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被知青“遺忘”的未婚妻(3)

字數:3780   加入書籤

A+A-


    回家以後,元初把蜂蜜收好,直接泡了一杯給馮振興。
    馮振興擺手:“我不喝這玩意,甜不唆的,你自己喝吧,你不是要美容養顏嗎?”
    “我就那麽一說,我這顏還用美嗎?我已經夠美的了!這就是給你摘的,喝了對身體好,快喝。”
    馮振興瞥了她一眼,“謙虛點,低調點。”
    “我不。我已經夠謙虛的了。”
    委托人本人就是這麽個好玩的性子,當初顧長風接近她,她完全不覺得有什麽問題,她覺得自己那麽好看,又那麽厲害,顧長風喜歡她是很自然的事情。
    她和男主談對象的時候很開心,被人分手了也沒有太難過,並且很快就恢複了,統統都是因為她很自信。
    元初的性格,隻會比她更自信。
    所以馮振興覺得自己閨女越發的臉皮厚了。
    他接過杯子,一口悶了,“味不錯嘿,還挺好喝。”
    “好喝你就喝吧。但你可千萬不要一個人上山去摘啊。你今天沒有被蜜蜂蟄,應該是因為有貌美如花的我在旁邊震懾,所以蜜蜂放過你了,要是你一個人上山,可沒這麽好的運氣。”
    馮振興嘲笑她:“你不能在家裏替我震懾一下嗎?”
    元初:“蜜蜂也沒有千裏眼啊,離遠了它們看不見我的美貌。”
    馮振興:“……”
    你離得近了蜜蜂也看不見你,你在筐底下待著呢!
    他懶得理這臭屁孩子,拿著杯子進了廚房,先把杯子洗了一下,又開始準備午飯。
    元初在院子裏處理采來的藥材。
    他們爺倆院子挺大,有一部分開出來種了菜,另一部分擺放著木架子、笸籮,用來晾曬草藥。
    別人一進門就知道這是個大夫家。
    別看委托人隻參加了一期赤腳醫生培訓,但是她天賦不錯,自己又勤奮刻苦,《赤腳醫生手冊》基本上能倒背如流,她還根據上麵介紹的知識,跑到縣裏的新華書店買了拓展性書籍,自己在家裏鑽研,抽空就去公社衛生院找老大夫請教,水平是挺不錯的。
    元初在快穿局接受培訓的時候學過醫術,現在要做的就是和這個世界的醫術融匯貫通一下,然後再查缺補漏,不斷精進自己。
    她整理完草藥,馮振興剛好做完午飯,烙餅配芹菜炒雞蛋。
    家裏也養著雞和豬。
    馮家莊這邊鼓勵社員搞副業,對養雞沒有限製,雞蛋是不缺的。
    至於豬,那是任務豬,家家戶戶都得養一頭,到年底賣給食品站,不養不行,養不到120斤也不行,是要在年底的社員大會上挨批評的。
    馮振興給元初夾了一筷子雞蛋,說道:“下午我去公社買點肉回來,晚上包點豬肉薺菜餃子,留點餡明天早上還能做碗餛飩吃。”
    元初邊吃邊點頭,問他:“你什麽時候去縣裏啊,我也想去逛逛。”
    “5號。我去武裝部領津貼,你跟我一起去,正好領了錢去買東西。”
    “買點布料,咱們做新衣服。”
    “我不做,年年做,我衣服都穿不完。你自己做吧。成品衣服看著好看的也可以買。”
    “嗯。”
    吃完飯,元初就去了衛生室。她先去問了問會計,“華子叔,上午有人找我嗎?”
    “沒有。一個都沒有。踏實采你的藥,真要有急事,就上山去找你了。你們爺倆那采藥路線我們都清楚。”
    元初嘿嘿笑,“那倒是。”
    馮振華問她:“今天有什麽收獲呀?”
    “就是那幾種常見藥,咱們這兒又不像人家東北那邊,有人參靈芝什麽的,我能采點丹參就很高興了。”
    她掃視了一下辦公室,問她:“其他的叔叔大爺和姑姑們呢?”
    馮家莊大隊,顧名思義,姓馮的人居多,往上追溯一下,都是同一個祖先。
    “都出去了。你振中大爺下地幹活去了,別看他是大隊長,也得以身作則。你振國叔去公社開會了,他是支書,要經常學習,黨性不能丟。你振英姑姑去縣裏開婦女大會了,還有你振軍叔,也去地裏幹活了。”
    “哦,我還想跟你們說點事呢。等他們都回來再說吧。”
    “你想說啥啊?你先跟我說說,等他們回來了,我轉告他們。”
    “我想說說種草藥的事啊。這兩年我一直在考察,雖說咱們這兒的野生草藥不太值錢,但其實吧,也不便宜。牌價上寫的,地黃一斤8毛,當歸一斤一塊錢,別的也都是差不多的價格。
    咱們山上有野生的,但是不太多,如果大家都去采,那可能就該給采完了。所以呢,我想著咱們種一點,就在山上種,種出來以後炮製好了拿去賣,也是個收益。你覺得呢?”
    馮家莊人對委托人還是不錯的。因為她是撿來的孤女,平時對她都多有照顧。元初閑著也是閑著,願意為大家做點事。
    “咱們沒種過這東西,怎麽種呢?誰來給咱指導啊?”
    “我啊!我這兩年刻苦鑽研,很有心得。你要是覺得我不能服眾,就找公社、找縣裏的技術員,咱們想要幹一件事,想要為國家的醫藥事業做貢獻,讓老百姓都能吃得起藥,公社和縣裏給點幫助不過分吧?他們應該幫!”
    馮振華想了想,覺得有道理。“這樣,等你振中大爺和振國叔他們回來,我先跟他們說說,要是他們同意,我們就先去公社和縣裏問一問,要是能要來人幫忙,就不折騰你了。你別以為指導大家種地是個簡單的事,大家夥平時都還算好說話,真到了幹事的時候,那嘴巴都毒著呢,不是那麽好管理的。”
    “我知道。我看過大家評工分,都敢說話著呢。”
    馮家莊大隊又分成了七個小隊,評工分這事是以小隊為單位進行的。每個人一天拿多少工分,是大家夥評出來的,記分員就真的隻是“記”而已,一點實際權力都沒有。
    評工分的時候,個人主動站起來說自己應該拿多少工分,別人再七嘴八舌的議論一下,最後投票決定這個人拿多少工分。
    委托人曾經圍觀過一場,有個人說自己該是一等勞力,該拿10個工分,結果立刻就有人站出來說他隻能拿8個,還有人說他最多拿9個,又把他幹的活點評了一番,最後這個人就隻評了8個工分。
    不同的職位確定了工分上限的區別。比如,跟車運輸的,最多就隻能拿8個工分,扛麻袋幹重體力活的,上限就是10個工分。
    這就是這個時代特有的民主。哪怕大家平時關係都不錯,到了這種時候也是不講情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