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勘案
字數:3281 加入書籤
午後的慎刑司籠罩在一片壓抑的寂靜中,鉛灰色的雲層低低壓著簷角,將刑房內的光線濾得越發冷冽。
方平身著素色常服,帶了兩名貼身親隨秦一彪和伍大牛,徑直踏入這座令宮人心悸的所在。
他雖已年過半百,鬢角染著微霜,但背脊挺得筆直,雙目銳利如鷹,全然不見老態。
王泰和早已候在二堂,見他到來,迎上來行禮道“方大人駕臨,卑職有失遠迎。”
“王司官不必多禮,”方平擺了擺手,“陛下命本官總領查案,今日特來與你梳理卷宗,莫要耽誤了正事。”
王泰和起身引他至書案前,案上早已分門別類摞好了卷宗。最上方是“引香砂”案的黃封,往下依次是安選侍暴斃、寒衣現字、兩秀女殞命案以及長門宮焚物案。”
這個下午,方平和他的兩個親隨,一直在翻看各案的卷宗,從中尋找著可能的線索與關聯。
“大人,您看這裏。”伍大牛指著卷宗,“據婉貴儀供述,香丸製成後,安選侍曾提議請當時還是佳嬪的佳婕妤來品香,卻被她以‘近日事務纏身,無暇赴約’為由婉拒。依小的看,佳婕妤莫不是早已察覺香中藏毒,才刻意回避?”
方平的目光凝在“事務纏身,無暇赴約”八字上,指節輕叩著光潔的楠木案麵,沉眸思忖片刻才道“一個嬪位,何來事務纏身,而且用詞疏淡,不似尋常高位宮嬪對下級的敷衍,反倒像刻意與安選侍保持距離。”
“大人的意思,佳婕妤可疑之處?”秦一彪問道。
“是否可疑尚未可知,但她或許知曉更多內情。”方平捋著胡須道。
“大人,那可要傳訊佳婕妤問話?”伍大牛按捺不住。
“使不得。”方平立刻否定了他的提議,“佳婕妤身份特殊,正得聖寵,又是太後親點的查案協理,單憑她推拒婉貴儀的邀約就去盤問,難免授人以柄,被指摘捕風捉影。若惹得陛下不快,落個構陷宮闈的罪名,可是吃罪不起。”
頓了頓,麵色肅然地補充道“先將這條線索記下,再細查其他卷宗,且看能否從餘案中尋到與之呼應的端倪。這幾樁案子看似獨立,內裏卻似有牽連,說不定安選侍暴斃案中被忽略的某個細節,恰能解開佳婕妤刻意回避的緣由。”
三人繼續埋頭於堆積如山的卷宗之中,時間悄然流逝。
“大人。”秦一彪忽用竹箸夾起一片焦黑布片,“小的在長門宮灰燼裏找著了冬裏絹的殘片。”
冬裏絹本是宮女冬服的襯裏料子,此刻焦痕裏隱約可見經緯紋路。
一件冬服沒有原由,是不會隨便被焚燒。
這件被焚燒的冬服,莫非是勒死陳秀女的凶手曾著此衣,因被她抓扯下絲縷,才不得不焚衣滅跡?
“可曾見著流雲緞的碎片?”方平屈指輕叩案幾。
“小的仔細看過了,灰燼裏隻有冬裏絹與鬆江布的碳化痕跡。流雲緞是高位嬪妃專享的織料,質地細密,若經焚燒定留焦熔殘片,斷不會如此幹淨。”秦一彪答道。
方平撚著胡須凝神道“灰燼裏沒找到流雲緞的碎片,卻在這兒撿到半塊燒過的流雲緞帕子。這明顯是有人把別處燒了的帕子故意扔到這兒,成心攪亂線索呢。”
伍大牛盯著焦黑的帕子“大人,這人故意弄混物證,多半是想掩蓋真凶的身份。”
方平沉思片刻,眼神深邃“這半塊流雲緞帕子,恐怕是凶手故意留下的幌子,想讓咱們以為凶手是高位嬪妃,或是她身邊的人。但真相往往藏在最容易忽略的地方。秦一彪,你說的冬裏絹殘片,說不定就是破局的關鍵。”
“大人的意思是……”秦一彪琢磨著問道。
“正是。我等需徹查所有涉案人員底細,尤其要留意那些看似與高位嬪妃毫無瓜葛的低階宮女、內侍。冬裏絹本是尋常宮女縫製衣物的襯料,此物既在此處出現,或可佐證凶手身份比我等預想的更為低微。”方平緩緩剖析道。
伍大牛麵露疑色“大人,若真凶當真是低等宮人,又如何能取得這塊流雲緞帕子?”
方平指尖劃過卷宗內冬喜的供詞“冬喜曾言帕子失竊,能近身盜取此物者,必是永福宮內當差的低階仆役。”
“嘶,若如此,大人,這寒衣顯字之事,會不會……”伍大牛俯身近前,聲線壓得極低,“是賢妃娘娘暗中籌謀?”
方平垂眸沉吟,良久才抬眼道“若真是賢妃所為,斷不會留下這許多指向其身邊宮人的物證。依本官看,賢妃娘娘怕是也成了凶手推出的障眼法。”
“這幾樁案子當真是盤根錯節。”秦一彪喟歎一聲。
“若不錯綜複雜,又豈會拖延十餘日仍無頭緒,還教汪禦史借此在朝堂彈劾餘首輔。”方平輕籲口氣,眸光卻愈發明澈,“越是紛繁難解,越需沉心靜氣,循跡追查。賢妃那邊暫且按兵不動,先深挖其餘線索。切記,任何蛛絲馬跡都可能是勘破迷局的關鍵。”
夜色漸沉,慎刑司內燭火次第燃起,昏黃的光暈描摹著三人緊鎖的眉峰,將滿室凝神查案的身影映得格外分明。
次日,十月十五日下元節,水官解厄之日,宮中按例舉行法事,以求來年國泰民安,宮闈祥和。
卯正三刻,太和殿前,三十六名羽林衛持戟環立,禮部尚書方淵捧祝禱黃綾,率翰林學士於青銅香爐前謄寫經文。
“吉時到!”司禮太監高呼,中和韶樂驟起。
皇帝蕭潯身著十二章紋玄冕,自太和殿金鑾寶座起身,緩步穿過丹陛。宦官們抬上陳列三牲的朱漆供案,他手持玉爵,神色莊嚴肅穆,朗聲道“水官大帝在上,朕代萬民祈願。願解人間災厄,消五穀饑饉;願山河永固,風調雨順;願朝堂清明,四海歸心。今以醴酒為敬,望庇佑我朝千秋萬代!”
言罷,他將醴酒灑在供品前,青煙裹著檀香與牲醴氣息衝天。
群臣伏地,齊呼“水官解厄”,聲浪震動簷角銅鈴。
喜歡繁花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繁花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