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如神之所說 第39章 “守夜人”
字數:3146 加入書籤
待到鶯粟等人進入“繭房”之後,他們身後的那扇“激光大門”也隨之完全閉合。
普通人此刻若是再從外部看來,鶯粟等人所處的這間繭房,將會重新被白色牆壁所完全覆蓋,好像壓根就不存在,或是從未出現過一般......與之類似的房間,在這棟“平平無奇”的大樓裏,還有數十上百個乃至更多。
而原先在變形者的眼中,七樓之中剛剛那空無一物的、四周都被蒼白之色所包裹的“廣闊空地”,此刻也驟然間顯露出了真身——
一間間關押著形色各異受刑者的繭房前,坐著一名名身穿白大褂的研究員。
他們每人的麵前,都有至少有一台遠比電腦要複雜精密上無數倍的儀器,監測著對應繭房中受刑者的身體與精神狀態。
另外一側那一排排麵積遠比繭房更為廣闊的房間中,則有各種身著不同服裝的研究員,在進行著各種常人根本就看不懂更難以理解的實驗——
他們或是在解析黑曜之晶的構成,或是在觀察某些被困於“精神監牢”中的災厄,或是把受刑者開膛破肚、劈開大腦,以此來剖析他們的身體與精神數據、獲取與他們異變相關的各項信息。
鶯粟才帶領薑潮等人進入繭房沒多久,自天花板上射下來的燈光,便忽然間變得黯淡上了許多。
隨後一個上身穿著黑色襯衣、腳踏黑色製式皮靴、戴著金絲細邊眼鏡,年齡看起來在三十歲上下的男人,便一邊整理著資料、一邊打開了房門。
進入房間後,男人稍稍整理了一下著裝、略微扶了扶自己高挺鼻梁上架著的眼鏡鉸鏈,便衝著鶯粟微微俯身、口中恭敬道:“隊長。”
給鶯粟打過招呼,男人便又直起身來,對著薑潮輕輕點了點頭:
“小薑,你也在啊......看來這次需要審訊的受刑者,就是你押送回來的吧。”
薑潮聞言微微頷首,回以對方一個勝利者式的微笑:
“是的,雖然過程有些坎坷,但是好在最終還是把這家夥給繩之以法了。”
他們眼前這個看起來文質彬彬的男人名為“劉念”,是中州城第七大隊審訊部中的一名守夜人,精神量級為D級。
無論是從年齡、資曆,還是從精神量級來講,劉念都能算是薑潮的前輩,所以他稱呼薑潮為“小薑”倒也沒有什麽不妥。
正如劉念所屬部門簡單粗暴的名稱一般,與隸屬於後勤部的守夜人們不同,劉念專門負責審訊受刑者,而並非是檢測他人的精神狀態或是對別人進行精神治療。
至於劉念為何要穿著這身略顯誇張的服飾,並不是因為這位仁兄是一位“風騷之輩”,而是因為這是審訊部的守夜人們,在執行任務時按照規定必須穿著的職業裝束。
他上身所著的那件黑色襯衫,材質是啞光黑綢混紡銀絲,表麵沒有任何一絲褶皺,在較為幽暗的環境下,可以通過折射光線的方式形成“認知幹擾層”,使接受審訊的目標難以聚焦視線。
而他腳上蹬著的那雙黑色製式皮靴,則是由多種消音材質複合製成。
這種皮靴可以令穿著者行走時完全無聲,避免審節奏因為異響而被打斷。
簡而言之,就是這套裝束能夠幫助守夜人們更好地“催眠”目標。
是的,在精神量級達到E級以後,守夜人便可以通過類似於普通人類認知中“催眠”的方式,潛入目標的潛意識,借此來獲取對方的記憶。
而在精神量級達到D級以後,守夜人便可以修改或是刪除目標的記憶,進而在一定程度上,達到幫助目標“重塑認知”的效果。
盡管在精神量級達到C級之前,守夜人的這些能力隻能夠對普通人生效。
但憑借這些方麵上的能力,守夜人依舊是維持人類社會秩序、使其在同時麵臨災厄與受刑者等多重威脅侵襲下不至於崩潰的重要一環。
畢竟對於那些曾經親眼目睹,或是親身經曆過精神異變事件的普通人們來說,守夜人所擁有的修改記憶、重塑認知等能力,無疑是他們的一大救命良藥——
如果不能抹除或是修改他們,有關於受刑者或是災厄的記憶,那麽這些絕對遠遠說不上是愉快的記憶,無疑將會伴隨他們一生,讓他們直至走到精神完全崩壞,或是肉體徹底死亡之前,都將一直生活在無盡的恐懼籠罩中。
當然,需要強調的一點是,在精神量級達到D級以後、C級之前,雖然守夜人們依舊不能修改超凡者或受刑者等“異變者”的記憶。
但是這時候的他們,已經能夠在感知並且修改普通人記憶的基礎上,擁有探查超凡者或受刑者記憶的能力了。
而在精神量級達到C級以後,守夜人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修改異能者們的記憶了。
這可以令他們幫助超凡者或是受刑者們改善精神狀態、抵抗精神異變。
若是運用得當的話,這種能力甚至可以讓處於失控邊緣的受刑者與超凡者們的精神狀態重新回歸正軌。
所以,說守夜人是異能者中的“職業心理醫生”也絲毫不為過。
隻不過,這種能力隻對精神量級低於自己的目標生效,而且修改超凡者或是受刑者的記憶,對於雙方來說都一種“高風險治療”——
被修改記憶的一方,可能會因為記憶片段被強行改變,導致自身記憶出現偏差,進而產生精神錯亂。
而修改目標記憶的守夜人,也同樣需要承受因為探查並且修改別人記憶而帶來的反噬影響......這甚至可能會讓他們混淆自身的身份,把自己當做是被他們修改記憶的目標,從而出現認知失調、精神失控的狀況。
也正因“手術風險”巨大,守夜人們在幫受審者進行“心理治療”之前,都會預先做一個“術前評估”,而評估結果將會決定受審者接下來的命運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