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二號男主的妻子(8)

字數:3457   加入書籤

A+A-


    等到大臣們吵吵完,皇帝陛下發話了,批評崔博治家不嚴,批評崔世俊德行有虧,讓父子倆都放下工作閉門思過,崔博罰俸半年,崔世俊罰俸一年。
    這個懲罰看似不重,但是也不輕。對於崔博來說,可能不是什麽大事,對於崔世俊來說,影響就挺嚴重的。他才剛入官場,就被皇帝點名懲罰,這可不是個好兆頭。而且,究竟要閉門思過多久,皇帝根本就沒說。
    至於樂善伯這邊,皇帝倒是沒批評他,某種程度上,他把樂善伯當成是受害者了。但是,一點不罰也不行,出事的時候,陳清允還是樂善伯府的人,該罰還是得罰,所以,皇帝抄了陳清允的嫁妝,將這筆錢充入慈幼局,這個地方算是官辦養老院和孤兒院的綜合體。
    這個皇帝覺得不重的懲罰差點要了樂善伯的老命。算計來算計去,最終都是一場空,隻留給他一個聲名狼藉,一個病殃殃的兒子。
    樂善伯跪地謝恩,趴在那兒久久無法起身。
    宰相陸衍對樂善伯頗為“同情”,錢沒了,名譽沒了,兒子也快要沒了。
    下朝之後,陸衍對樂善伯說:“本相知道有位名醫,姓姚,他的醫術高超,連太醫們都望塵莫及,不妨請他給令公子看一看。”
    樂善伯哀歎不已,“姚神醫大名,就連我也曾聽說。隻是他老人家四海雲遊,居無定所,根本找不到啊!”
    陸衍笑道:“這件事,本相倒是可以相助一二。本相有位好友,和姚神醫素有交情,或許可以聯係上他。伯爺且回去等一等,待本相休書一封詢問一下,不出十日,當有消息。”
    “多謝相爺相助。某感激不盡。”
    陸衍微微點頭,沒再言語,直接走了。回家換了身衣服,用過早飯,陸衍就去書房給自己的好友寫信。
    實際上,他是謝元初的三叔謝竫的好友,跟著謝竫遵謝端為兄長。
    他那位和神醫交好的朋友,當然就是謝竫。
    陸衍和謝竫都是聲名在外的,隻是陸衍出仕了,而謝竫一直在謝家大本營待著,他本人不愛做官,不管是誰推薦他,甚至是皇帝邀請他,他都不肯出仕,是一位寄情於山水的隱士高人。
    他也沒在謝家祖宅住,而是在祖宅旁邊的東山建了房屋,在那裏教書育人、會客待友。
    謝竫的學生不光是謝家子弟,還有一些親朋好友會將自家孩子送過來跟著他學習,這其中也包括崔家子弟和陸家子弟。
    接到兄長寫來的信之後,崔家子弟都被他打發走了。
    謝家的眾多下一輩之中,謝竫最疼謝三。他自己也是謝三,謝元初算是繼承了他的位置了。
    崔世俊敢下謝三的麵子,他自然就無需給崔家人留麵子。
    謝竫表現的如此明顯,在他這兒讀書學習的其他世家子弟自然也該衡量衡量。
    他還提筆給元初寫了一封信,詢問她有沒有空回老家來陪陪他,謝竫可憐巴巴,把自己描述成了一個孤寡老人,孩子們都外出了,兄弟姐妹也都不在身邊,家裏就剩了他自己,讓元初有空的話務必回來看他。
    謝竫想著,換個環境換個心情。而且,他這兒一堆世家子弟,還不是任由謝三挑選!想要哪個就要哪個!
    陸衍給謝竫寫信,讓他把神醫送到京城來。
    他心裏基本上確定,鄒子敬就是被陳清允下藥了。
    哪怕太醫沒查出什麽來,他心裏也基本上篤定這一點。
    這世上哪有那麽多的巧合?大部分的巧合都是人為。
    陳家作為商人,走南闖北的,能拿到一些奇藥秘方也算正常,太醫查不出來,說不定姚神醫能查出來。要是能斷定是陳清允給鄒子敬下了藥,那陳清允就犯了殺人罪,而且還是殺夫、殺丈夫的救命恩人。這可是罪大惡極的事,該被處以絞刑。
    陸衍這個人,思想是有點不隨大流的。他並不是真的同情樂善伯。
    在他看來,鄒子敬要娶平妻,對陳清允來說確實不公平,正常人都是一夫一妻多妾,你搞個一夫多妻出來,還是兩妻並嫡,這個做法本身就不入流,士大夫基本上不會這麽幹,陳清允不樂意,這很正常。她給自己再找一個夫,他其實也覺得可以理解。
    陸衍覺得,陳清允真正錯的不是找情郎,而是殺人。當然了,找情郎找到崔大,那也是錯的。崔大是有主的。他跟謝三的婚約受律法保護。
    昨天夜裏,謝端就跟他說,他要收拾一下崔大,同時也要收拾一下陳家。這件事情崔陳都有責任,他哪個都不打算放過。
    所以,陸衍決定幫他的大侄女謝三出一點力。
    謝端說了,他的寶貝女兒委屈壞了,委屈的在城裏都待不下去了,必須得去郊外散心。
    雖然他不信,謝三那孩子不是個為了情情愛愛會黯然神傷的人,但是,嗐,他可以假裝信了。
    陸衍寫好信,讓人立刻送了出去。
    然後,他又去了趟皇宮,提醒皇帝,批評完崔博父子,懲罰完樂善伯,別忘了陳清允啊。不得下旨斥責一下陳家,順便罰點錢抄抄家什麽的,把陳家的銀子用在老百姓身上啊?
    陳家也是野心太大了,又不願意多花點時間腳踏實地,想要走捷徑,通過把女兒嫁入高門的方式來改換門庭,這種行為變數太大了,這不,玩脫了吧!
    陳父正在焦頭爛額的應對因為陳清允被休而帶來的連鎖反應。
    陳家二女兒陳清蓮,原本已經跟郡守的小兒子訂了親,她走的是和陳清允一樣的路,嫁到官家,想辦法提拔陳家,結果陳清允的事一出,郡守那邊火速退婚了。陳家還不敢不答應。
    在書院讀書的三兒子和四兒子,都灰溜溜的回了家,受不了同窗的取笑和鄙夷。
    不光官府在卡他們的生意,就連之前的合作夥伴也紛紛終止合作,寧肯賠點違約金,也不敢再和陳家有來往了。
    陳父著實被這些事情打擊的不輕。
    就在這個時候,皇帝的聖旨來了,指責陳家家風不正、家教不嚴。
    沒抄家,罰了一大筆錢。
    皇帝和陸衍商量了一下,覺得抄家不是個好主意,容易引起其他商人的恐慌情緒,不利於社會發展。還是罰錢好了。誰都不能說皇帝做得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