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70早死的炮灰(3)

字數:3794   加入書籤

A+A-


    元初緊接著就提出了要求:希望能盡快辦理入職手續。
    老袁表示:“沒問題。既然已經確定錄取,還是盡快入職的好。”
    於是,元初三人到人事科辦理了入職,還拿到了遷戶口和糧油關係的證明。
    出了動力機廠的大門,元初直奔派出所。她隨身背的挎包裏就裝著戶口本和糧油供應證呢。先去派出所,再去糧管所,她規劃的明明白白。
    要說她為什麽會隨身攜帶戶口本和糧油證,這就要從元初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天開始說起。
    那天,張雲跟她和鄭元敏說:“我已經想辦法幫你們拖了點時間,你們抓緊時間找工作,要是找不到,就隻能下鄉了。”
    這句話,張雲也對委托人說過。委托人心慌意亂,每天無頭蒼蠅一樣在外麵奔波,希望能找到一份工作,回到家還要做家務,洗衣服、做飯。
    可是她的姐姐鄭元敏卻是不慌不忙,淡定得很。
    原主還很崇拜姐姐的心理素質來著。但其實,是因為鄭元敏心裏有底,張雲早就跟她說過,會把工作轉給她。但是這事是瞞著委托人進行的。她怕委托人鬧起來攪得家宅不寧。
    委托人不知道,元初知道啊。她當即就對張雲說:“媽,你整天這麽裝,不累嗎?我聽到你和爸說了,會把你的工作轉給二姐,真正麵臨找不到工作就下鄉這個危機的,就隻有我而已。”
    張雲一愣,她沒想到這事會被老三聽了去。
    沒等她回應,元初又說道:“我一直很好奇一件事,我到底是不是你親生的,還是你撿來的?要不然,五個孩子,怎麽唯獨你就不肯疼我呢?好事想不到我,該幹活了,你保準第一個想起我來。我從小五六歲上就開始做家務,你再看看我哥、我姐,還有弟弟妹妹,誰幹了?
    我這麽努力的討好你、孝敬你,遇到事了,你首先想的還是二姐,你是真的一點都沒為我打算過。哪怕你稍微幫我想想辦法呢,我也不會說什麽。可是沒有,你打算讓我自生自滅呢。說真的,我寧願我是你撿來的,不是親生的,你不疼我也就情有可原了。”
    張雲:“……”
    元初又說道:“算了,這麽多年,我的心早涼透了。我是你親生的也好,撿來的也罷,就這樣吧。反正你們也把我養大了,還讓我上了學,也勉強算是盡到了做父母的責任。隻是凡事就講究個公平二字,我在這個家裏沒感受到公平。
    接下來家裏的事我就不幹了,我得忙著找工作。還有,戶口本和糧油證給我,我怕你們背著我去給我報名下鄉。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我也不知道你為什麽這麽不待見我,萬一今天聽了我這些話,你一時氣憤,連找工作的時間都不給我留,直接去給我報名了,那我上哪兒哭去?”
    張雲一開始還有一點點心虛、一點點愧疚,聽到最後,隻剩下了氣憤。
    她吼道:“鄭元初,我是你媽!我就算不疼你,也不會故意害你!家裏孩子那麽多,我不可能每個都照顧到。”
    元初無所謂道:“你說什麽就是什麽吧。家裏孩子確實不少,別的你都照顧到了,唯獨我,你沒照顧到。因為你根本就沒想照顧。你說什麽都行,反正戶口本和糧油證必須給我。不然我就去舉報鄭元敏逃避下鄉,而你就是幫凶。
    到時候,你想轉工作給她都不行了呢。或者,你哪怕把工作轉給了她,她也還是得下鄉,還會被發配到艱苦的地方去。最後你弄個雞飛蛋打,工作沒了,你心愛的二閨女也不能留在你身邊。”
    “你敢!”
    “你看我敢不敢!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現在,我才是無所畏懼的那個。俗話說,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更別說是你們了。以前我想著,都是一家人,不要計較那麽多,但是,我把你們當一家人,你們沒把我當一家人啊。”
    原著裏,委托人下鄉,家裏什麽都沒給她準備,下了鄉以後也沒給她寄東西。理由很多,老大鄭元亮要結婚了,鄭元敏接班後工資變少了,鄭元敏要嫁人了,老大生孩子了,老四老五要上學……
    其實,說到底,真正的理由隻有一個,這個家沒人愛她,僅此而已。
    鄭元敏說她:“你怎麽跟咱媽說話呢?”
    元初直接讓她閉嘴,“便宜都讓你占了,你當然好說話。有本事你別要咱媽的工作,讓她把工作轉給我,你讓我怎麽說我就怎麽說。”
    鄭元敏瞬間就不說話了,讓工作是不可能的。
    看張雲不動,元初敲了敲桌子,說道:“你真以為我不敢去舉報嗎?”
    張雲說:“舉報對你有什麽好處?”
    元初笑了一聲,說道:“也沒什麽壞處。不舉報對我也沒什麽好處。”
    張雲盯著她看了幾秒,起身把戶口本和糧油證給她拿了出來,警告道:“你不要亂來,別想著給你姐報名。如果你報了,我也會去舉報的。”
    元初笑道:“放心,我沒你們那麽齷齪不要臉。我隻是防著你們而已。”
    張雲氣得滿臉通紅。
    那天出門以後,元初把張雲和鄭鐵軍平時的偏心行為宣揚了一個遍。家裏五個孩子,她吃穿最差,幹的最多,承受的不良情緒最多,同時也把張雲打算把工作轉給鄭元敏的事對外說了。
    她是真沒打算給鄭元敏報名。
    說到底,上山下鄉是國家政策,她沒工作該下鄉,這都是政策決定的,唯一讓她心有不平的,就是父母的偏心,對她沒有絲毫照顧。哪怕後來能運作一下讓她回城,他們也沒有任何行動,對於張雲和鄭鐵軍來說,大概二女兒在婆家的地位比三女兒的命更重要吧。
    從那以後,元初每天早出晚歸,再也沒做過飯,沒洗過衣服,沒打掃過衛生。
    出來以後,她就滿城溜達,了解城市風貌。至於找工作的事,她早就錨定了動力機廠的這個蘿卜崗,倒是沒什麽緊迫性。
    鄭家少了個好用的小保姆,矛盾一下子就增多了。
    以前都是些甩手大爺,現在多多少少都要幹點活,每個人都怨聲載道、牢騷滿腹。
    原劇情裏,委托人下鄉的同時,張雲把工作轉給了鄭元敏,她回家頂替原主,成了新任的小保姆,這個矛盾就沒怎麽顯出來。
    現在嘛,張雲還想拖幾天再轉工作,畢竟她上班工資高,鄭元敏一旦接班,工資就得從最低級開始拿,她能多幹幾天就多幹幾天。
    家裏的三個閑人,鄭元敏、鄭元方和鄭元圓,沒有一個有幹活意識的,都想著偷懶,想著玩,可不就有矛盾了嗎?
    不過也不是什麽大事,等鄭元敏接了班就好了。
    元初去派出所辦完了戶口遷移,把戶口從鄭家所在的海市第三棉紡廠轉到了動力機廠,又去糧管所完成了糧油關係轉移。
    自此,元初徹底和鄭家分割開來,獨自立戶了。
    辦完了事,元初又去街道辦,把自己早就看好的房子租了下來,然後才不緊不慢地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