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魑魅搏人應見慣,輸他覆雨翻雲手
字數:7382 加入書籤
“那既然自首這條路走不通,就隻能看最終法院認定的具體金額了,如果金額能在60萬以下,根據你的情況,我也是有信心讓你有機會判緩刑的,這點我先給你吃個定心丸,理由呢,我也簡單跟你說下:
第一,你的案件涉案事實已基本查清,證據也已收集固定,不存在毀滅、偽造證據,幹擾作證或者串供的可能,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你也能如實供述向客戶收受回扣的事實,你收取回扣的銀行卡都已經被凍結扣押,違法所得也會全額退出,你的積極賠償,雖無法取得公司諒解,但這不影響你自己本身具有明顯悔罪表現的態度。
其二,你的案件沒有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會秩序的現實危險,非公受賄不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主要是妨害公司企業內部的管理秩序,現單位已經對你做出開除處理,你也不再具有實施新的犯罪的社會危險性。
其三,你此前無違法犯罪前科,有固定住所,判緩刑也並不會對你所居住的社區造成任何不良影響,你完全符合且具有判緩刑的條件。當然了,這所有的一切都要建立在最終認定的金額在60萬以下。對於這個涉案金額你有信心嗎?”律師問道。
“這個的話,我之前梳理出來的那些資金往來,裏麵是有完全出於職務之便收受的客戶的資金,但也還有一些我工作範圍之外的、付出勞動得來的勞務報酬的部分,這兩者您那邊辯護起來有壓力嗎?”寧致遠問道。
“我認真看了你所有的分類,很詳細,每一筆資金往來發生的類別、具體情境、收入來源及入賬金額和和入賬的渠道等都一一說明了,你確實很厲害啊,足足涉及了十幾個客戶六十多筆交易,每一筆都如此的清晰,本身就很有說服力了,當然這隻是數據上的說服力,和邏輯上的說服力是兩碼事,但可以增加法官對你能力的認可,這點也很重要的。
辦案講究的是邏輯,法官最後也會根據所有證據能形成的邏輯來判罰,我隻能說在邏輯上有很大的壓力,因為所有的客戶在好口供上都一致的說是出於你的脅迫才給的錢,本來就算有一個客戶有相反的口供我們就可以有勝算的把握了,可一個都沒有,這個我等會跟你細說。
但就算是這樣,現在承辦遞交給檢察院的是174萬,因為裏麵你說的,有你個客戶一起出資開店的,還好你的出資也是通過銀行卡轉賬的,這就是客觀證據,來印證了你資金往來的主觀意圖,這樣你所列出的有些資金往來是合夥開店的分紅就有了說服力,檢察院對這些資金往來不能算作你收受客戶好處費的邏輯也是認可的,這種情況的明細總共是23萬,這樣在檢察院那邊的金額就是151萬。
剩下的就是你所說的兩種情況,完全因為職務之便的是82萬,所謂勞動報酬的是69萬,這樣就算是我們能讓法院認可,最好的情況也就是82萬了,這個金額是沒有任何辦法(除了有自首情節可以降一檔之外)去爭取緩刑的。
但這裏麵有一點是對你有利的,那就是所有的客戶都沒有提你跟他們合夥開店這件事,但你通過自己的證據鏈條證明了有這件事且檢察院也認可了,那這無形之中會讓法官對客戶的口供的完整性和真實性產生疑問,那反過來法官就會對你所說的事情雖然沒有確切證據的前提下也會有幾分信任度而不會全部否定,這樣的話我們的辯護意見能被采納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了。”律師分析道。
“好吧,我知道了,反正辯護的方向不變,就是要把資金往來的事實情況說清楚,這是我從頭到尾必須堅持且矢誌不渝的,由法官去做最後判斷好了,隻是在金額上我再去好好梳理一下。你剛剛說沒有一個客戶在口供上提到我在工作之外對他們進行的幫助對嗎?”寧致遠不解的問道,因為在他心裏,最起碼有一個人應該會說事實的。
“好,那接下來我就跟你說下我看到的卷宗,裏麵有承辦到你負責的區域找客戶錄的口供,承辦總共找了7個客戶,因為承辦遞交的文件上涉及到的總計有12個客戶,這樣如果有7個客戶所說的口供都完全一致的話,基於節省辦案成本的考慮,就沒必要全部錄口供了,現在看來,所有這7個客戶都一致的表示隻所以跟你有那些資金的往來,都是迫於你在這個職務上,不給你的話沒有辦法,這就反過來證明了你是利用職務之便而非其它拿到的錢,那就是非公受賄,很簡單的,從邏輯上講沒有任何問題,可以很快結案的。
當然,除非你自己能找到涉案的沒有錄口供的客戶,他們能說出些不一樣的東西來,那案子就有轉機了,誰主張誰舉證嘛,這個道理你肯定懂的。”律師說道。
“好的,我明白了,承辦找的都有哪七個客戶?”寧致遠急切的問道。
“有這七個,我跟你說一下,律師念出來七個客戶的名字,果不其然,怕什麽來什麽,寧致遠期待的一個客戶的名字不要出現在上麵可卻實實在在的出現在了上麵,他內心的希望就熄滅了一半了。
還要跟你吐槽一下,這個口供,承辦在錄的時候其實是有問題的,他們是引導性的審問,你看都是這樣的套路:首先問客戶認識你嗎?客戶回答認識。
他們就接著問,你們是什麽關係?客戶說你是公司區域經理,負責管理他們。在接下來承辦就問,你給他錢是因為他是區域經理嗎?客戶回答,是的。好,結束,所有七個客戶都是這樣的模式。
可雖然這種提問式引導性審問,比正常的讓客戶自己述說型的審問而言在程序上有很大瑕疵,但真的指出這個問題的話,承辦也完全可以用這是辦案手段搪塞過去,在這個上麵死磕意義不大,主要是你想想有沒有客戶願意把你幫他們在工作之外的勞務事實講出來,如果有的話,那問題就簡單了。”律師說道。
“我之前讓我哥聯係客戶當中的W先生,W先生雖然在公司上屬於客戶,名下有一家門店,但他隻是用來掛個名的,實際跟門店沒有任何的關係,這家店是我跟另外兩個同事(目前他倆已從公司離職)合夥開的,為了規避公裏裏員工不能自己開店的潛規則(關於這點公司並沒有紙質版的明文規定,讓員工簽字什麽的,就隻是口頭上說說而已),當然還是保險起見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就找了個人掛名而已。
這家店完全是我在工作時間之外,每天晚上都去合適的商圈考察,確定了商圈確實有潛力以後,又經常去尋找有沒有合適的門店出來,再到有了合適的門店我再約房東洽談租賃事宜,再到最終簽訂房屋租賃合同,都是由我一手包辦的,就連房屋租賃合同上的名字都是我的,所有工作準備好之後,另外兩個同事就負責後期的運營管理,我占25%的股份,按比例出資,後期按比例分紅。
其它的客戶也就算了,我跟這兩個同事可是有五年多的交情了,從五年前大家一起進入公司就認識,都是很好的無話不說的朋友,找他們做個證,說明我是真的有利用工作之餘去付出勞動獲取正當的勞務報酬的,這件事我哥有給你回複嗎?”寧致遠問道。
“我來之前你哥專門跟我說了這件事。你哥很早就打去電話約他見麵聊一下,他沒同意,就在電話裏聊了一下。他的意思是公司領導跟客戶已經表達過你的這件事的態度,我們讓他做的這件事有很大的壓力,畢竟他還要在公司的名下繼續做生意,不想給自己惹不必要的麻煩。
你不是也早就猜到他肯定會這麽說了嘛,你哥就按你說的,公司跟客戶都是有加盟合同的,上麵對於門店的貨物供應、運營管理都是有規定的,按合同辦事,有合同在就算你站出來了說明下,第一你不是公司的客戶,從這點上講你跟公司沒有任何實質關係;第二,門店方麵你有加盟合同,隻要你的店已經開了,公司也沒有理由和權力隨便關停你的店的,要是這樣的話公司反而要賠償一大筆違約金,所以根本不可能的,那也就是說沒有什麽可害怕的,但是他就說了一句不好意思,就把電話掛了。
後來再打電話就一直不接了,發短息也不回了。就是這麽個情況。而且門店的分紅這兩個月也沒給了,很明顯,人家就是要跟你涇渭分明劃清界限了,你看我們還有必要去放低姿態求人家嗎?”律師說道。
“世態炎涼啊,嗬嗬。”寧致遠搖了搖頭。
“我這麽跟你說吧,不是世態炎涼,是你太天真了,你都做到了區域經理的職位上,這點人情世故還看不透嗎?也難怪你這個案子這麽簡單,資金全部都是轉賬,這就像犯罪分子在法律麵前裸奔一樣,簡單的讓人感到不可思議,你是真的覺得這些錢是理所應當收的還是真的說根本不知道這是在犯罪?
我之前接觸的案例,別人就算被抓了,要麽人家收的是現金,客戶沒有一點證據,除了嘴上說說;要麽就是錢已經全部轉移了或者揮霍了,也不像你這樣都躺在銀行卡裏還被承辦凍結了,你這個真的是太…..
拋開這些不講,關鍵你這樣的話辯護基本沒有任何的角度可以去嚐試下,你能明白嗎?這個一會再談,我們都是成年人了,寧致遠,我看過的人比你多,通過這兩次的聊天,我也對你有個基本的認識,我是從情感上完全相信你跟我說的一切的,你也很努力,很上進,你跟家人之間的感情也很讓我動容,我就跟你交交心,說的難聽點,你不要有任何壓力,就算這次結果不好,我也看好你,你隻要保持你的這份努力和堅持,你一定可以有一番成就的。
可是你在人情世故上確實情商太低了,不然你的公司領導,你的同事,包括你的下屬,沒有一個人願意站出來為你講話的,你還沒反思下嗎?你收了客戶這麽多錢,你有維護過各種關係嗎,要說服一個人去做你想讓他做的事情,不能訴諸道理,而要訴諸利益。你這個朋友,站出來替你說句話,在你這裏能有什麽好處?但公司那邊就不一樣了,公司是可以有利益給到他的。
再者說了,你要想跟別人合作,或者想讓別人按想你的去做,不是看之前他的行為,之前他的行為隻是他以前的信用記錄,不代表未來他就一定會按原來的方式走,而是要在內心問下自己,要給他點什麽他才會大概率按你的想法去走。
不要拿以前的事來衡量現在的人,回頭看看誰都不是曾經的樣子。利益到位,陌生人就是朋友,利益消失,朋友就是陌生人,人走茶涼,是自然的規律,人沒走茶就涼,是世態炎涼。你所謂的朋友關係,那都是假象,利益才是真相,在當今社會談朋友關係,是件很奢侈的事情。”律師耐心的跟寧致遠說道。
“你說的對,我是咎由自取。現在回過頭去想想,我是拿的錢越多,反而越小氣了,不隻是對外人,連對家裏人也是這樣,我從來沒有想著請同事好好吃一頓飯,用自己的錢;甚至是帶家人吃飯,有時也會心疼花錢太多,不知道為什麽。”寧致遠邊說邊低下頭。
“這種情況我也看過不少,你不是特例。我個人認為你是生長在一個貧窮的家庭中,父母什麽都想省,思想觀念上覺得錢是省出來的,現實的條件也讓他們不得不省吃儉用,那麽下一代從小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一般也會不自覺的這麽想。
等長大成年了,受過了教育,見識了生活之後,你會突然發現省吃儉用雖然是美德,但什麽都省的人卻一輩子都受窮,賺錢舍不得花放進口袋裏存著不用,食物也是一樣放進瓶子裏存發黴了都不舍得吃,把錢全部存進銀行,沒錯,是可以長利息,可是“吝嗇”到把錢永遠都在銀行裏存的,一輩子都不會用,那存錢做什麽?把自己的錢存銀行一輩子也是得那點利息,到老了都不舍得用,這樣的錢對自己毫無意義。
但是等你看明白了,思想觀念上是明了了,但等你真正做的時候,真正去花的時候,你身體上的感受又是另一回事了,你還是會受父母基因的影響,受從小被熏陶的家庭觀念的影響,這種感受是跟難去克服的,甚至你都會不自覺的按照基因發出的指令走,畢竟人都是不自覺的相要自己舒服的動物,沒人會想著要自己的身體感受不舒服,對吧。”律師寬慰道。
“我也是最近才想明白了,很多事都是自己的認知不足。沒有相應的認知,就算給了你財富,你也守不住的,我們看到過很多中彩票大獎的人,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將獎金揮霍一空了,對吧,這就是認知的問題,沒有管理財富的能力就不可能守住財富,反過來,如果你有了管理財富的能力,財富早晚都會到你身邊,不是有句話說財富也是有靈性的、也是認人的嘛,財富隻會跑到其認為有能力的人身邊。我其實也是認知不足的問題,正所謂“德不配位,必受其殃,老祖宗的總結果然是通透。”寧致遠感慨道。
“我比你年長許多,有些事,是人生的必經之事,你隻要能學會從任何經曆中都去反思自己的不足,並樂觀的看待未來,當下的這點事等你未來再去想,都不算什麽大事,甚至你還會感謝自己有這份經曆。”律師說道。
“希望吧,第一次體驗到了一無所有,也許體驗過了,以後就不會再懼怕一無所有了。”寧致遠苦笑道。
“孺子可教也。還有一個問題是你家裏人一直糾結的,就是啥時退回受賄款能無罪?他們主要是怕你會反反複複的後悔糾結這件事情,就拜托我把這方麵的事情講一下,你看你需要嗎?”律師問道。
“我的資金在承辦抓我的那天就全部被凍結了,包括手機、銀行卡、身份證也都被羈押了,我現在已經沒有這個機會了吧。”寧致遠說道。
“那我還是大概跟你講一些這塊的內容吧。公司員工有時會受利益驅動收受供應商或客戶的回扣、紅包等贓款,可能涉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員工知道問題嚴重後積極主動全額退贓,期望能夠免於刑事處罰或被判無罪,對於該類刑事犯罪,本期上需要理解清楚三個方麵的問題:
1.什麽是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的犯罪既遂?
2.退回全部受賄款,屬於什麽樣的情節?
3. 什麽時候退回受賄款,可以無罪?
先跟你說下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的犯罪既遂的相關規定。
犯罪既遂,就是犯罪完成的狀態,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中的犯罪既遂就是已經利用職務之便幫助他人謀取了利益,並且收受了他人的財物,或者是在商務活動中,收受了他人的回扣、手續費等進入自己腰包,並不打算返給公司。
但是如果在接受到對方財物後,較短時間內匯報給公司,或者將該財物返還給其任職公司,那麽可以認定為沒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不構成犯罪。
犯罪既遂是相對於犯罪預備、犯罪未遂、犯罪中止這些狀態而言的。
犯罪預備,就是為犯罪做準備的階段,被抓獲或者案發。比如,為了盜竊,而購買相關的工具,為了詐騙而購買成本道具等。
犯罪未遂,是犯罪在實施過程中,因為犯罪者本身之外的原因而被迫停止。也就是並不是犯罪者自己想停止,而是客觀條件不允許。
犯罪中止,是在犯罪過程中,或者犯罪之後,積極主動停止犯罪,並且為了避免不良結果發生,而積極采取補救措施,犯罪預備、犯罪未遂、犯罪中止都是比犯罪既遂要減輕處罰的情節。
你可以自己對標下自己的行為,我想我說的已經很明白了。”律師說道。
“嗯,我明白,那我有個問題要問下,也是確定下,如果我這種情況是在被抓之前主動、甚至雙倍退回全部受賄款項,是不是可以無罪?”寧致遠問道。
“我辦過很多類似的案件,有像你說的這樣的情況的,也有在法院審理階段全部退回受賄款項的,但是,從結果上來看,不管是在哪個環節退回受賄款,都無法彌補給單位造成的損失,所以,在嫌疑人退回受賄款之後,法院仍然對會其量刑,隻是有退回受賄款這個行為的話對於嫌疑人來說,是酌定從輕的非常好的情節。”律師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