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劫起劫落

字數:3802   加入書籤

A+A-


    東宮,書房
    李承乾將手中的信紙放在燭火之上,看著它燒成灰燼。
    “大哥就是大哥,做事一向穩妥。”
    “大皇子是這樣的。”毛齊五接了一句,李承乾看了他一眼,眼角抽了抽,問道,“你呢,情況怎麽樣,有頭緒了嗎?”
    “總覺得還差那麽一點。”毛齊五道,“推衍到了最後,我的腦子總是找不到最優解。”
    “匯總、歸納、總結、分析、結論,結論得出之後,還不是最後,隻有將其升華,才能突破那一步。”李承乾道,“你的道路需要大量的運算,還有就是有價值的參考。”
    “可是,我沒有參考的對象啊。”
    “以前沒有,現在有了。”李承乾微笑道,“你去範府,刺殺範閑,就能遇到你的參考對象了,不過,能不能活下來,就看你的運氣了。”
    “範閑?”毛齊五微微一怔,旋即,他聽明白了李承乾話語中的意思,“您是說,範閑身邊有類似的高手?”
    “大宗師。”李承乾道。
    毛齊五這一次沒反應過來,“不是說,天下隻有四大宗師麽,難道是宮裏的那位?”
    “不是,你去了就知道了,那家夥的戰鬥方式非常適合你。”李承乾道,“不過要小心,別死了。”
    “奴婢明白了。”毛齊五點點頭,沒說去,也沒說不去。
    他不知道的是,在李承乾說出這番話的時候,便感覺到了毛齊五的氣運發生了奇特的變化,用形象的話來講,就是他現在的氣運,開始內斂了,仿佛化成了一個繭,蘊育著未知的變化。
    就像現在,他自己的氣運變化一樣。
    正常來講,一個人的氣運是相對穩定的,不遇到事關己身的大事,是不會有什麽大的變化的,但是現在,無論是他,還是毛齊五,氣運都開始不安份的攪動起來。
    再抬頭望向皇宮的方麵,隱約間,一層肉眼看不到的氣息在皇宮的上空湧動著。
    “劫數,亦是機遇嗎?”李承乾擺了擺手,沒有多說什麽,毛齊五安靜的退出了書房。
    ※※※
    慶曆四年,夏初
    京都洋溢在一片喜慶歡樂之中。
    蓋因近一個月來,慶國出了兩件大喜事。
    大皇子在西北大捷,犁庭搗穴,橫掃西胡王庭,擒獲西胡汗王以下大部權貴,西胡殘部逃入瀚海,至此,侵擾西北邊境近百年的西胡滅亡,這可是滅國之功啊!
    如此大勝,正是彰顯了大慶武力之強盛,無論如何慶賀都不為過的。
    然後便是太子結親了。
    而且還是與兩家同時結親,大宗師葉家和戶部的範家。
    國家的繼承人的親事定了,下一代繼承人也就不遠了。
    對一個國家來講是大事,是喜事,這叫傳承有續。
    這兩件事情,被宮中的報紙重點宣傳,幾乎在極短的時間內,便傳遍了慶國。
    身為慶國中心的京都,自然是最先感到這股喜氣的。
    然而,人的悲喜是各不相同的。
    相對於感受著慶國強大而喜氣洋洋的百姓,朝堂之上則完全是另外一個局麵。
    大皇子擁兵十數萬,兵鋒所指,破國滅族,在西北擁有了巨大的威望,這個本應該因為血統而被剔出繼承序列的皇子,在擁有了這麽強大的勢力之後,會不會生出別的不該有的想法呢?
    不管有沒有,朝堂諸公都要當有!
    而太子。
    “陛下這麽做很明顯是在幫太子固位啊!”
    二皇子府,書房中
    顧青麵色嚴肅的道,“大皇子西北一役,犁庭掃穴,取得了滅國之功,這樣的軍功,即使是放到普通臣子身上,也有功高蓋主之嫌,更何況他一個皇子呢?”
    “陛下如今有四子,三皇子太小,暫且不談,剩下的您和太子一直呆在京城,這幾年,您的聲勢越來越隆,而太子卻因為鹽法司的事情幾乎退出了朝堂,雖然有道審司的郭保坤,但道審司的性質擺擺在那裏,隻能當一把刀,而不能成為一張傘,所以相對而言,太子在朝中的聲勢最弱,陛下顯然不想看到這樣的情況。”
    “所以,就讓他同時和兩家結親。”
    “不錯,葉家和範家,一文一武,不管這兩家人怎麽樣,隻要結了親,至少在名義上,便是太子一黨了。”顧青說道,“最重要的是,朝堂上便形成了殿下和太子對峙,朝堂之外,大皇子虎視眈眈的局麵,看似一觸即發,實則最為最為穩定的局麵。”
    “大哥不會起那個心思的。”二皇子搖頭道。
    “這並不取決於他,而是看別人怎麽想,更何況,大皇子擁兵十數萬,若是手下有一兩個野心之輩,也不是沒有被挾裹的可能。”顧青說道。
    二皇子沒有再說話,隻是看他的麵色,顯然並不讚同這個說法。
    “不管怎麽說,太子與這兩家結親,在朝堂中的勢力大增,希望不會對我們產生什麽影響。”
    “除了那兩家,其他人都不會受到影響?”顧青笑道,“這麽多年了,您還沒看出來嗎?這麽多年了,除了他身邊的那幾個人,還有誰能接近他,還有誰被他重用過?太子這個人,表麵上平易近人,但骨子裏卻瞧不起任何人,為人也十分的霸道,而他最失敗的一件事情,就是讓郭保坤組建了道審司。”
    “道審司看起來很厲害,是一件利劍,但同樣是一把雙刃劍,這把劍不會給他帶來盟友,隻會給他帶來敵人。”
    “水至清則無魚啊,道審司的威名越大,做的事情越多,朝堂就越會與他離心離德。”
    “太子繼位,會不會是一個好皇帝不去說他,但依他的性格,肯定會是一名獨夫,一名將朝堂諸工視為工具的獨夫。”
    “大慶是陛下的大慶,同樣也是所有人的大慶,皇帝並非真正的一言而決,否則,大家苦讀十年,數十年,為了什麽,就為了在朝堂上成為獨夫的工具嗎?”
    “就算是當今的陛下,擊破北魏,開啟盛事,也不是什麽事情都一言而決的,該妥協的時候也會妥協,該顧及大家利益的時候也會顧及,但太子不會。”
    “太子在朝中勢力越強,時間越長,就會有更多的人認清他的真麵目,也就會有更多的人會投入殿下的麾下來,這是您的優勢。”
    “如今陛下春秋正盛,您有的是時間,等到了朝堂之上,乃至於各州郡縣的官員們都開始認同您才是最優選擇的時候,即使是陛下,也會妥協的。”
    本周裸奔,無推薦,要靠各位讀者老爺,多多點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