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丈夫心有白月光(9)

字數:2993   加入書籤

A+A-


    ***
    元初一邊上班一邊在閑暇時間梳理劇情。
    上輩子,李曼柔來找池定歸的時候,李家和林家都出事了,舉家下放。李曼柔的丈夫林維是個非常軟弱的人,麵對這樣的局麵,他直接選擇了自殺,一點苦沒吃,痛痛快快地就死了。
    李曼柔痛苦極了。但痛苦之餘,她還得思考現實問題。她不想跟著林家去鄉下吃苦,娘家境況也很糟糕,一點忙幫不上,這個時候,她唯一能抓住的,隻有池定歸這根救命稻草。
    元初覺得,李曼柔不嫁給池定歸,一是因為看不上他,她喜歡的是林維那種風流書生,看起來文質彬彬,溫和儒雅,池定歸和她的審美差太遠了。二是因為,她其實擔心她的敏感身份會影響到池定歸,讓他的收入銳減,或者直接連累他跌入泥潭,那麽,她就連這根救命稻草都失去了。
    還不如保持這種報恩關係,對池定歸的影響能控製在一定的範圍內,池定歸的收入能保持在一個比較好的水平,她還能依附於他好好活著。
    而且,不嫁給他,她就是救命恩人,高高在上的大小姐,一旦嫁給他,那他就成了他的老婆,或許會淪為保姆。這是她絕對不能接受的。
    她還在池定歸麵前立了癡戀亡夫的深情人設,讓池定歸對她心疼不已,既明確了她和池定歸交往的關係,讓池定歸不敢越界,又牢牢扒住了他,從他那兒吸取養分。同時還能高高在上地俯視祁元初這個不被李家承認的堂妹,可謂一舉多得。
    平反之後,李家和林家的日子好過了,她的身份恢複了,還有池定歸下海經商源源不斷地給她提供金錢。她後來願意放棄池定歸的遺產,也是因為她從他那兒已經拿了太多,那些遺產對她來講可有可無,不拿還能顯得她清貴,拿了,就是個燙手的山芋。
    偷偷收池定歸的錢可以,但這麽大張旗鼓地拿是不行的,會影響她的清譽。
    這是一個非常精於算計的人。
    李家最開始不知道祁元初的身份,後來是知道的。因為李曼柔寫了一封信給在鄉下種地的親人,她曾經聽自己的母親講過小叔的風流史,知道祁雲的存在。
    李景堂就給祁雲寫了一封信,表達了他對祁雲的思念和愧疚,讓祁雲勸說祁元初維持現狀,不要給池定歸和李曼柔惹麻煩,還拜托她幫忙照應一下李曼柔母子,並跟她約定了來世。
    祁雲都快被他忽悠成胎盤了。
    “虐戀情深”這四個字能組合在一起,並不是沒有道理的。一帆風順的甜蜜愛戀固然很甜,但是曲曲折折的愛情故事卻更能賺足人的眼淚和心跳。
    反正祁雲看了這封信深陷在感動之中無法自拔。看吧,少爺是愛她的,隻是被世俗束縛,不能和她長相廝守,他們倆就是一對被現實拆散的苦命鴛鴦。她覺得自己和李景堂有了“世俗”這個共同的敵人,就滋生出了並肩戰鬥共同禦敵的情誼,他們的感情更加牢不可摧了。
    所以,她處處幫著池定歸和李曼柔說話,把自己的親生女兒死死地困在了無望的婚姻裏,從失望走到了絕望。
    池定歸確實沒花祁元初的錢去接濟李曼柔。但是祁雲拿著祁元初的錢去接濟李景堂和在鄉下的其他李家人了。
    祁元初婚後也每個月上交一部分生活費的,這些錢都被祁雲給了李景堂。至於她自己,上輩子染廠公私合營之後,祁敬忠因為年齡的原因無法進入新廠工作,拿到了一筆遣散費,後來老頭還一直打散工掙錢,能夠維持他們父女倆的日常開支。
    梳理來梳理去,李家和她有仇啊!
    元初沒等祁雲去大鬧李家,先收走了李家藏起來不到萬不得已不準備動用的財富。
    李家號稱書香世家,其實是稱得上的,祖上出過幾個進士,官職最高的當了尚書,確實是有點底蘊,夠他們自豪一下的。但是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李家在新的思潮中已經跟不上節奏了。
    元初看了看李家的寶藏,有金條、銀元、珠寶,還有外幣,加起來有幾個大箱子。
    這些東西她要了無用,便匿名捐贈給了政府部門,還在上麵貼了個條子,“不義之財,獻給人民政府,祝祖國繁榮昌盛,早日富強起來。”
    不光捐了從李家搜刮的,她還私人又添了兩箱金子。這東西在係統商城裏賣的特別便宜。
    元初覺得這個係統商城應該就是個“變廢為寶的萬界超市”,從各個小世界收購那個小世界的“廢物”上架,然後再便宜賣給任務者,方便他們完成任務。
    比如,在有的星際世界,金子就是廢物,係統商城就可以把金子從星際世界收過來,賣給有需要的任務者。再比如,有一些低階丹藥,在修真世界也跟廢物差不多,是新手練手弄出來的,但是對於普通世界來講,就是了不得的寶貝了。
    政府收到這筆捐贈,既高興又有點緊張,擔心這筆捐贈是暗中標好了價格的。他們派人仔細調查了一番,關於捐贈人以及這筆財富的信息什麽也沒查到,倒是查出了幾個隱藏比較深的特務、反革命,還有一些經濟罪犯,他們潛藏在各行各業,伺機而動,挑起人民群眾對政府的不滿情緒,製造一些經濟混亂,給新生的人民政府裹亂。
    在抓獲這些不法分子的同時,還繳獲了他們藏起來的財富,還有一批反革命分子沒來得及轉移走的財富,數量非常可觀。
    盡管對那筆匿名捐贈依舊有些疑惑,但是這時候的政府是非常果斷和膽大的,怕什麽呢,他們既然敢捐,那人民政府就敢用。如果他們後續要來搗亂,那政府也不怕他們!來一個就解決一個!
    李家暫時不會發現他們的財富沒有了。上輩子,他們是在平反回來之後才動用了這筆錢,讓李家東山再起,成功地又進入了“上流社會”。
    這輩子,元初是不打算讓他們有機會再發展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