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城下三分

字數:5225   加入書籤

A+A-


    太行賊當然不可能長久占據縣城,但這種買賣,看的不是城池本身,而是攻城略地的聲望……
    賊也是有聲望的。
    左髭需要這個聲望,他占據北新城,使得他成了太行山的臨時盟首。
    而涿縣,能讓他成為太行山說一不二的大頭領。
    再說,劉備做生意是很厚道的。
    “……涿郡太守劉衛的別院此時存有上億錢……”
    劉備沉默了一會後,口氣舒緩下來:“但我不能去劫,畢竟我不是匪……我需要太行好漢們去攻破太守塢堡。”
    “果真有上億錢?!”
    左髭呼吸都沉重了。
    “是啊,今年涿郡的賦稅都換成了錢,全都在他塢堡裏……此事全郡大戶都知道,你們應該也有所耳聞。”
    劉備轉頭,指了指盧家聚居的亭舍方向:“那邊有牌坊,上麵記了捐的糧食,你自己折算就知道……光是盧家就往太守那裏送了上千萬錢!郡內豪族數十家,家家都有牌坊,都能看到。”
    “那就是說……隻要劫了太守塢堡,就等於得了涿郡今年全部的賦稅?!”
    左髭此時精神無比抖擻:“大耳兄弟想怎麽做這個買賣?”
    “我隻要三成。”
    劉備點頭盯著左髭的眼睛:“我幫你製造機會,讓你攻破太守塢堡……讓‘你’,明白嗎?”
    “事成之後,給我三成,我拿到錢,就把涿縣讓給你,這本來也是你們要做的事,我這買賣夠實惠的吧?”
    是幫你左髭一人,不是幫太行山……
    塢堡裏是整年的賦稅,攻破塢堡,太行山裏這一兩年的花銷就全都夠了,不需要再去搶別家。
    而且,那隻是個塢堡,不是涿縣那種難以攻克的大城……
    隻要三成,就能再買到涿縣。
    當然,拿到錢不買城,其實也是一種選擇……但不講信用的後果是失去退路,得好好權衡。
    “嘶……大耳兄弟仁義!”
    左髭想了一陣,問起了計劃:“太守塢堡要怎麽攻?”
    “涿縣城內有攻城器械,還有許多大車……有了這些,還需要問我怎麽攻?”
    劉備笑了一聲:“我知道,你也未必能完全信我,你自己帶人去打塢堡就行。我給你提供器械,清理周邊,幫你阻擋追兵,保證沒人擾亂你幹活……如何,夠意思吧?”
    “嗯,那……就這麽辦!大耳兄且放心,某有信用,不管太守塢堡有多少錢,某都會拿三成以上來買涿縣!”
    左髭也覺得這確實是最好的合作方式了。
    如果沒有涿縣支持,很難快速攻克太守的塢堡,而且即便攻克了也不好把戰利品帶走。
    上億錢需要上千輛板車來運,這也需要涿縣提供。
    若是能直接得到攻城器械和車輛,還有人清理周邊保障退路,那比提供了一支數千人的大軍還有用,畢竟太行山並不缺少人手,缺的就是時間和器械。
    這是兩利的合作。
    原本很難得到的,現在有可能輕易到手,而且還有人阻擋追兵。
    “左髭,你可以在涿縣作勢攻城將器械奪走……但你們時間不多,幾天之後,鄒督軍的部隊就會入駐涿縣,那時你可就買不了城了,你應該理解我的意思。”
    劉備繼續交代著細節。
    左髭想了想,看著劉備:“若是某到那時沒攻下塢堡……或者某沒拿錢來買涿縣……會如何?”
    “那你可能就回不了太行山了,隻要鄒督軍的旗幟入城,我就會帶兵剿匪。”
    劉備摘下鬥笠,扔還給左髭:“我能奪一次北新城,就能奪第二次。我能與你聯手,也能與其它人聯手……你自己看著辦吧。”
    ……
    賣城?
    當然不是為了賣城。
    劉備也不在乎左髭能不能攻破劉衛的塢堡,他‘賣’涿縣,是為了讓左髭不攻打涿縣——能‘買’為啥要攻呢,‘買’了以後進了城再翻臉強占不是更好麽,就像北新城那樣……
    但涿縣不是北新城,劉備也不是九尺。
    劉備壓根就沒打算讓太行城進涿縣。
    他隻需要讓公孫瓚沒法進涿縣就足夠了。
    太行賊集中全部力量攻打劉衛的塢堡,隻會帶來一種結果。
    ——逼得公孫瓚去拚命。
    公孫瓚的兵權來自劉衛,而他的官職,在涿縣被‘賊人’占據的那一刻,其實就已經失去了。
    他若不想落個死罪,就必須保證劉衛不受損失。
    而且,即便公孫瓚拚死一戰,斬獲再多的首級,得到再多的戰功,也抵不過劉衛損失財產後的憤怒。
    畢竟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為公孫瓚‘追求上進’。
    但劉備完全沒有和左髭提及公孫瓚……
    因為,如果直接說要對付公孫瓚,這和“搞到一億錢”,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感覺。
    雖說實際上左髭想攻破劉衛的塢堡就必須先對付公孫瓚,但目的不同,決心就不同,行為方式也不同。
    搞到足以維持太行山所有山民生活的錢,確保太行山的人都能活下去,並一舉成為太行山真正的大首領,有了這種決心之後,即便麵前是刀山火海,那也是要闖的!
    畢竟目標清晰,操作方式明確,而且清楚的知道收益,還沒有顧慮……
    不像平時打其它塢堡,壓根就不知道打完以後能收獲多少,所以好打就打,不好打就算了。
    有了清晰目標的太行賊是很瘋狂的。
    兩天後,公孫瓚麵對了大麻煩。
    他手裏沒有攻城器械,連斧頭都沒有,想攻涿縣確實是有心無力了。
    而且,再想到各家大戶手裏征人幫忙也來不及了。
    因為大規模的太行賊已經到麵前了。
    公孫瓚擔心城外的賊人入城,也擔心被兩麵夾擊,見到大量太行賊前來,隻得趕緊領軍衝殺野外的敵人,試圖將大股的賊人衝散。
    按說,太行賊在遇到成建製的軍隊時是會退避的,他們一般不會和戰力強橫的部隊正麵剛。
    但這次,太行賊卻一反常態,聚集成了大軍和公孫瓚硬扛。
    甚至還逐漸形成了反攻包圍態勢,像是要困住公孫瓚。
    太行賊的人數太多了……鋪天蓋地,數量過萬。
    公孫瓚在領軍衝殺出去之後,便沒法重新固守了,隻得繼續衝,不能停,停了就會陷入人海。
    但賊人仿佛與他有仇,一直盯著他的旗幟圍殺,即便傷亡慘重也不退。
    太行賊的戰術很簡單粗暴,就是圍攻,圍攻,再圍攻。
    這種瘋狗式打法在人多欺負人少的時候很有效,而且他們並不追求殺傷,而是阻截。
    公孫瓚的戰術也很簡單粗暴,突擊,突擊,再突擊——如果突不破,就得被包圍。
    兩邊從正午打到傍晚,殺了個難解難分。
    公孫瓚部隊人少,但戰鬥力相當驚人,尤其是他自領的那兩百騎,每次衝殺都能帶起一陣腥風血雨。
    公孫瓚本人持著雙刃矛奔踏於賊軍中,身前無一合之敵,著實是狠辣無比。
    戰場態勢其實並沒有分出勝敗,太行賊的傷亡是公孫瓚部隊的好幾倍。
    但太行賊的數量也是其好幾倍,蟻多咬死象,雖說公孫瓚披著鱗甲,卻依然受了些傷。
    而且……他的騎兵堅持不住了。
    不是人無法堅持了,而是馬。
    衝殺了一下午,戰馬全都不能再用了。
    而步戰,若是不結陣,可沒法應對數倍於己的敵人。
    公孫瓚不得不領軍後退,再度避到了十裏亭,借著義舍布置防禦。
    太行賊此時分做了兩股。
    一股數量至少有五六千,將城西十裏亭團團圍住。
    另一股也有好幾千,試圖趁夜奪城。
    但奪城的賊人沒什麽攻城手段,被城上丟下的木料等物擊退,那些木料包括檑木、板車等,都是些隻能用於塢堡,沒法對付高大城牆的器具……
    隨後,奪城的這股太行賊去往了城東二十裏劉太守的莊園。
    城東城西都有大賊,而縣城倒是安靖無比,甚至連小偷小摸的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