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繡衣再臨,天皇好死

字數:3582   加入書籤

A+A-


    一直沉默侍立在陰影中的繡衣使者指揮使鄭茂,此刻無聲地上前一步,躬身行禮,然後如同鬼魅般悄然退出了艙室。
    他不需要更多的指令,僅僅陛下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他便已完全明白了自己下一步的任務——讓“村野治保逼殺現任天皇”這件事,從可能性變成“事實”。
    婁敬看著鄭茂消失的背影,心中了然,不禁為那吉野城中尚且懵懂無知的年幼天皇默哀了一瞬。
    他知道,那孩子的命運,從陛下說出那句話開始,就已經注定。
    倭國本土,取得了大勝的村野治保,並未急於對吉野發動最後的總攻。
    他並非心慈手軟,而是有著更深的顧慮。
    強行攻破吉野,剿滅南朝勢力固然能贏,但必然傷亡慘重,而且坐實了他“弑君者”、“國賊”的惡名,不利於日後整合整個倭國。
    他更希望通過軍事壓力,逼迫南朝殘餘勢力談判,最好能讓他們主動投降,承認他的正統地位,從而實現相對平穩的權力過渡。
    他派出了使者,攜帶了相對寬厚的條件,前往吉野,試圖進行最後的和平努力。
    然而,就在他的使者還在路上之時,一個晴天霹靂般的消息從吉野傳來——年僅十餘歲的南朝天皇,在一次例行的宮廷遊船散心活動中,船隻突然傾覆,天皇不幸跌落水中!
    雖然侍衛盡力搶救,但最終還是因溺水過深,龍馭賓天!
    消息傳出,舉世震驚!
    幾乎所有人的第一反應,都將懷疑的目光投向了剛剛取得大勝、並派出使者的村野治保!
    “是他!一定是他!”
    “假意和談,實則暗下毒手!”
    “這個弑君篡位的國賊!連孩子都不放過!”
    “村野治保惡貫滿盈,人神共憤!”
    根本不需要任何證據,在村野治保“弑殺”前任天皇的“前科”基礎上,這次年幼天皇的意外溺亡,這口天大的黑鍋,被嚴絲合縫地扣在了他的頭上!
    京都的村野治保聽到這個消息,先是目瞪口呆,隨即氣得幾乎吐血三升!
    他一把掀翻了眼前的案幾,暴怒如狂!
    “八嘎!不是我!不是老子幹的!是劉盈!是漢人的繡衣使者!是栽贓!是嫁禍!”
    他瘋狂地嘶吼著,試圖向所有人解釋。
    但這一次,連他身邊最親近的臣子,眼神中都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懷疑和恐懼。
    時機太巧了,動機太足了,前科太確鑿了。
    他的任何辯解,在“鐵一般的事實”麵前,都顯得蒼白無力,甚至像是欲蓋彌彰。
    而在吉野,那些原本還在猶豫是否要與村野治保和談的舊公卿們,此刻徹底陷入了絕望和瘋狂的境地。
    天皇死了!而且是死得如此“不明不白”,所有的嫌疑都指向村野治保!他們這些前朝遺臣,就算現在想投降,村野治保還能容得下他們嗎?就算容得下,天下人又會如何唾罵他們?
    他們已經沒有了任何退路。
    “為天皇報仇!”
    “與國賊村野治保不共戴天!”
    “魚死網破,玉石俱焚!”
    悲憤和絕望徹底吞噬了理智,殘存的南朝勢力拋棄了所有幻想,凝聚最後的力量,發出了歇斯底裏的呐喊,準備與村野治保進行最終極的、毫無保留的死戰。
    倭國的內戰,因為這次“意外”,被徹底推向了不死不休的最高潮。而真正的幕後推手,則在那艘海上的樓船中,冷靜地注視著這一切,等待著收獲時節的到來。
    ——
    倭國的內戰,如同一個巨大的血肉磨盤,在仇恨和絕望的驅動下,不得不進行到最後。
    村野治保強壓下心中的疲憊與不祥的預感,集中全部精力,指揮軍隊對盤踞在吉野等地的天皇殘餘勢力發動了最後的清剿。
    既然雙發談不攏,那就隻能用武力解決問題了。
    他心中無比清醒地知道,這場內戰無論誰勝誰負,最終的贏家都隻有一個——隔海相望,冷眼旁觀的劉盈。
    統一後的倭國,必將元氣大傷,民生凋敝。
    屆時,劉盈的大漢水師將會以泰山壓頂之勢來襲,不會給他任何喘息的機會。
    劉盈這廝,當真歹毒!
    擺在他麵前的,幾乎是兩杯必喝的鴆酒。
    一杯是繼續忍受內戰的煎熬和消耗,直到流盡最後一滴血;另一杯是迅速統一,然後以疲憊之師,迎接以逸待勞的漢軍主力,進行一場毫無勝算的決戰。
    但他沒得選,他必須先吞下第一杯,才有可能去麵對第二杯。
    為了盡可能多地保留一點未來抵抗的資本,村野治保罕見地、極其嚴肅地下達了嚴令:凡投降之城池,務必秋毫無犯,不得劫掠,不得殺戮平民!
    他甚至痛心疾首地告誡將領們:“我們的敵人是那些冥頑不靈的公卿,不是普通百姓!已經有無辜子民寧願渡海去給漢人當牛做馬,也不願留在故土!若我們再行暴虐,豈非自掘根基?將來誰為我們種糧?誰為我們作戰?”
    他試圖用道理和強製命令來約束早已殺紅了眼的軍隊,甚至親自前往前線督戰,處決了幾名違反軍紀、劫掠村莊的士兵,以儆效尤。
    天皇殘餘勢力的抵抗,在絕對的實力差距麵前,顯得微乎其微。他們期盼的漢軍援兵始終沒有出現,絕望籠罩著吉野。許多舊公卿在城池陷落前,換上了整潔的漢服。
    有些人甚至分不清漢服與吳服的區別,在自己的府邸中點燃大火,慷慨赴死。
    臨死前,他們不是高呼天皇萬歲,而是麵向西方,聲嘶力竭地呼喊:“大漢皇帝陛下萬歲!臣等盡忠矣!”
    這一幕,通過戰報傳到村野治保耳中,氣得他手指劇烈顫抖,臉色鐵青!
    這些他曾經的臣子,寧可認漢帝為主,以漢臣自居而死,也不願意向他這個真正的倭國天皇投降,這種精神上的背叛和羞辱,比戰場上的失敗更讓他難以接受。
    然而,更讓他崩潰的事情還在後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