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誤導賊酋,會獵東南
字數:3895 加入書籤
震天的怒吼聲中,漢軍伏兵如同猛虎下山,從四麵八方衝入混亂的敵群!
刀光劍影,血肉橫飛!這是一場早已注定的屠殺!
山賊們在絕望中崩潰,四散奔逃,卻被無情斬殺。
倭寇忍者雖然凶悍,試圖負隅頑抗,甚至施展忍術隱匿暗殺,但在絕對優勢兵力的圍剿和早有準備的針對下,他們的抵抗如同螳臂當車,一個個被從陰影中揪出,斬殺當場!
錢德庸癱坐在一片血泊和屍體之中,他的一條腿被弩箭貫穿,劇痛和極致的恐懼讓他屎尿齊流。
他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散盡家財請來的“幫手”如同土雞瓦狗般被屠戮殆盡,看著那些凶神惡煞的倭寇忍者被漢軍士兵用長矛釘死在地上!
所有的複仇幻想,在冰冷的現實麵前徹底粉碎!
“不…不應該是這樣的…我的兒…報仇…”
錢德庸失神地喃喃自語,涕淚橫流。
就在這時,一道冰冷的身影籠罩了他。
錢德庸驚恐地抬頭,看到了劉如意那居高臨下、如同寒冰般的目光。
“錢德庸!”
劉如意的聲音不帶一絲情感,“通敵叛國,引狼入室,殘害同胞,罪無可赦!你的‘家仇’,讓你賠上了整個‘國’!今日,就用你的狗頭,祭奠所有因你而死的英魂!”
寒光一閃!
劉如意僅存的右手揮動佩劍,精準而冷酷地斬落!
錢德庸那顆寫滿瘋狂、貪婪和絕望的頭顱,帶著噴濺的血柱,滾落在被鮮血浸透的泥土中。
那雙至死都圓睜的眼睛,依舊殘留著難以置信的驚駭和一絲未能得償所願的怨毒。
戰鬥很快結束,喧囂的喊殺聲被死寂取代。
濃烈的血腥味彌漫在整個“船廠”上空,地上鋪滿了山賊、倭寇的屍體,還有那數十名為誘敵而犧牲的江東子弟兵的遺體。
項軒拄著刀,喘息著,看著同袍的遺體,虎目含淚。
劉如意緩緩走下指揮台,來到那片浸透鮮血的土地上。
他默默地看著犧牲的士兵,看著那些猙獰的倭寇屍體,看著錢德庸那顆孤零零的頭顱。
夜風吹過,卷起濃重的血腥,也吹動他空蕩的袖管。
劉如意臉上那冷酷的漠然終於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沉的疲憊和凝重。
這一局,他贏了。
叛徒授首,倭寇暗子被連根拔起。
但代價,是數十條最忠誠的性命。
慈不掌兵,這四個字的分量,今夜,他劉如意用血與火,刻骨銘心地體會到了。
“收斂陣亡將士的遺體,厚葬撫恤。”
劉如意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沙啞,“至於這些倭寇和叛賊的屍體?”
目光掃過那片狼藉,大漢趙王語氣重新變得冰冷:“梟首示眾!傳檄沿海各郡縣!通敵叛國、為虎作倀者,錢德庸及其黨羽,便是下場!”
“喏!”
周圍的將士齊聲應諾,聲音在寂靜的夜裏格外肅殺。
臨澤鎮的血戰,如同一盆冰水,澆滅了倭寇在會稽郡最後的窺探之火,也向所有人宣告了大漢趙王劉如意——這位斷臂親王的鐵血手腕與深沉謀略。
東南的棋局,暫時落下一子。
然而,西邊的狼煙,卻似乎越來越近了。
錢德庸及其糾集的上千山賊、三百精銳倭寇忍者在臨澤鎮“船廠”被一網打盡、梟首示眾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傳遍了東南沿海,自然也傳到了蟄伏於海島、正忙於整合蝦夷資源的村野治保耳中。
——
蝦夷島上。
村野治保正率軍征服當地的蝦夷人,以此充入軍中,補充之前損失的兵力。
“納尼?!錢德庸…全軍覆沒?!”村
野治保聽著心腹的匯報,臉色鐵青,手中的倭刀狠狠劈在桌角上,留下一道深深的痕跡。
他感到的不是痛失爪牙的惋惜,而是一種被愚弄的狂怒和隱隱的不安。
“哈依!消息確鑿!漢軍以臨澤鎮為誘餌,布下天羅地網!錢桑和他聯絡的忍者大人盡數玉碎!漢人甚至將他們的頭顱懸掛在各處城寨示眾……”
匯報的倭寇頭目聲音帶著恐懼,如今誰去大漢潛伏,那就是嫌命長啊!
村野治保在憤怒中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他反複咀嚼著情報的細節。
“臨澤鎮,那裏是假的船廠!項軒親自押送假‘核心構件’,以身為餌,隨後誘敵深入,劉如意再全殲我軍!”
村野治保猛地抬頭,眼中精光爆射,隨即化作一片陰冷的寒意,甚至帶著一絲後怕。
“八嘎!狡猾的漢人!狡猾的劉如意!”
村野治保咬牙切齒,“我們都被騙了!什麽吳郡船廠!什麽轉移繳獲船隻,都是障眼法!是劉如意那個斷臂小兒精心設計的陷阱!”
“他故意示弱,故意放出假消息,就是為了引誘我們的人去送死!更是為了掩護他真正的造船基地——就在會稽郡!”
村野治保越想越覺得脊背發涼,一個被他親手斬斷手臂、險些喪命的紈絝親王,竟然在短短時間內成長到如此地步?
心思如此縝密,手段如此狠辣?
用自己士兵的鮮血做誘餌,這份冷酷和決斷,讓他都感到心驚!
“漢人,果然是最可怕的對手!一旦讓他們緩過氣來……”
村野治保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波瀾,眼神重新變得凶狠而堅定。
“不過,這樣也好!既然確定了目標在會稽郡,那就集中力量,徹底摧毀它!”
“傳令下去,暫停對蝦夷次要目標的清剿,全力收集會稽郡沿海,尤其是港口、隱蔽海灣的情報!所有船隻優先整備!”
“待時機成熟,我要親自率領主力,踏平會稽郡!把劉如意的船廠,連同他的腦袋,一起轟進海裏!絕不能讓漢人的水師真正成長起來!”
村野治保的誤判,讓倭寇的目光重新牢牢鎖定在了會稽郡。
一場針對真正船廠的更大風暴,正在海上醞釀。
而這一切,正是劉如意那場血與火的誘敵之計,所希望達到的戰略效果——用臨澤鎮的犧牲,換取吳郡船廠寶貴的、不受幹擾的發展時間,並將倭寇主力最終引向預設的決戰戰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