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章: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

字數:9198   加入書籤

A+A-


    千古不變的人性可以稱得上是時間流轉中的永恒;歲月如梭,時光荏苒,但人性的本質卻從未改變。
    古人的詩句,如同鏡子一般,映照出人性的複雜與真實。“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麵不知心”揭示了人心的深不可測;“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諷刺了嫌貧愛富的社會現象。
    我們普通人,從小到大,應該大概率都是在沒有人告訴你‘什麽是人,什麽是人性’這些很本質的問題的情境下成長起來的,甚至於像寧致遠這樣來自偏遠農村貧困家庭的人,父母那一輩都沒有什麽文化,更別提能在什麽是人性的教育上提供什麽指導和幫助了。
    所謂‘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父母那一輩窮其一生,都不會發現人性本質的層麵到底是什麽,他們一生隻是被人性驅使下的一生。
    不過沒事的,還好我們終究都會長大,都會建立自己的認知體係。我們自己有沒有想過,從小到大,我們接觸最多的是人,其實讓自己感覺最陌生的也是人。
    可是,你真的能想到甚至明白,很多事情其實都是人的本性所驅動的嗎?從玄學的角度上看,人性,那是先天賦予的,不可能變,而且是永恒不變;因為性就是道,道生性,也統性;
    道是‘以性統物’,而非‘以物統物’!
    不要認為所謂的‘先天’高不可攀,人就在先天和後天之間運動,先天賦能以動,後天耗能以靜。一天十二個時辰,有三個時辰屬於純先天,也就是子時前後一個半時辰,都是屬於先天,這三個時辰,就是人體的賦能時,是受先天控製的。
    所以天幹十,地支十二。這個就有點玄了,我們不去討論。
    但很多生活上直觀的感受我們是可以深入討論一下的,比如我們很多人應該都會有這樣的感覺:為什麽自己總是會被人傷害?為什麽自己總是會遭人欺騙?為什麽自己總是會為情所困?為什麽自己總是會被人利用?為什麽自己總是會遭人背叛?為什麽自己總是會被人玩弄?為什麽自己總是會賺錢困難?
    凡此種種,討論下來就隻有一個結論,而且是相同的結論,那就是因為你對人性無知。古往今來,人性學從來都是帝王將相從不外傳的家傳絕學,因為人性學是留給自己、傳給子孫後代的生存智慧。
    任何一個曆史朝代,都有兩套知識:一套是門外知識,一套是門內知識。門外知識教的是如何做一隻更聽話的羊,謂之‘愚民術’;門內知識教的是權謀、手段、人性謀略,謂之‘帝王術’。
    帝皇和有錢人把門內知識留給自己和子孫學習,從不外露;而把門外知識濃妝粉飾供眾生學習,廣泛宣揚。所以,我們看到的現實是,曆史在更迭,不變的是曆朝曆代90%的‘人形羔羊’都如此被薅了羊毛。
    如果沒有大量的羊,狼吃什麽?如果沒有大量的窮人,有錢人吃什麽?前麵跟大家講過的‘少二兩’的故事大家還沒忘記吧,這樣的故事我相信隻要你看過一次而且是真的看懂了,你就會終生難忘。
    有錢人培養孩子,都會讓他精通人性和權謀秘術;窮人培養孩子,隻會天天報各種輔導班和學習技能。
    結果就是,你的孩子舞蹈再好,也不過是搔首弄zi,供有錢人享樂。而你的孩子分數再高,也不過是所謂的‘996’、‘211’,好不容易通過努力考上了,在裏麵受富人權貴的白眼,畢業後找工作再為富人掏空身體。
    《掃黑風暴》裏,一個二十幾歲的妙齡少女,自己的父母都被黑惡勢力的老大殺掉了,而她卻渾然不知,還被這個黑惡勢力的老大包養了,天天在那裏跳舞給黑老大看,還嗲聲嗲氣的說著‘我在床上等你啊,你快點來’;
    甚至於到最後,因為一位有權有勢的省級幹部看上了她,她竟然心甘情願的主動獻身,就是為了報答這個黑老大平時對她的恩愛有加,她不願意自己心愛的黑老大因為自己的原因得罪省級幹部而悶悶不樂;
    這就是普通人被人性的把玩,這種獻身,可是跟曆史上綠珠的剛正不阿的獻身甚至獻出生命有著本質的區別的。一個是被蒙在鼓裏毫無自己主見的玩偶,一個是為了自己的主見可以犧牲一切的烈女。
    綠珠,原名梁綠珠,乃中國西晉舞伎,為白州(今屬廣西)博白人,中國最早的木刻版年畫《隋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亦稱 “四美圖”,所繪刻的古代四位美女中,綠珠位列第二;
    綠珠美豔且通歌舞,擅吹笛。西晉太康年間,渤海富翁石崇出公差,途經博白,驚羨綠珠美貌,以三斛明珠聘其為妾;其後,趙王司馬倫掌權,其黨羽孫秀垂涎綠珠傾國之色,向石崇索美,遭拒;孫秀於趙王司馬倫麵前加害石崇,強奪綠珠,綠珠遂墜樓自盡,而石崇亦被誅殺。
    傳說綠珠的絕豔姿容世間罕有,古時越地民俗以珠為上寶,生女稱珠娘,生男謂珠兒,綠珠之名由此而來;亦有說法稱,因石崇以珍珠購得她,故而名珠。
    這裏不禁要先說一段綠珠和石崇的唯美而浪漫的邂逅故事了。
    晉武帝太康初年間一日,江邊忽現眾多士兵,戒備森嚴,在一群當朝官員簇擁下,一位便裝卻氣質非凡的男子至江邊,見村民正采珍珠。此男子三十餘歲,麵帶神氣,風姿綽約,實乃氣宇軒昂,絕非平庸之輩;
    這位貴賓姓石名崇字季倫,其天資聰穎,自幼博覽群書,愛四處遊曆交友,亦精通歌舞、音律等,自有不凡氣度。石崇因出身名門,加之學識淵博名聲在外,很快升任城陽太守;其早在伐吳時,因功封安陽鄉侯,不久後升任散騎常侍、侍中;
    他能整日出入皇宮,與晉武帝朝夕相處,深得晉武帝信任與喜愛。當時年輕才俊中,石崇恐為最出眾者;
    石崇手捧蚌珠,凝神遠眺,不時與簇擁的官員交談。此時,一陣悠揚笛聲似自天邊飄來,石崇覺那笛聲如清澈泉水直湧心田,仿若置身仙境,所見皆為絕美之景;
    緊接著又見梅花似雪,一望無際,仿佛置身寒冬,而遠處現一婀娜身影,立於梅樹下笑語盈盈、含情脈脈;忽而笛音輕轉,淒清之聲悠悠傳出,那女子舒展長袖,似隨悠長笛聲翩然消失;
    待笛音終消,石崇如夢方醒,發現自己已目蘊淚花,使勁揉眼,方知為這有情有感之笛聲所動。石崇循聲遠望,果真見一女子手持玉笛緩緩而來,這名令眾人失神的女子正是綠珠。事後,石崇尋得綠珠父母,予其十斛明珠,終得綠珠,攜其返京城;
    石崇於音樂、歌舞的獨特見解亦令綠珠驚歎不已。綠珠除擅吹笛外,尤擅跳《明君》《明君》乃漢人憐惜王昭君遠嫁而為其所作之歌,後因避晉文帝諱,歌名改昭為明;
    其後石崇又自製《明君歌》,並請專人教習,隻為能與綠珠共奏。該詞詞意淒涼婉轉,感人至深,亦顯綠珠之才氣。綠珠嫵媚動人,善解人意,仿若天仙下凡,尤能曲意承歡,故而石崇於眾多姬妾中,唯獨對綠珠格外寵愛;
    石崇有別館於河南金穀澗,凡遠行之人皆在此餞飲送別,故號 ‘金穀園’。園依地勢高低築台鑿池,園內清溪縈繞,水聲潺潺。石崇因山形水勢,築園建館,挖湖開塘,周遭幾十裏內,樓榭亭閣,高下錯落,金穀水蜿蜒穿流其間,鳥鳴幽村,魚躍荷塘,酈道元《水經注》稱其‘清泉茂樹,眾果竹柏,藥草蔽翳’ ;
    園內築百丈高的崇綺樓,可 ‘極目南天’,以解綠珠思鄉之愁,內中裝飾以珍珠、瑪瑙、琥珀、犀角、象牙,可謂窮極奢華(在這裏不得不說男人用情深處,就是每人要摘天上的星星恨不得都要馬上摘下來,曆史上的例證不勝枚舉:從周幽王和褒姒的‘烽火戲諸侯’、到吳王夫差和西施的‘我不管什麽美人計不美人計,我寧願不要這個王,也要擁有你,與你相親相愛,白頭到老’、再到唐明皇和楊玉環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石崇與當時名士左思、潘嶽等二十四人曾結成詩社,號稱 “金穀二十四友”。金穀園裏養有一批歌妓,綠珠為眾歌妓之首,每次宴客,必命綠珠出來歌舞侑酒,見者皆魂不守舍,因此綠珠美名傳遍天下;
    據《世說新語》等記載,石崇生活奢華至極,其家廁所修建得異常華麗,甚至備有各種香水、香膏供客人們如廁後洗手、抹臉。廁所門口有十餘個女仆恭立侍候,這群女仆裝扮炫目,身著錦繡,妝容豔麗,排著整齊隊伍伺候客人上廁所;
    客人如廁後,婢女便要客人脫下原穿衣物,伺候重新更衣後才讓其離開,但凡在石崇家上廁所前所穿之衣,出來後便不能再穿,以致許多客人不好意思在他家如廁;
    據說,當朝官員劉寮年輕時未做官,家境貧寒,無論騎馬還是徒步外出,每至一處休息,從不麻煩拖累主人,連砍柴挑水皆親力親為;待其官居高位,仍保持勤儉樸素、低調做人之美德;
    有一回,他去石崇家拜訪,如廁時,見廁所竟有絳色蚊帳、墊子、褥子等極為講究的陳設,另有婢女捧香袋於門後侍候,劉寮驚慌失措,趕緊退出,不好意思地笑著對石崇說:‘我不慎錯進了你家內室’;不料石崇正色道:‘那隻是個廁所’!劉寮臉色驟變道:‘我可無此福分’,遂改去別處普通廁所;
    石崇所擁財產難以確切計數,府內氣勢恢宏的屋宇相連,後房數百姬妾皆身著精美無雙的綾羅綢緞,佩戴璀璨金銀首飾,奇珍異寶不計其數。天下最美妙的絲竹音樂他皆聽過,各種珍禽異獸皆入其廚房;
    據《耕桑偶記》記載,晉武帝將外國進貢的珍貴火浣布製成衣衫,穿著去石崇處,豈料石崇故意著平常衣物,卻令自家奴仆皆穿火浣衫迎接武帝,令武帝頗為尷尬;
    更有甚者,石崇擁有美女數千,卻選其中數十人,令其梳妝打扮完全相同,乍看之下,實難分辨,石崇還命人雕刻玉龍佩,製作金鳳凰釵,日夜聲色不斷,稱為 ‘恒舞’,每當他欲召幸某位姬妾,從不叫其姓名,隻聽其玉佩之聲與觀金鳳凰釵之色,玉佩聲小者站於前,釵色鮮豔者站於後,依此順序依次而進;
    伺候他的侍女每人皆口含不同香料,當其笑或說話時,香氣飄出,四溢芬芳,石崇命人於象牙床上灑沉香屑,讓所寵姬妾踩之,其中未留腳印者賞賜珍珠一百粒;若留腳印,則令其節製飲食,減輕體重以保苗條。因此石崇後院有段子雲:‘你非細骨輕軀,怎能得這百粒珍珠’?
    果然是‘吳王好劍客,百姓多瘡瘢;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
    石崇的奢華生活,尤其是他與王愷鬥富的故事,堪稱古代豪富生活的極致展現。王愷,身為皇帝司馬炎的舅舅,官拜右將軍,自是位高權重,家財萬貫。然而,他卻與石崇較上了勁,兩人競相炫耀財富,展開了激烈的“鬥富”大戰;
    在廚房裏,王愷用麥芽糖刷鍋洗碗以示奢侈,石崇則用蠟燭當柴燒火;王愷在四十裏的路麵上鋪絲綢帷幕,石崇則將五十裏道路圍成錦繡長廊;王愷用花椒麵和泥蓋房子,石崇則用珍貴的赤石脂作為塗料……這樣的比拚層出不窮,王愷在鬥富中屢屢敗下陣來,心中怨氣衝天,誓要扳倒石崇;
    而晉武帝暗中幫助王愷,賞賜給了他一株珊瑚樹,高有二尺多,枝柯扶疏,是世間罕見的寶貝,無與倫比,王愷以為得到了天下至寶,滿心歡喜地跑到石崇的金穀園進行炫耀;
    沒想到石崇嗤之以鼻,非常的不屑,漫不經心地拿起一個鐵如意,沒用幾下就把這晉武帝賞賜的珍貴珊瑚敲得粉碎;王愷看到這一幕大驚失色,立馬大聲嗬斥石崇說:‘你竟然打碎我的珍貴寶貝,你怎麽這麽妒忌,這麽狠心呢’?
    沒想到石崇心平氣和地說:‘你也不必緊張,我照樣賠償給你一個就是了’!
    於是讓仆人把家中所藏的珊瑚取出來擺列在桌子上,高三尺的就有六七株之多,而二尺左右的那就更多了,這下可是把王愷看得目瞪口呆,他隨便抱了一株,悵然若失地離開了金穀園,真的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不僅僅沒了晉武帝賞賜的珍寶,還讓石崇當麵把自己好好地羞辱了一頓,顏麵掃地。
    古時候的豆粥是較難煮熟的,但是隻要石崇想讓客人喝豆粥時,隨便吩咐一聲,不用多長時間就能熱騰騰地端來了。即使到了寒冬臘月時,石家的飯桌上依舊有綠油油的新鮮蔬菜,這在當時可是件大大的怪事;有次石崇與王愷一塊出遊,看誰能夠先進洛陽城,石崇那看似不行的牛總是疾行若飛,迅速地超過王愷的牛車;
    正是因為這三件事,讓王愷恨恨不已,苦苦尋找報複石崇的機會,於是他用金錢去賄賂石崇的下人,問出了這三件事情的原因;
    那個下人回答說:“豆很難煮熟的,都是先預備下加工成的熟豆粉末在那,等客人一到,先煮好白粥,最後再將豆末投放進去就成熱氣騰騰的豆粥了;而韭菜是先將韭菜根搗碎後摻在麥苗裏,自然在冬天裏依舊能吃到綠瑩瑩的韭菜了;至於這個牛看上去沒什麽體力,但是車總是跑得快,那是因為駕牛者的技術好,對牛不另加控製,讓它撒開歡兒跑自然就是越跑越快了。”聽到了這番解釋之後,王愷是恍然大悟,立即就仿效著做,果然真的與石崇勢均力敵了。
    劉輿兄弟在年少的時候與王愷有些隔閡和矛盾,王愷假意讓他們在王家留宿照顧,實際上是打算找機會把他們活埋了以報年少時的仇,但是石崇卻與劉輿交情匪淺,在他聽說了王愷要活埋劉輿兄弟二人的陰謀之後,也不管已經天黑夜深了,騎馬飛速奔入了王愷家裏,詢問二劉的所在。
    王愷自知理虧,又在石崇的追問下沒話可說了,隻好交出了劉輿兄弟二人,石崇親自將劉輿兄弟救了出來,一起坐車離開,在車上石崇關心的對劉輿說:“年輕人,怎麽就輕易地相信別人又在別人家裏留宿呢?”劉輿對於這次的救命之恩十分感激。
    一天,石崇一邊陪著一位來賓飲酒作樂,一邊看綠珠翩翩起舞好不瀟灑自在,但是這位貴客看到綠珠,被綠珠深深地吸引住了,石崇上來幾次勸酒他都心不在焉,一副六神無主的樣子,石崇心裏暗暗笑著,大手一揮,音樂立馬停止,而綠珠也退了下去。直到這個時候貴客終於轉過神來,十分惋惜;
    這時石崇突然心血來潮,當即宣布說:“以後我石崇宴請各位來賓,除了讓美女們上來翩翩起舞來給大家助助酒興,還會分別讓她們給大家勸酒。如果被勸酒的賓客不喝或者不是一飲而盡,那肯定就是這些勸酒的人怠慢了客人,我就要把勸酒的美女拉出去砍頭,因為她犯了怠慢不敬之罪。”這道命令一下,綠珠緩緩走了上來,玉手輕輕地扶著酒壺,對著那位貴客莞爾一笑;
    等到酒杯倒滿酒了之後,雙手捧著畢恭畢敬地呈上酒杯,這位貴客早已經被其美貌勾得魂飛魄散,接過綠珠敬的酒不假思索一飲而盡,連連稱讚說:“佳人所敬美酒,醇香無比。”石崇由此感覺十分得意。
    但當貴客走了之後,綠珠暗自流下了傷心的眼淚,石崇自然知道自己做得不對,於是好言相勸道:“你已經是我石崇這一輩子的紅顏知己,今天我是看他被你迷得神魂顛倒,幾次勸酒他都心不在焉不理睬我,所以我才故意跟他開了這個玩笑。”
    綠珠說道:“我自己知道自己身份卑微,但我不是為自己而流淚,隻是擔心你以後會濫殺無辜,還請大人將玩笑收回,不要再開這種玩笑了。”
    有一次王導(後官至丞相)、王敦(當朝駙馬,後官至大將軍)和石崇三人一起在金穀園裏喝酒,石崇十分開心地說:“我前些天剛給下人立下了這樣的規矩。如果她們勸酒而客人不喝,就要推出去砍頭。”而這個王導的酒量不高,僅僅是幾杯美酒下肚,就感覺到天旋地轉,因此臉色有些難看。但敬酒的美人已經是淚如泉湧,煞是可憐!王導十分不忍心看著她被殺,被勸酒也就隻好都喝了,終於喝得酩酊大醉。
    但是王敦卻根本不相信石崇的話,他冷眼相看,一心就想瞧個究竟:“你叫美人勸我酒我就是不喝,看你石崇到底玩什麽把戲?”於是,有美人上來勸酒,王敦絲毫不理,石崇不動聲色地大手一招,兩名家丁便架起那可憐的美人向外拖去,不一會兒,兩個家丁就把一顆血淋淋的人頭端了上來;
    然而王敦還是不為所動,石崇惱羞成怒,接連殺了三個勸酒的美人,王敦雖是率兵打仗的將軍,慘烈血腥的場麵自然是見過不少,但這個時候也不禁心軟和後悔起來;
    從這以後,每個同石崇喝酒的人,聰明的都裝作酒力不支,直接趴在酒桌上沉睡不醒,而那些不知道變通的人,隻能是一杯接一杯直到爛醉如泥,石崇每每看到這種場景都會感到十分快意。
    石崇在朝廷裏投靠的是賈謐,他為逢迎賈謐無所不用其極,甚至賈謐出門,他站在路邊,望車塵而拜,深為時人不齒,待後來賈謐被誅,石崇因為與賈謐同黨被免官,當時趙王司馬倫專權,石崇的外甥歐陽建與司馬倫有仇;
    依附於趙王倫的孫秀暗慕綠珠,過去因石崇有權有勢,他對綠珠是可望可戀而不可及,現在石崇一被免職,他明目張膽地便派人向石崇索取綠珠。那時石崇正在金穀園登涼台、臨清水,與群妾飲宴,吹彈歌舞,極盡人間之樂,忽見孫秀差人來要索取美人,石崇將其婢妾數十人叫出讓使者挑選;
    這些婢妾都散發著蘭麝的香氣,穿著絢麗的錦繡,石崇說:“隨便選。”使者說:“這些婢妾個個都豔絕無雙,但小人受命索取綠珠,不知道哪一個是?”
    石崇勃然大怒:“綠珠是我所愛,那是做不到的。”使者說:“君侯博古通今,還請三思。”其實是暗示石崇今非昔比,應審時度勢,石崇堅持不給,使者回報後孫秀大怒,勸趙王倫誅石崇。
    趙王司馬倫知道此事之後立馬派兵捉拿石崇,石崇末路之時,對綠珠歎息說:“我現在因為你而獲罪。”綠珠流淚說:“願效死於君前。”轉身從樓上跳下,墜落而死,石崇想救卻是來不及了。
    最終石崇被亂兵殺於東市,臨死前他說:“這些人,還不是為了貪我的錢財!”押他的人說:“你既知道人為財死,為什麽不早些把家財散了,做點好事?”
    石崇的死,其實禍根在很早之前就已經埋下了。早在當年,石崇在荊州當官,為了發財,派人殺死過路客商,後來他在舉辦的宴會上無緣無故地斬殺勸酒美人;
    古語說得好:“禍福無門,唯人所召。”石崇動不動就殺人,甚至以殺人為樂,多行不義必自斃,石崇的死可謂自食其果。
    隻不過,石崇的死恰好也凸顯了綠珠的剛烈,雖然她的剛烈沒有得到石崇對等的回應,也是一種錯付,但是,綠珠為了自己的主見而毫不猶豫的甚至是犧牲來保全,無不讓人扼腕痛惜。
    多年之後,寫下了千古名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唐代著名詩人杜牧,路過金穀園,即景生情,寫下了一首詠春吊古之作《金穀園》:“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內心想到的依然是綠珠的剛正不阿。
    接著說回人性。從古至今,有一條顛撲不滅的鐵律,那就是: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這個世界既不是有錢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權人的世界,它是通人性者的世界;權和錢都會變化,唯獨人性不變,亙古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