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離婚(41)

字數:4337   加入書籤

A+A-


    ***
    元初的同事們有很多是當媽的,不光帶娃很有一套,說起入學、擇校也很有心得。
    江若鴻連幼兒園都還沒上呢,她們已經開始跟元初探討孩子選哪所小學的問題了。甚至開始討論孩子的擇偶問題。
    她一個同事的女兒隻比江若鴻大兩歲,還在幼兒園大班,她跟元初說:“自從孩子開始上幼兒園,她就已經把京城的入學政策研究的透透的了。”
    元初問她:“你研究出的結論是什麽?我想抄個答案。”
    那位同事目光悠遠,“主抓成績,多線並舉。如果成績特別好,就自己一路往上考就行了。別的興趣特長也培養培養,看看能不能加分。實在不行,就出國上大學吧。”
    元初:“……”
    這不跟沒研究一樣嗎?
    主打一個車到山前必有路,沒路家長就現鋪唄。
    同事幽幽歎息,“所以我現在努力攢錢呢。孩子的未來,說到底還是要家長給她們打好底子。”
    元初:“……”
    同事又問她:“你對孩子有什麽期待嗎?”
    元初搖頭,“還沒開始想呢。就希望她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長大。還有,我覺得你說的有道理,做家長的還是要多攢點錢。以後就算孩子沒出息,我們留給她們的錢也足夠她們舒舒服服的過一輩子。”
    “那你希望她上哪個大學啊?”
    “這還用說嗎?如果我‘希望’能有用的話,那我當然希望她上頂尖的那幾所啦。但是這種事不太好說的。我想了想,上哪個大學還是次要的,我希望她多讀書,知事明理,內核穩定。讀書不見得是要找好工作,或者掙大錢,而是讓她自己成為一個有思想、有底氣的人。這就可以啦。”
    “你說得對,我也希望我女兒成為這樣的人。我跟你說,小孩子都可逗了。我女兒剛上幼兒園的時候跟我說幼兒園有多麽不好,天天都不想去,結果一到幼兒園門口,看到老師,立刻就飛奔過去抱住,說‘老師我好想你啊’。
    我第一次聽到的時候簡直驚呆了。我覺得這孩子怎麽這樣呢?怎麽這麽不誠實?後來我問她,喜不喜歡老師,她就支支吾吾的,說是喜歡,但老師有時候太嚴厲了,也有點怕。”
    元初哈哈大笑,“多可愛啊。小孩子有自己的生存智慧的。”
    同事又歎了口氣,說道:“有了孩子,就有操不完的心。尤其是有了女兒,更是想得多。我們小區有個男孩,跟她是同學。有一天我帶著她在外麵玩碰到了,就跟他一起玩了會。
    當時他媽媽說,他們要是以後小學、初中高中都一起上,那不就是青梅竹馬了嗎?我當時就想,不行不行。這孩子平時是他家保姆帶的,他父母缺席比較多,性格方麵可能會有點缺陷。
    別人可能是不經意的說了句話,我就得認真想一想,越想越多,想到最後我就想我閨女以後要嫁人,差點哭了。”
    說這話的時候,同事眼眶還有點紅。
    元初也沒法勸她,她這位同事就是個心思細膩敏感的人,會考慮很多問題,會提前做準備,雖然這準備不見得有用,但她就是會提前做。
    而且她真的是個性格很好、很大方、很樂於分享的人。為了養好自己的閨女,私下裏上了很多育兒課。同事們每周私下聚餐一次,分享自己最近的學習、生活心得,她都是很積極的那一個。
    元初養江若鴻,也不完全是放養的,雖然她能給她留下很多錢,足夠她花幾輩子的,但人這一生,如果能有一個努力的方向,有一個特別喜歡的興趣愛好,大概還是會比碌碌無為要好。
    哪怕她最喜歡做的事情是到處旅行、拍照片、寫遊記呢,隻要她是發自內心的喜歡,做這件事能給她帶來快樂,能讓她收獲內心的平靜和滿足,那也很不錯。
    所以,她也會不經意間給江若鴻講講道理。
    江若鴻是個自驅力很強大的孩子。
    三歲多點開始上幼兒園,她完全沒有哭鬧,適應的又快又好,還能幫老師維持課堂秩序。
    四歲多開始練習鋼琴,每天都能早起彈奏,為此,元初不得不提前搬到了別墅區。之前買的兩居室隔音不好,照她這個練法,鄰居該來找她麻煩了。
    五歲又開始拉小提琴。
    幼兒園階段每年的元旦、六一,她都要上台演出,還拜托老師幫她拍視頻,要發給媽媽看。
    小學上的是重點公立。元初早早就買了學區房,把倆人的戶口遷了過去。江若鴻入學很順利。
    從上學的第一天開始,元初就沒被學校老師找過,也沒被其他學生家長找過。每個學期開家長會,江若鴻的名字都會被老師提及,不管是誇學習、還是誇紀律,都能點到她的名字。
    倒是元初每個學期都會主動聯係老師,問一問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怎麽樣,老師都是一疊聲地誇,沒說過她半句不好。
    三年級,江若鴻加入了學校的交響樂團,四年級跟著樂團一起在國家大劇院演出。
    四年級結束評市、區兩級三好生,她以最高票當選。
    元初也從來沒有為輔導作業操過心。江若鴻所有的作業都在學校完成,根本就不往家裏拿。回到家,她就跟元初一起看書、練字、畫畫、練樂器、跳繩、跑步,四處轉悠著去吃美食。
    元初擅廚藝,但並不喜歡,所以很多時候她都帶孩子出去吃。
    家裏沒有請住家保姆,隻是固定請人來打掃衛生。
    元初來到這個世界的第十年,江若鴻小學畢業,順利升入重點中學,江爸江媽也來到京城跟她們一起生活。
    元初和江若鴻結束了四處進食的習慣,江爸江媽承包了家裏買菜做飯的工作。
    兩位老人的到來,極大地解放了元初。
    她晚上的時間更加自由了,可以去參加各種活動。周末還是要陪著老人和孩子。
    江媽總是跟她說:“你玩你的,不用管我們。我和你爸身體很好,陪著小若沒問題。你還年輕,正是玩的時候,出去跟朋友一起聊聊天、唱唱歌什麽的,不用惦記我們。”
    她還找江若鴻尋求認同,“對吧,小若?”
    “對的。媽媽那麽年輕漂亮,如果交男朋友的話,我是舉雙手支持的。”
    元初笑著貼了貼她的臉頰,“如果媽媽交了男朋友,會告訴你的。”
    任何東西都抵不過時間。
    當年柏文川在網上臭名遠揚,那麽多人罵他,但是沒過多久,就有新的熱點事件取代他成了大家的談資。柏文川很快就被人遺忘了。
    元初和江若鴻作為他的前妻和女兒,自然也就沒什麽人關注了。
    柏文川死了以後,元初刻意保持了低調,也沒有隔段時間就把柏文川拉出來“鞭屍”,他是江若鴻的親爹,這是改變不了的事實。
    持續抨擊一個死人對她們母女倆的平靜生活沒有好處,她不會做這樣的事。
    隨著年齡的增長,江若鴻也曾問起關於她爸爸的事,元初“實事求是”地告訴了她,從他們在高中時談戀愛開始講起,最後說到柏文川背叛婚姻、移情別戀,倆人離婚。
    元初說:“我和你爸爸屬於感情破裂,和平離婚。這是很正常的事。本來這也算是件私事,但是你爸爸運氣不好,先是被網友拍到了,在網上小小的出了個臭名,從收容所出來以後又意外去世了。”
    她借機跟孩子講了講世事無常,所以要格外珍惜生命,還講了點“好聚好散”戀愛觀,愛情是為了讓生活更美好,如果不能,那就盡早抽身。
    江若鴻究竟吸收了多少,她不太清楚,但是這孩子的性格確實非常豁達。
    元初跟她就像真正的朋友一樣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