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武道正宗,石渠閣現

字數:4203   加入書籤

A+A-


    此界的武道,和慶餘年一般,有些潦草,上來就是九品製,在高境界的時候倒是分的挺清楚的,名字取的一個比一個騷,但是在低境界上,卻和慶餘年世界半斤八兩,竟然以破甲數來定,上三品,竟然隻是破甲八九,這種戰力……
    趙珣也不想多說什麽了。
    歸根到底,還是基礎不牢,積累不夠。
    可能是這個世界是創世紀不久的新世界,天地元氣比較足,出的武道天才比較多,像李淳罡、鄧太阿還有王仙芝這樣的,都是什麽天生劍體,先天道體類似的資質。
    隨便練練就能到達極高的境界,等真正遇到瓶頸的時候再潛下心來研究,開始琢磨著武道瓶頸如何突破,但那個時候,他們的武道境界已經很高了,研究的都是高大上的東西,可以說,這是一群無恥的搶跑者。
    至於武道基礎的東西,自然也有人研究,但研究這個的,都是一群資質魯鈍之人,研究了半天,竟然也研究出了個九品製來糊弄人。
    所以當那些境界高的天縱之才們都已經開始研究什麽劍意、天象,研究怎麽開天門了,玩的越來越花哨,就像是牛頓開始研究神學一樣。凡人們還在研究怎麽破甲。
    就是這麽誇張。
    不過,也正是因為積累不夠,這一屆的高手也不怎麽行,像李淳罡這樣的,十六歲入金剛,十九歲指玄,二十四歲天象,被譽為“五百年一遇的劍道大材”。但在廣陵江一劍破甲二千六後就透支了他體內的氣機,根基受到重創。
    相比起慶餘年世界的核動力武道,隻能說是花裏胡哨,在威力和持久力上還是差了一籌。
    還是基礎問題。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即使是天縱奇才也概莫能外。
    這個世界小孟創世之後的新生世界,力量的本源與一世世界,屬於同一個大羅天,同一個大羅天,又是武道世界,本質是一樣的,所以,這個世界真實的體係應該是一世之尊的武道體係,從先築基、後蓄氣,再開竅,一步一步來,這才是武道正宗。
    而他,趙珣,就是這個大羅天武道正宗的傳人。
    當真以為在慶餘年世界裏,李承乾和江芷微隻是扯閑篇嗎?
    麵對江芷微這樣的大腿,還是一個性格溫和的大腿,自然是能薅多少羊毛就薅多少羊毛了。
    李承乾當時可是誠心的向江芷微請教了許多武學的問題,江芷微也不吝嗇,將一世之尊這個大羅天中的武道正宗都詳細的講解了一遍,甚至在李承乾拿出在笑傲世界搜刮的獨孤九劍和辟邪劍法時,她還暖心的幫助李承乾完善了劍道基礎,而這一切,都被趙珣繼承了過來。
    可以說,在武學理論上,趙珣可以站在這個世界的巔峰大喊一聲,還有誰?
    所以,無論是他自己,還是他準備培養的人才,走的都是一世之尊中武道正宗的道路,至於慶餘年世界的雪山氣海武道,抱歉,這裏的人沒經過核輻射輻射的洗禮,此路不通。
    ※※※
    青州,靖安王府
    靖安王趙衡看著手中的情報,眉頭皺成了個井字。
    以萬物融入畫中,所以挖洞?
    這是什麽鬼?
    對藝術上的事情他是看不懂,但大受震憾。
    當然,他關心的也不是這個。
    魚玄機,西楚遺孤。
    這才是重點,年紀相當的男女,同處於一個山穀之中,一個守孝,一個挖洞?
    怎麽看怎麽覺得怪異。
    不過兩人現在都不到十歲,再看看吧。
    作為自己唯一的兒子,靖安王府的傳承就落在他的身上了,本來想著留在身邊自己培養的,誰能想到呢,這家夥竟然真的能憑自己的能力進入上陰學宮,離的這麽遠,想要教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不過,還是太年輕了,尚需磨礪一番。
    ※※※
    時光荏苒,三年之後
    原本幽靜的山穀已經變了模樣。
    在趙珣的不懈努力之下,草廬對麵的小山坡已經完全變了一個模樣,一座不算是高大,但是卻十分典雅的石製建築出現在了穀中。
    這三年裏,除了挖洞之外,趙珣還在附近的山上采石,親手雕琢每一塊從山上敲下來的石頭,直至如今,在他十二歲的時候,終於完成了他在上陰學宮的居所。
    而這座原本風景秀麗卻並沒有什麽名聲的小山穀,如今也已經成為上陰學宮熱門的景點了。
    無他。
    因為趙珣建的這座太特殊了,似乎完全體現了他的理念,以萬物入畫卷,將這棟建築完全融入了山穀的景色之內,渾然一體,儼然天成。
    可是,沒有人知道,三年中,從劈開第一塊山岩時,便開始了修煉,花崗岩是以至剛之力避開的,岩石的棱角是以至柔之力撫平的,那些嵌入山體的方石皆留有特殊掌紋,凹陷處是他指力穿透岩層的痕跡,凸起紋路則是不同的勁力裹挾碎石自然凝結的肌理。
    石閣內部,連通著山坡下挖出的近三百平米的“洞房”,現在的洞房,已經成為了他的練功室,每天夜裏,他都會在最深處對著憾動山石岩體,拳風通過石壁傳導至整座山體,三年間,這所洞房竟與山體形成獨特的共振頻率。
    更沒有人看出來,石閣、山下洞房的每一個節點,事實上都隱隱的對應著人體竅穴,看似雜亂的石紋走勢,實則是罡氣運行軌跡,石閣最中央的承露盤代表著的是丹田氣海,承露盤周圍的三百六十道螺旋凹槽,隱約間與丹田氣息循環對應。
    三年時間,趙珣徒手打造出了這麽一間石閣山室,也完成了對於自己一身拳腳工夫的雕琢打磨,九竅已開。
    他用的是完全的武道正宗修煉法門,而這座他命名為石渠閣的建築,則是武道正宗的代表。
    他能夠在三年內開九竅,一部分在於他的積累,另外一部分則是因為這個世界的天地元氣足夠,無須太多的積累。
    三年時間,趙珣已完全長成了少年的模樣,而魚玄機,也完全變成了他的模樣。
    “哈哈哈哈,世子,好一座石渠閣啊,真是想不到,僅用三年時間,你便親手完成了自己的理想,以萬物入畫卷,這個畫卷好啊!”
    站在穀口,邊江遙望石渠閣,整個人仿佛陷入了一副傳世名畫中一般,那線條、那取景、那色澤、那光影……
    渾然天成。
    一切的一切,都代表著趙珣對於畫道的理解,已經進入了更高的層次。
    “老師過獎了,還是要多謝老師這幾年的教誨,否則我也不可能這麽快完成。”趙珣微笑道。
    三年時間,他也不是足不出戶的,也出去聽過課,學過文章、交過朋友,算是徹底的融入上陰學宮之中了。
    “有了這石渠閣,素描八法以及最新梳理出來的光暗十七法,世子,你已經可以出師了。”邊江一臉感慨的道。
    上陰學子想要成為上陰學士,便需要交出一件令人信服的畢業作品,對趙珣而言,這並不是問題,事實上僅一開始的素描八法便足以讓他獲得上陰學士的稱號,之所以拖了這三年,便是為了完成這石渠閣,如今,石渠閣已經完成,邊江自然不會不懂事的為難他。
    “那就多謝老師了。”
    “世子殿下,王爺有信,召您回府。”
    這時,老管家匆匆的趕來,見到趙珣施了一禮,然後,又看了一眼初見少女模樣的魚玄機道,“還有玄機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