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對局(下)

字數:3578   加入書籤

A+A-


    這一次,柳惔沒有聽從王揚的話,目光堅定道:
“兵法曰:‘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今我軍登岸,背水一戰,人必殊死而鬥,此韓信破趙之策!今亦可用!”
王揚斷然否決:
“不可用!
韓信破趙,先以萬人背水結陣,此固陣在先;
後佯敗誘敵,輕騎兩千,拔趙壁壘,此奇兵在後;
漢兵人少,易被包抄,背水而營,後顧無憂,故能以地形補兵力之闕,保持陣幅寬大,與敵相當,此因勢在心。
先有固陣為基,這是正。再有批亢搗虛,這是奇。正奇皆備,而後可以用勢。三者俱足,可置之死地而後生!
馬謖不知此,有正無奇又不能察勢,故徒陷死地而不能生。敢問柳兄,此戰何者為正?何者為奇?又如何因勢?”
“這......”
柳惔不能答。
封一陵瞠目神凝。
柳惔沉默半晌道:“我是不知兵,但之顏你既才略如此,為何不布兵與敵一戰?”
王揚看向柳惔:“你知道用兵的要義是什麽嗎?”
柳惔想了想說:“自然是整軍備武,秣馬厲兵......”
王揚搖頭:
“你說的這是用兵之前的事。理想狀態下,操訓士卒,講習戰陣,強弓勁弩,甲固刀鋒,選練天下精兵,得不世勁旅,以此而征,十全必克,此古今為將者所同望也。
然事常有不諧,韓信破魏,麾下精兵多詣滎陽以距楚,自將餘者數萬伐趙,故生‘驅市人而戰’之言;陳豨劫略趙、代,高祖以羽檄征天下兵,未有至者,唯邯鄲有兵,遂有‘豎子能為將乎’之問。
正因戰備甲兵,不能每如人意,故需將領逞才。用兵之前,整軍飭武,必固本篤行,不能取巧。然用兵之中,需極盡取巧之能事!有巧要搶巧,巧不可失;無巧要生巧,巧在人為。
川壑險阻,可張弓矢;高坡臨下,宜縱飛騎;此占地利之巧。霧靄迷蒙,可隱軍馬;乘風凜冽,宜縱火攻;此占天時之巧。敵驕我怯,可設詐降;卒怒將疑,宜激內變;此占人心之巧。兵法十分,五分皆取巧之道!
今敵設伏於虎頭路口,已占盡巧利,灘頭不能急登兵,陸路又與汶陽郡區隔相背;除非早早搶在敵伏之前,派兵登岸,先駐高地。雖孤軍無援,但也可一戰。敵見我軍有備,也許會退,也許多聚兵卒圍攻。並且聲言是你犯界在先。勝負先不論,此乃漢界之外,荊州司馬護送使團的州兵都隻能送到界山為止,你身為汶陽太守,沒有上命便妄自興兵越界,擅啟邊釁,到時蠻禍之發,歸於你一身,你如何交待?”
封一陵在一旁聽得暗暗心驚,柳惔神色幾變,目光微垂,幾番權衡之後,抬眼看向王揚:
“我不明白,你既知有伏兵,為什麽不上告刺史府?即便你不願告知巴東王,也可以知會永寧太守,從永寧郡調兵走陸路到虎頭,最是便宜......好吧,或許你有你的理由,我答應過不問,可以。但茲事體大,又涉百餘人生死,已非一郡所能周全,既然你我現在都沒有善策,那便必須尋求外助!”
王揚聽音辨色,知柳惔意堅,便頹然歎了口氣:
“我之前說過,讓你隻相信我一個人.......”
柳惔馬上說:“當然,所以我並沒有上報,隻是現在事情已非我們——”
王揚凝視著柳惔,緩緩道:
“還有一句話我沒說,其實我,也隻相信你一個人。
荊州雖大,唯君可托矣。”
柳惔驀地僵住,心中猛然一震。
望著王揚的眼睛,仿佛第一次真正看清那眼底藏著的,竟是如此沉重的孤獨與信任。他忽然覺得有些愧疚,覺得自己執意要求外援的行為,辜負了王揚那沉甸甸的真心與托付。
所謂君子可欺之以方,指的就是這種情況了。
柳惔當即整衣肅容,對著王揚一揖:
“惔一時思慮不周,幾負君托,慚愧之至!”
王揚急忙答禮:
“柳兄!你我之間,何須說這些?”
柳惔愧甚:“你以赤誠相待,我卻險些因迂闊害事。之顏,抱歉,是我莽撞了......”
王揚“甚愧”:“柳兄快莫如此!如今敵暗我明,能得柳兄肝膽相照,實乃我之萬幸。”
“之顏,我知你這麽做必有緣故,隻是......隻是之顏你文武雙全,學通古今,論才具,論智謀,都勝我數倍!一定能有兩全其美的辦法!”
我又不是“戴高樂”(一戴高帽就樂)......
“沒有。”王揚直接道。
柳惔堅持:“一定有!”
王揚無語:“真沒有!”
柳惔抓住王揚的手腕,眼中閃著執拗的光:“再想一想......”
王揚是有辦法,不過阿叔那一路是敵是友還分不清,為此冒險,殊為不智。
“柳兄,之前我們已經討論得很明白了。所謂‘絕地無留’,虎頭乃絕地,戰必不利,沒有別的辦法可以想。”
柳惔緩緩鬆開王揚手腕,沉聲道:
“如果實在沒有辦法,那我便提前派兵登岸,就說是收到密報,有蠻人異動,我擔心使團安危,所以發兵護衛。朝廷怪罪下來,我一力承擔!”
王揚:......
“你就算派了兵,就一定能打贏?”
“總要一試!”
“兵者死生之事,不是拿來試的!”
“兵者禁暴救亂,護國而戰!我說的試便是戰!敵要伏我使團,此乃釁鼓而攻!我應桴而戰,有何不可?何況我已偵知其謀,是以有備算無備,如何不能一戰?!”
“你知道敵人是誰嗎?”
“南蠻。”
“南蠻哪一部?”
“哪一部有區別嗎?”
“如果不是南蠻呢?”
“怎麽可能?能把兵布到這個位置上,除了南蠻還有誰?”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不知彼,一勝一負;不知己,又不知彼,每戰必殆!你新禦汶陽,尚未到任,麾下能調動者多少,堪戰者有多少,器仗如何,甲胄如何,軍心如何你一概不知,可算知己?至於知彼就更談不上了。你連敵方是誰都不知道,貿然派兵,豈有勝算?便是勝了,你知道你這麽做,可能引發什麽結果嗎?”
“你知道敵方是誰,你告訴我!”
“就因為我知道,所以我不讓你這麽做!”
兩人你一句我一句,越說越快,互不相讓!封一陵站在一旁,目光在兩人之間來回遊移。看著兩人的模樣,喉結動了動,卻始終沒敢插話。
柳惔聲音提高,神色慷慨:“我受任汶陽,牧守一方,豈能坐視我朝欽命使團,遭人屠戮!!”
王揚直接伸出一根手指:“一句話,你到底救不救你弟了?”
柳惔本來氣勢如虹,被王揚突然一句救不救弟弟了,將他好不容易聚起的氣勢削去一半,小聲地說了句“救”,然後又和王揚繼續掰扯起來,隻是底氣遠沒有剛才那麽足了。
封一陵見兩人爭執不下,突然跨步上前,向柳惔抱拳道:“我有要事稟報二公子!”
柳惔一怔:“什麽事?”
封一陵不語。
柳惔反應過來,看向王揚道:“之顏,那......”
王揚無奈點點頭:“去吧去吧。”
柳惔和封一陵剛要出門,便聽王揚叫道:“等等!”
柳惔回頭,疑惑地看向王揚。
“你家那個酒釀紅豆羹不錯,再給我來一碗。再來一杯葡萄汁......葡萄漿。”
柳惔愕然又啞然。
王揚坦然且悠然。
兩人對視片刻,同時笑了起來。
......
柳惔剛才和王揚爭得口幹舌燥,接過茶便喝。
“封叔,到底是什麽事?”
“國公爺的信二公子還記得嗎?”
“當然,我也是按父親的意思辦的,要救阿深,自然是要倚仗王揚,隻是現在事有難決,不能貿然從他之計。”
“國公爺還有四個字沒寫在信上。讓我在二公子和王公子意見相左、爭執不下時,再告訴公子。”
“哪四個字?”
“唯揚是從。”
柳惔一口茶嗆了出來……
......
柳惔回到屋內,沉悶坐下,盯著王揚看,也不說話。
王揚斜倚在雕花窗欞旁,勺子輕攪紅羹,帶起縷縷甜香,悠悠道:“這羹做得不錯,讓我想起我以前吃過的一道小食,叫酒釀赤豆元宵......要不,你也來一碗?”
“就按你說的辦。”柳惔忽然開口。
王揚停勺:“你說的羹還是......”
柳惔悻悻道:“羹就不聽你的了。我沒胃口。”
王揚一笑:“那我敬你一杯葡萄漿!”
柳惔看著王揚,無比認真:“我希望你能給我一個君子之諾。”
“諾什麽?”
“你要盡力為使團的人謀劃一條生路。”
王揚舀羹吃了兩勺,說道:“其實使團的生路,從來都不需要我謀劃。”
柳惔:???
“什麽意思?”
王揚看著紅豆在羹裏沉浮,抬起眼,目光穿過絲絲熱氣,與柳惔相接:
“他們本來就有生路,如果可以的話,我會為他們指出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