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二號男主的妻子(6)

字數:3463   加入書籤

A+A-


    崔世俊決定要給陳清允一點顏色看看,他暫時奈何不了謝家,收拾一個陳家還是手到擒來的。
    想要收拾陳清允的還不止一個崔世俊。
    樂善伯府也要收拾她。
    別看樂善伯府有爵位在身,聽著好像很風光似的,但是在崔謝這樣的世家門閥眼裏,什麽都算不上。
    崔世俊睡了樂善伯的大兒媳,樂善伯府上上下下屁都不敢放一個,樂善伯在家裏走來走去,嚇得要死,生怕崔家和謝家都來找他算賬。
    是他的兒媳婦介入了崔謝兩家的聯姻,破壞了人家的感情,還踩了謝三小姐的顏麵,崔謝兩家拿他當出氣簡直太正常不過了。
    他心裏也恨崔世俊,但是,他惹不起崔家,隻能拿陳清允出氣了。
    作為這次事件裏最軟的那個柿子,陳清允是誰都可以捏一捏的存在。
    樂善伯恨得咬牙切齒,男人三妻四妾再正常不過,子敬要娶平妻,作為原配,陳清允不高興、不同意也正常,但是她表麵上同意了,甚至很積極的支持,轉頭卻紅杏出牆,她可真是好樣的。
    要是世上的女子都像她這麽做,那還有什麽倫理綱常可言?男人要是納妾,婦人就要出軌,那不就亂套了嗎?
    還是說,陳清允覺得男人不能納妾?所謂平妻,本質上還是妾,隻是說起來好聽一點而已。
    樂善伯並不是太蠢,兒子剛娶完平妻就纏綿病榻,他其實也懷疑過是被人動了手腳,但是他請了太醫來給鄒子敬看過,沒看出什麽來,這才放下疑惑。
    現在這事一出,樂善伯心裏的疑惑又冒了出來,他決定再請太醫來給兒子看看。
    心裏打定主意,樂善伯和鄒子敬很快做出了行動,給陳清允寫了一封休書,上麵清清楚楚的寫明,陳清允犯了七出之條的第二條,淫佚;同時犯了七出之條的第六條,妒忌,這兩者是亂族亂家之舉。
    休書要送給本人,同時到官府備案,解除婚姻關係。
    陳清允和崔大的事情人盡皆知,官府也沒有說什麽,痛痛快快的給辦完了。
    至於陳清允本人,事情發生之後,她一直躲在酒樓裏,連門都沒敢出。
    她也不知道事情怎麽就走到了這一步,她是打算勾搭崔世俊,但並不打算在自己的酒樓裏成好事。她絕不會選這個地點。
    她要先給鄒子敬四處求醫問藥,做足賢婦的姿態,同時和崔世俊談天說地,爭取崔世俊的好感,找機會發生關係,懷上孩子,然後把孩子安到鄒子敬頭上。
    她要勾搭崔世俊,又不能引起崔世俊的輕視和反感,還要得到他的喜愛和憐惜,這些都是需要周密計劃和安排的,怎麽就在今天發生了呢?
    她從來沒想過嫁給崔大,她知道她和他絕無可能,她隻是想找他借個種,以後,就算這個孩子不能光明正大的認祖歸宗,他也能從親生父親那裏得到一些資源,再加上背靠樂善伯府,未來肯定差不了。
    她想過很多,策劃了很多,唯獨沒有想過今天這個局麵。
    陳清允明白,她完了。發生了這樣的事,樂善伯府會休了她,娘家不會再認她,陳家不止她這一個孩子,她還有弟弟妹妹,陳家絕不會讓她一個人壞了陳家子女的名聲。
    父親讓她帶著大筆嫁妝嫁到樂善伯府,就是想要通過這場婚姻給陳家謀好處,他們不缺錢,缺的是身份和地位,樂善伯府是他們家能攀上的地位最高的人家了。他們舍一些財富,為陳家謀一個長遠的未來。
    現在,事情全都被她搞砸了。
    陳清允心如死灰。
    她縮在酒樓的房間裏,不動,也不說話。掌櫃的求她振作,丫鬟求她想想辦法,陳清允都毫無反應。
    她怎麽振作?她又有什麽辦法可想?
    如果崔世俊對她情根深種,應該能保她一二,鄒家和陳家應該不會冒著得罪崔世俊的風險對她趕盡殺絕。
    但是現在的問題是,崔世俊隻是跟她相談甚歡,並沒有太深厚的情誼,怎麽可能冒著徹底得罪謝家的風險來保她?
    說不定他會懷疑是她在算計他,因此而恨上她呢!
    到底是怎麽回事?是誰在算計她?
    陳清允心裏隱隱有個猜測,她覺得或許是謝三小姐在算計她,但是想了想又覺得可能性不大。她現在和崔世俊還算清白,謝三小姐沒理由算計她,沒理由把她和崔世俊湊一堆啊!
    出了這樣的事,出醜的固然是她和崔世俊,但是謝三小姐也得不到什麽好處。沒好處的事,誰會幹呢?
    再說了,酒樓是她的,人也都是她的。她出了事,這些人都會受牽連,沒人會這麽做的。
    陳清允就這樣排除了正確答案,繼續縮在那裏。
    沒過多久,樂善伯府就大張旗鼓的來給她送休書了,來人站在酒樓門口,明明白白的告訴世人,因為陳清允犯了七出之條,樂善伯府不得不休了她,已經在衙門報備,從此以後,陳清允和樂善伯府就沒什麽關係了。
    與此同時,樂善伯府還派人去了陳清允的老家。
    陳家的根基不在京城,陳父陳母和陳清允的弟弟妹妹們都在老家生活。
    陳清允被休的消息傳過去還需要點時間。
    但是,對陳家生意的打壓很快就開始了。
    因為謝端派人快馬加鞭給謝家人送了信,將事情的經過原原本本的說了一遍,謝三受了委屈,她的叔父們、姑姑們、堂兄弟表兄弟們,必須得管。
    世家之所以是世家,就是因為他們的根基深厚,勢力盤根錯節。
    謝端有四個親兄弟,都是一方大吏,全國一共四十多個州,謝端的弟弟們當了三個州的刺史,還有一個弟弟固守老家,為謝家培養人才。
    謝元初的堂兄弟、表兄弟們已經進入官場的也有好幾個。
    謝元初的大哥謝宸嶼年紀輕輕已經是順陽郡守,兼征西將軍,屬於是軍政一把抓了。
    收到消息,大家紛紛開始行動,不但打壓陳家的生意,還開始打壓崔家的勢力。這件事情,陳清允固然有錯,但本質上,還是崔大的問題。欺負謝三,崔大是活得不耐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