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離婚(39)
字數:3481 加入書籤
富家女的爹,是一名村霸。
他的發家史,伴隨的是對集體資產的侵占、對村民利益的掠奪。村民們對他積怨已久,之前還有人舉報過,遭到了殘酷的打擊報複。
上輩子富家女能做出那麽喪心病狂的事,不得不說,和她的“家教”密切相關。
我們雖然在向文明社會邁進,但是依然有很多角落是被黑暗籠罩的,是陽光照不到的地方。
網絡的發展雖然給了普通人一定的話語權,但是,很少。真正的底層老百姓用不好這個工具。
現在,元初來幫他們一把。
她閑著沒事用係統的虛擬賬號在網上發言:“我被那位富家女的言論震驚到了,就去查了查她家祖宗三代,你們猜怎麽著?她爹和她爺爺,那才是真正的無惡不作呢。跟他們比起來,富家女這點三觀不正都不算什麽了。”
她把係統查到的,富家女的爹和她爺爺那一輩做過的壞事,一股腦發在了網上,同時交給了有關部門。這老登還私藏管製刀具和其他武器,抓起來夠他吃顆花生米的。
其實他還犯了些別的事,比如,強占有夫之婦,逼死了人家的丈夫,這位被強的女同誌也瘋了。
這種事,元初沒有公開,但是在給有關部門的材料裏寫了。
這些消息一放出來,立刻引發了關注,證據太確鑿了,根本沒有和稀泥的空間。
富家女的爹很快就被抓了起來,被判了死刑,被沒收了財產。他直接被定性為團夥,他助紂為虐的妻子、兒子以及其他的親朋,統統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審判。
這幫人快要恨死富家女了,要不是她在網上胡說八道,還上趕著去約會一個剛剛從收容所裏出來的人,他們根本就不會被這個神秘黑客注意到。
村裏人他們能對付得了,就算是“外來的和尚”,他們也能鬥一鬥。之前村裏人請過外麵的人來,試圖曝光他們,還不是被他們收拾了嗎?他們上麵有人。
但是這次,這個神秘黑客把事情搞得太大了。不光把他們的罪行曝光了,為了防止有人給他們提供庇護,還把他們上麵的人給揭發了。之前這些人幫他們做了不少事,一樁樁一件件都被揭露了出來,時間地點證據,都整的一清二楚,引起了很大的動蕩。他們上麵的人已經塌房了,根本沒時間來管他們!
而他們這個龐大的利益集團的垮塌,竟然是因為一個無腦女人在網上發表的幾句無腦言論,這可真是氣死人了!
所謂牆倒眾人推。
元初隻是發布一些冷冰冰的證據,在這個團夥被打垮之後,很多受害者站了出來,詳細講述了他們被欺壓、欺辱的經過,讓這個事情的熱度維持了很長時間。
收拾這夥人的同時,元初結合一個正在推進的案件,揭露了那幾個無良律師。
替罪犯辯護沒什麽問題,哪怕是殺人犯,也有資格聘請辯護律師。更別說,上輩子的富家女算是個“受害者”,她爹請律師給她討公道是可以理解的。
有問題的是,這幾個律師的辯護不是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之上,為了幫犯罪分子開脫,他們完全泯滅了良心,利用輿論、引導輿論,罔顧事實,將受害人往絕路上逼,這甚至都已經不是職業道德的問題了,這完全就是在犯罪。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元初和係統耗費時間,把他們之前做的案子都研究了一個遍,找出幾個問題比較嚴重、社會影響比較大的,比如,誘導證人、偽造證據等,然後開始在網絡上翻案。
有的網友罵她是在侵犯個人隱私,引導網暴,這一點,元初是堅決不承認的,她明明就是在行使公民監督權。
她很重視係統這個虛擬號的口碑和聲望,用這個號發出來的東西,沒有任何一點虛假成分,全都是她和係統實實在在查到的,是那些人真真正正做下的惡,揭露惡行,人人有責。
這幾個律師很快就被取消了執業資格。
接下來受到清算的是職業水軍,他們拿錢辦事,不辨是非、不分對錯,被他們傷害的人有不少。
元初把這些家夥的惡行也都發了出來。很多事情不是銷個號、道個歉就行的。
比如,情侶因為感情不和、性格不合鬧分手,男的不願意,給女孩潑硫酸,女孩家屬告了,男方買通水軍,造謠女孩出軌、濫交、腳踩多隻船,還是個撈女,導致女孩被毀容了還要遭受無數人的謾罵、指責,她被人寄畫圈、寄死老鼠,家門口被人潑油漆。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很多時候,要自證清白真的太難了,根本就做不到。最後,女孩自殺了。男方受到了大家的同情,還收獲了好幾個迷妹,上趕著要撫慰他被前女友傷害的心靈。
上哪兒說理去?
這是道個歉能解決的事嗎?
肯定不能。
這種情況,元初不光要揭露,還鼓勵受害者去告。
把這三個“主要矛盾”解決之後,元初並沒有著急對付那些煽風點火、落井下石的網友們。一來是因為這個群體數量太龐大了,二來是因為,他們對原主的傷害是次要的。
元初打算結合時事來收拾他們,慣會胡說八道的人根本就改不了,這輩子沒有了元初這件事,他們一定會在別的事情上造孽。到時候元初再來收拾他們。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總是關注這些事情,人的情緒真的會受影響,元初在查這些證據資料的過程中有時候會變得義憤填膺,有時候也會有種深深的無力感。
普通人的生活總是會有各種不易的。
她暫停一下,休息休息。
關注一點正麵的信息。
元初跟楊旻律師非常聊得來,離婚官司結束後,倆人成了朋友,時不時就會小聚一下。
楊律師除了完成日常工作之外,還義務給幾家公益機構當法務,有時候這些公益機構關注的領域出了什麽大事件,需要律師介入的時候,楊律師和她的幾位夥伴也會參與進來。
她們有一個理念,叫“以個案推動法律和政策完善”,這個在法律界已經有一些成功的案例。除了打官司,她們還會舉辦相關主題的研討會、媒體會,讓自己的理念和聲音被更多人聽到。
元初跟著她一起參與了幾次活動,也想在其中插一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