀小,可能沒留意過,白慈容能進入駱家,慧能和尚幫了很大的忙;而後幾次,也是慧能和尚為白慈容效力。”
慧能是法華寺首座和尚。
“經過這麽大的事,阿宥,我想把家裏的秘密說給你聽。你不是孩子了,你承得住事。”駱寧道。
又道,“也許你不相信,但別打斷我。你把我的話放在心裏,自己慢慢去查證。”
駱宥道好。
駱寧看了眼跟著她過來的丫鬟秋華,叫她去門口看守,防止有人偷聽。
她仔細說了邱士東與白氏的私情,以及駱寅、白慈容的身世。
“……邱士東以為,你是他兒子,所以他會一次次出現在你身邊。”駱寧最後道。
駱宥臉色變了又變。
“他做夢,我不是他兒子!”
“你不是,阿宥。你自己看看自己和父親的容貌,你們倆如出一轍。你不是邱士東的兒子。”駱寧說。
駱宥心頭一酸:“大姐姐,這些秘密,家裏所有人都知道嗎?”
“我和祖母知曉。其他人,多少有點猜測。”駱寧道。
駱宥:“你相信我的血脈?”
“我信。”
“那我也信!”駱宥道。
駱寧就知道,他不會讓她失望,他果然機靈。
“阿宥,我們要除掉邱士東。否則,他還是會找機會傷害咱們,妄圖搶占侯府。”駱寧說。
又道,“哪怕你不是他兒子,他想要讓你以為是,會手段百出。他這個人,非常擅長狡辯,我怕你吃虧。”
“他休想!”
又問,“我們怎麽除掉他?”
駱寧湊近幾分:“我這幾日在想一個計劃,不過需要點時間。咱們可以宰了他。”
“我聽你吩咐。”
“除了你,我還要把周淮也用上。”駱寧說。
駱宥:“周淮願意的,他還感激你請他吃肉。”
駱寧欣慰,摸了摸他頭頂。
想到前世他的慘死,駱寧心口發澀:“阿宥,你曆經一劫了,往後都是坦途。”
又拿出一個荷包給他,“這是二百兩銀票。春芝是個好姑娘,你賞她家裏人一些錢,成全你與她的主仆情分吧。”
駱宥接過來。
“大姐姐,等我將來長大了,會把這些錢都還給你的。”駱宥說。
他沒有推辭。
他真的需要錢、需要機會。
靠著賣字,他隻能填飽肚子,無法發達。
他再也不想自己身邊忠心耿耿的人因他而死。
“是坎坷,也是機遇。這次的事,你出名了,書院的人都知道了你。隻要你努力,往後會有機會做官。”駱寧說。
駱宥頷首。
樊媽媽把駱寧帶過來的飯菜擺好,駱宥吃飯,駱寧先回去了。
回到文綺院,眾人還在議論駱宥之事。
有驚無險,他好歹是出來了。
“……王妃,可能是王爺的人殺了鄭霄。”藺昭說。
駱寧:“此事辦得很利索。除了王爺身邊的人,其他人沒這等本事,又事不關己。”
“王爺沒說。”
“我上次猜疑他,他惱了我。”駱寧道。
說到這裏,她有點犯難,“主子生氣了,應該怎麽討好?”
藺昭:“……”
見過些世麵的藺昭,的確沒見過這陣仗。
主子也不會跟她生氣。
對她不滿,便是懲罰,責令她改。
生氣算怎麽回事?
“王妃,要不您親自做些吃的,給王爺送去?”藺昭問。
駱寧:“這能行?”
“試試,萬一行呢?”藺昭說,“不行怎麽辦,他還能打您一頓嗎?”
駱寧:“……”
也不失一個辦法。
她是要去趟雍王府的。
輿情的發酵,比駱寧想象中更厲害,應該是有人幫了忙;而鄭霄的死,證明了這一點。
駱宥得到了名聲,鄭霄以命償命,駱寧的目的達成,她要去道一句謝。
“藺姐姐,您明日陪我去王府。”駱寧道。
藺昭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