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出海得“重寶”(5600+5700加更)

字數:8558   加入書籤

A+A-


    張秀芳搖頭,“我……我真的沒大礙,你們不要擔心。”
    徐重陽連忙說:“唐阿姨,劉叔叔,我知道,我聽媽媽和姥姥說肚子裏長了腫瘤,縣城的醫院看不好,要去大醫院。”
    “到底怎麽回事啊?”唐穎著急,“秀芳姐,你把病曆給我看看。”
    張秀芳當時在醫院就覺得自己活不了,所以想給孩子找個後路。
    每個月給家裏寄錢的劉奕安,重情重義,看在犧牲的徐建國的份上,會養徐重陽。
    她死了,徐重陽跟著徐建國,也比跟在婆婆和小叔子跟前強。
    這才打電話,厚著臉皮給孩子找個好的活路。
    張秀芳不拿,但徐重陽聰明,他跑到屋裏,從抽屜裏,找出來病曆。
    “唐阿姨,這是我媽媽的病曆。”徐重陽紅了眼睛,“唐阿姨,能救救我媽媽嗎?我已經沒有爸爸了!”
    唐穎鼻頭一酸,摸了摸徐重陽的腦袋,“阿姨先看看,如果能治。我和你劉叔叔砸鍋賣鐵,也給你媽媽治病。”
    這不僅是救命之恩,更是戰友之情。
    徐建國臨終之前,手裏還拿著老婆和孩子的照片。
    唐穎和劉奕安絕對不會讓徐建國走得不安心。
    張秀芳手足無措,擔心給唐穎和劉奕安添麻煩。
    唐穎打開病曆,仔細一看,原來是子宮肌瘤。
    隻是現在還不知道有沒有轉為惡性,需要再做檢查。
    隻是這裏醫療水平很低,必須去更大的醫院。
    以現在張秀芳娘家回不去,婆家容不下的狀態來看,能做這些檢查,已經花了很多錢,根本沒法治療。
    即使唐穎和劉奕安花錢給她治療,她也得不到好好休養。
    徐重陽在這樣的環境裏,不能得到好的教育。
    劉奕安倒是可以懲罰徐建國的二弟,但徐重陽的母親,要跟著小兒子過。
    他做不到對一個老人出口惡意,畢竟那是徐建國的母親。
    劉奕安和唐穎當即商量好之後,決定帶著張秀芳和徐重陽回四方島。
    在那裏有好醫院,可以做手術。
    等出院之後,在村裏找個大娘,照顧張秀芳,讓她得到很好的休息調養。
    如果花錢,實在救不了,劉奕安和唐穎盡力了,沒有遺憾。
    張秀芳不願意去,但唐穎堅持,“秀芳姐,我們對重陽再好,都不是他親爹親媽。重陽說到底,現在隻有你一個親人了。”
    “有病咱們就治療,如果治不了,重陽和我們也沒有遺憾了。如果能治療,隻不過是花錢的事情。你要是過意不去,到時候,你可以慢慢還給我們錢。”
    “畢竟在深城附近,找工作很容易。你不要有後顧之憂,放心跟我們走。要不然我和奕安也放心不下。”
    “媽媽,你去吧,治病要緊。等我長大掙錢了,我一定還劉叔叔,唐阿姨錢。”徐重陽一邊哭一邊說,“我不想媽媽死!”
    母子倆抱頭痛哭。
    最後張秀芳跟著唐穎和劉奕安坐火車,來到了深城四方島。
    這裏有空病房,有劉奕安和唐穎的擔保,直接住院。
    經過一番檢查之後,張秀芳子宮裏的腫瘤雖然很大,但還沒有惡化。
    盡快手術切除,休養一段時間,就可以恢複健康。
    因為張秀芳的病情,劉奕安和唐穎分別跟各自單位領導匯報情況。
    對方得知是徐建國的家屬生病,把他們的假期延長半個月。
    等一切安頓好,再過來。
    手術很成功,住院七天之後出院。
    本來劉奕安想租房子,但被劉老爺子拒絕了。
    隔壁老陳的房子裏麵的東西搬走了,但馮大寶家的東西,都沒有帶走。
    因為馮大寶在外地,而且都是些老物件,也沒有帶去的必要。
    馮大寶當年結婚用的東西,都是不錯的。
    謝教授和劉美蘭把一些被褥拿出來曬曬,並且洗幹淨床單被罩,裏裏外外打掃幹淨。
    不僅如此,為了方便,已經把三個宅子中間的牆壁拆了。
    有什麽事情,可以直接過去,特別方便。
    劉美蘭領著徐重陽,找到王暖暖,“暖暖,這是徐重陽,是我大哥的幹兒子,是我侄子。以後你上下學,等等他,行不?”
    王暖暖可聽話了,連忙點頭,“美蘭姐姐,你侄子,就是我侄子,放心吧。我上學等他,放學帶他,保證給你帶回來。我還能給他輔導功課!”
    聽到這話,劉美蘭笑了,“好!等有空了,我好好獎勵你。”
    昨天已經帶去學校報名了,現在交給王暖暖,跟著一起去上學。
    王暖暖拉著徐重陽的手,兩個人走出小巷子。
    “徐重陽,叫聲姑姑,以後在學校我罩著你。”王暖暖笑道。
    “姑姑!”徐重陽乖巧,嘴也甜。
    初中和小學,其實就隔了一堵牆,離得很近。
    小學放學早一點,初中放學晚一點,不過相差不超過一個小時,可以在學校裏做作業,然後一起回來。
    王麗雯笑了笑,一邊領著女兒一邊領著徐重陽,去學校。
    張秀芳無比感激,如果不是劉奕安和唐穎,再拖延一段時間,可能她就要死了。
    等她恢複健康之後,一定好好工作,賺錢還債,把兒子養大。
    劉美蘭終於拿到了第二艘漁船,經過檢修,各種證件辦齊之後,可以下海捕魚了。
    這一艘漁船大一點,二十五米!
    他們也在漁船上寫了一個大大的名字,“希望號”。
    劉美蘭把豐收號交給徐開發,她和唐昌平來到希望號上麵工作。
    徐開發和唐昌平人脈更廣,他們請過來的船長和漁民,不管是人品,還是技術都非常好。
    每艘漁船都八個人,等陳嫂子結束觀察之後,直接來希望號工作。
    唐昌平正在開船,劉美蘭進來,看了看牆壁上的日曆。
    現在已經二月中旬,還有三個月就是禁漁期。
    劉美蘭覺得可惜,“今年如果不是封島,咱們也不用耽誤這麽長時間。”
    唐昌平連連點頭,也十分惋惜,“是啊,我算了算,相當於咱們少出海兩次!這就是上百萬啊!”
    “好在咱們這艘船大,美蘭船長,你運氣一向好,一定能夠帶領我們捕撈到好海鮮,滿載而歸。”
    劉美蘭很有自信,“我盡力而為!”
    午飯前,下網。
    午飯半個小時之後,就開始起網了。
    劉美蘭解網,大家翹首以待。
    “金鯧魚,不錯。”唐昌平笑道,雖然價格沒有銀鯧魚貴,但勝在多啊。
    這一網,足有四千斤。
    關鍵個頭還挺大,品相好,價格比市麵上的金鯧魚,還能高一點。
    這時候,徐開發用對講機跟這邊聯係,“老唐,你們弄到了什麽魚?”
    唐昌平笑著回答:“四千多斤的金鯧魚,你們呢?”
    透過窗戶,看到幾百米以外的豐收號。
    “巧了,我們也是金鯧魚。我們這邊少一點,估計也得有三千斤。”徐開發回答,“本來我還擔心收獲情況,現在貌似咱們美蘭船長的運氣,一如既往地好。”
    “是啊,一直很好。”唐昌平回答,“不跟你說了,我去外麵幫忙,讓美蘭過來開船。”
    分揀魚,弄得渾身都是魚腥味。
    唐昌平不想讓劉美蘭幹這些粗活,畢竟是船東,不能讓船東比船員更累。
    劉美蘭蹲在地上分揀魚,的確有點腿麻,就把位置讓出來。
    她去開船。
    一邊開船,她還要一邊尋找魚群。
    劉美蘭發現,她的搜索範圍更大了,足有一千多米。
    “大黑,今天怎麽就你自己,你朋友呢?”劉美蘭跟大烏龜交流。
    大烏龜晃了晃腦袋,然後往後看。
    這一看,劉美蘭傻眼了。
    更大的海龜群體,遊了過來。
    “很好,都幹幹淨淨的,沒有被藤壺寄生。”劉美蘭笑道,“現在春暖花開,你們是不是要去繁衍生息了?”
    大海龜點了點頭,揮了揮手,像是跟劉美蘭告別。
    臨走的時候,大海龜還從海裏撈上來一個黑漆漆的東西,送到了漁網裏。
    劉美蘭在搜索魚群,沒有注意。
    大海龜跟她告別之後,就帶著族群遊走了。
    找到魚群,劉美蘭開船,掌控漁網,把看到的一網帶魚收了。
    起網的時候,帶魚從漁網裏掉落下來。
    “撲通”一聲,一個黑乎乎的東西從漁網裏掉下來,下麵的帶魚有的被砸粘了。
    “這到底是什麽東西?”大家嚇了一跳,趕緊後退。
    船長趙剛湊過來,被熏得趕緊捏著鼻子,“這東西是死的海龜!”
    劉美蘭一怔,從駕駛艙裏跑出來,仔細探查,“真死了!這……這不是普通的海龜,這是玳瑁!”
    “這東西是保護動物啊!”趙姐連忙說道,“不過這是死的,該怎麽算?”
    劉美蘭捏著鼻子湊過來,仔細觀察,“玳瑁的殼子還是完整的,扔了可惜。可是拿回去之後,萬一犯法,我得進去坐牢!”
    趙剛盡管是老船長,但也沒見過死的玳瑁。
    玳瑁最值錢的就是殼子,現在玳瑁已經死了,扔了殼子不要,好可惜。
    不扔,就怕違法坐牢。
    劉美蘭想了想,然後說:“大家把這些東西先弄在一邊,我先跟岸上打聽一下。如果就連死的,也不行,我就給扔了。”
    錢重要,但自由更重要。
    於是劉美蘭通過電報跟岸上聯係,唐小魚接到電報之後,立即打電話給海事局工作的朋友。
    海事局那邊又聯係海洋保護單位,要證明玳瑁自然死亡,而不是遭受殺害。
    另外,到了岸上,要立即上報,並且辦理相關的手續。
    最後,玳瑁製品,不能用於買賣。
    劉美蘭隨身攜帶相機,用於拍攝海上的一些美景和好看的魚群。
    不僅如此,劉奕文還送給她一個攝像機,很值錢,國外進口的,拍攝很清晰。
    看到這個攝像機,劉美蘭咬牙。
    這個二哥就是這樣讓人又愛又恨!
    最氣劉美蘭的就是劉奕文,但送給劉美蘭東西最多的也是劉奕文。
    未來他們還會合作,在經濟上也會有牽扯。
    總之,二哥送的,不要白不要。
    “大家停一下,我拍攝之後再收拾。”劉美蘭拿著攝像機,把這隻死的玳瑁從漁網掉落下來之後,砸壞了很多帶魚的畫麵拍下來。
    裏裏外外,確定玳瑁已經死了,另外還有很多船工陳述,撈上來就是死的。
    東西有點難聞,一直放在船上也不是辦法。
    劉美蘭和唐小魚商量之後,唐小魚雇一艘船,跟劉美蘭會合,然後把死的玳瑁帶回去。
    到了晚上,唐小魚雇傭的漁船,找到了希望號。
    用專門的容器把這隻死去的巨大玳瑁帶過去,隨著船而來的,還有公司裏的新員工小吳。
    “小吳,這是錄像,到了岸上刻錄一部分之後,交給唐經理。”劉美蘭交代。
    小吳點頭,“我記下了,劉總。”
    “好!路上注意點,別讓人把咱們的東西偷了。”劉美蘭小聲交代。
    小吳應下,“我今晚不睡,看著咱們的東西。”
    把死去的玳瑁弄走之後,船上的氣味好了很多。
    這一網魚,是黃姑魚。(圖)
    當地又有人叫春子,假黃魚,黃婆。
    這是溫熱帶的底棲動物,因為魚鰾能夠發聲,在生殖期間會發出咕咕的叫聲,由此得名。
    成魚大約二十厘米,最多可長到三十厘米。
    這一網黃姑魚在二十到三十厘米中間,很大,也很好。
    這種魚肉質清鮮滑嫩,魚味有點淡,但仍能嚐到魚香,魚油香味薄,但可以用鹽引出其香味。
    現適合清蒸,煎,煮,溜,炸,軟煎。
    這個魚的外形和肉質跟黃花魚有點像,其肉潔白堅實呈蒜瓣狀,嫩滑細致,但魚味道比黃花魚淡,所以也有假黃花的稱謂。
    今天的晚飯就是清蒸黃姑魚,味道很不錯。
    再加上紅燒帶魚,好吃又下飯。
    劉美蘭休息上半夜,唐昌平下半夜起來,船工也輪流休息。
    大家第一次合作,都是磨合中。
    因為都知道劉美蘭的公司提成很高,所以即使是新來的船工,也沒有人偷懶。
    不僅積極幹活,而且配合也越發默契。
    到了半夜,劉美蘭起來之後,站在船頭打了個哈欠。
    她開始用異能開始探查海底,夜晚的海底,一如既往美麗漂亮。很多晝伏夜出的海魚,正是活躍的時候。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找到了。
    劉美蘭眼睛一亮,喜不自禁,跑去駕駛艙,朝著魚群追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