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惡女文學裏的炮灰女兒(27)
字數:3623 加入書籤
金顧言直接炮轟他:“承認自己不是種地的那塊料有那麽難嗎?”
“我怎麽就不是種地的那塊料了?我都快把種地研究透了。”
張路陽給丈夫幫腔:“老周,你去我們家的時候看到我種的那些菜了嗎?我跟你講,我就隨便弄點土,往裏撒點種子,長得這叫一個好。我那點韭菜,冬天都割好幾茬了。初初都吃了好幾頓韭菜蝦仁的餃子了。”
周瀚海的臉頓時就皺成了苦瓜。
人家老張就是在外麵撿了一些破木板,讓老金給她釘成大木箱子,然後挖點土放進去,她那個種法,濕度不對、營養不對、埋種深度也不對,但就是長得好。
他一去,就能感受到那屋子裏旺盛的生機,看著就賞心悅目,簡直讓他嫉妒的麵目全非。
她就那麽幾個木箱子,大冬天竟然種出了黃瓜和西紅柿,還有韭菜、生菜、小白菜,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元初建議他:“不然就別種菜了吧,多養幾隻雞,母雞下蛋,公雞吃肉。”
周瀚海的臉色更苦了。
小吳和小肖都有點同情周教授了,這可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周教授是不想養嗎?他是養不活呀!
本來今年就養了幾波,每一批都是來的時候好好的,兩天都活不過。元初小朋友每周都來一兩次,愣是沒見過周教授養的雞,你就說它們能活多久吧?
周瀚海抿了抿嘴,“開春再說吧。什麽都要等到春天再說。我覺得大概是我今年開始種菜的時間不對,我開始種的時候已經是秋天了。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春天,才是萬物複蘇的種植季!”
大家:“……”
行吧,你高興就好。
元初在他這裏玩了一下午,金如蘋和陳崇輝在金家耗了一下午,倆人一起看書,一起聊天,一起做家務,熱戀和老夫老妻模式相結合,氣氛溫暖而融洽。
從這以後,他更是成了金家的常客。
春節之前兩天,陳崇輝向金如蘋求婚,金如蘋沒有猶豫,直接答應了。
現在正值敏感時期,婚禮都是一切從簡的,去領個結婚證,親近的人聚在一起吃頓飯,買一包喜糖發一發,就可以了。
陳崇輝到處尋摸著想給金如蘋買個金戒指,最終也沒有買到。去年,普通人家裏的黃金基本上都被抄走了,除非藏的特別好,否則真的一丁點留不下。有位仁兄的金牙都被抄了,隻是一顆包金牙而已。
沒辦法,陳崇輝隻好親自動手,給金如蘋做了個鋁的,還在上麵刻了個“金”字。金如蘋的金,不是金子的金。
他跟金如蘋說:“等以後,我一定給你買真金的。”
金如蘋笑得很開心,她自小什麽都不缺,對名貴首飾並無執念,之前周家被抄的時候,她留在那裏的一些首飾也被抄走了,她也並不在意。
現在,看到這個鋁的也很開心,“不管什麽材質都好,你的心意我收到了。”
金顧言和周瀚海按照老派做法,給他們準備了婚書,是來自長輩的祝福。
婚後,倆人住到了陳崇輝準備的一個小院子。
自從和金如蘋確定戀愛關係,他就開始四處尋摸了。好不容易才找到一處合適的。
以前他單身,住的是廠裏的職工宿舍,雖然工程師工資挺高的,待遇挺好的,但是單身漢沒有分住房的資格。最好也隻能住個迷你小單間宿舍。
現在開始申請的話,且得排隊等著。畢竟他工作的年限並不是很長,而現在的職工住房實在是太緊張了。雙職工一家六七口擠在兩間小房裏的多的是。
而且現在的職工住房以筒子樓為主,廁所和廚房都是公用的,走廊又長又暗,廁所挨著樓梯,上樓的時候就能聞到一股廁所味。
陳崇輝不想讓金如蘋跟著他過這樣的生活。人家從小到大住的好、穿得好、吃的好,沒道理跟他結婚了以後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如果是那樣的話,幹嘛跟他結婚呢?
如蘋倒是提過結婚後住到金家,陳崇輝對此是沒有意見的,娶妻還是入贅,都可以。但是,那隻是個備選方案,他自己還是要找個房子預備著,可以不用,不能沒有。
金如蘋工作的外交部,住房也同樣緊張,而且她工作時間更短,一時半會也分不到。
她自己沒考慮過找房子的事,對她來說,沒有自己的房子住到娘家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但是金顧言和張路陽替她想到了。他們倆帶著元初看過一處房子,是金顧言的老友的,他的老友“失蹤”了,其實是一看形勢不對,偷偷跑路了,把房子委托給了金顧言,房契都給他了。
房子裏的東西都被抄走了。其實也就是點家具什麽的,真正值錢的主人都帶走了。
好在房子沒有被占,金顧言保住了。現在可以給金如蘋和陳崇輝暫住。
金顧言跟元初說:“你媽媽要是跟你陳叔叔結了婚,就讓他們先住到這兒來,現在房子不好找,也不知道你陳叔叔能不能找得到。要是找不到,他們就先在這兒住著,慢慢等著分房也行,找合適的房子買也行。就不用著急了。”
元初問他:“陳叔叔住到咱們家不行嗎?”
金顧言說:“不行。我們不願意和已婚小夫妻同住。”
年輕小夫妻,尤其是新婚小夫妻,需要獨立空間,都是過來人,他和老張都懂!
“為什麽呀?我都和已婚夫妻同住的。您和奶奶是已婚老夫妻,以前爸爸和媽媽是已婚小夫妻,他們後來離婚了,媽媽再婚,那就是新的已婚小夫妻,我可以和他們一起住。”
“因為你是個小朋友,必須和大人一起住。不管大人是已婚還是單身,你都得和大人一起住。等以後你長大了,找到了男朋友,說不定你就不願意跟我們一起住了。”
“那我就不要男朋友了。”
金顧言哈哈大笑,“等你長大了再說吧。現在說這個為時尚早。”
張路陽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間,就好像你自己有單獨的一間房一樣。但是這個呢,也受現實條件製約。咱們家是因為有地方住,所以才能分開住。有的人家受現實條件約束,祖孫三四代擠在一起的多的是。還有住大雜院的人,好幾戶人家、老的少的都擠在一起,那不還是得住嗎?
以前打仗的時候,我和你爺爺也過過顛沛流離的生活,曾經和別人擠到一起住過,也能住。人呐,要能享得了福,也要能吃得了苦。任何情況下都要保持好心態,好好活著,等著逆境過去,順境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