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1章 想要“得月”,先到“近水樓台”
字數:3835 加入書籤
梁成笑了,“其實不是缺少資金,而是缺少新的管理方式,新的市場。當地人習慣了以前的生活,想改變很難。”
“哦!”菱花點頭,“原來是這樣。我不懂,但我覺得這是一個好項目。當地如果能做好了,賣到全國各地,也能拉動當地的經濟,增加收入。”
梁成稱讚,“是的!我也會評估當地,是否有人願意建廠,兩手準備。”
“祝你成功。”菱花鼓勵,希望家鄉越來越好。梁成就是那個帶領家鄉越變越好的人之一。
傅琛在大年初八就回單位了,劉美蘭則是等到過了元宵節之後,才帶著孩子坐飛機回來。
來回有保鏢,幫忙抱著孩子。
在機場,劉美蘭遇到了同樣在等行李的梁成,微微一怔,沒想到梁成這麽快就追到深城了。
傅瑩眼尖,嘴巴也快,“梁叔叔!”
梁成轉頭,眼露驚訝,“傅瑩!傅海!”
顧不得拿行李,梁成就快步走了過來,“嫂子!”
劉美蘭眨眨眼睛,笑著說:“真巧!你怎麽有空過來呀?”
梁成指著那邊的行李,“我跟我同事要在深城這邊做市場調查!”
“調查什麽?”劉美蘭問,“需要我幫忙嗎?”
梁成回答:“嗯,暫時不需要!我們想要在這邊市場調查我們的牛肉幹,我們準備把牛肉幹分成小塊,給去超市或者去菜市場的人試吃!然後搞一些市場調查,調查他們的口味,口感等各方麵的信息,然後針對性的推廣適合南方人喜歡吃的牛肉幹!”
他工作的地方別的不多,但牛特別多!牛肉幹要經過加工,能夠帶動當地的畜牧業和加工業發展。
他提出的這項內容,在縣領導班子通過,正式由他負責。
梁成對此非常高興,投入100%的精力。不僅因為這可能給他帶來很大的政績,還可以經常來深城。
正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得先靠近了才有機會得到月亮呀。
離得遠,僅僅靠網上聊天,梁成覺得還不夠,所以他非常積極行動。
劉美蘭點了點頭,“原來是這樣啊!真材實料的牛肉幹的價格比較貴,所以我覺得你們應該去中高檔的商場門口做市場調查!”
梁成點頭,“知道!所以等安頓下來之後,準備做個嚴謹的市場調查,然後分批行動!”
說完,梁成打開包,從包裏麵拿出來一把牛肉幹。
這些牛肉幹,每個大約兩厘米長,包裝在糖紙裏。
梁成說道:“嫂子,這些都給孩子吃!”
劉美蘭接了過來,“孩子小,這些東西容易卡著!他們不能吃,但我能吃,回頭我也給你填幾份市場調查單!”
梁成感謝,“謝謝!待會你們等一下,包裹裏麵有那種長的牛肉幹,孩子們拿在手裏麵,放在嘴裏麵咬著,一次隻能咬一點點,這樣就不會卡著了!”
劉美蘭吃過菱花從老家那邊帶過來的牛肉幹,沒有拒絕,“謝謝!”
很快他們各自都拿到了行李,然後走出機場。
臨走的時候,梁成拿出來一包長的那種牛肉幹,給了孩子們。
劉美蘭沒有讓人送梁成,畢竟梁成過來是公務,有自己的安排。
果然,今天有出租車。梁成打到出租車之後,就跟劉美蘭揮手告別。
劉奕文親自帶人過來接,“剛才那人有點眼熟啊?”
劉美蘭回答:“也是中央選調生,我三哥的朋友!跟傅琛京市那邊的家住在一片!”
劉奕文微微一愣,“那對方的家世很好呀!”
劉美蘭回答:“那當然,本身優秀,又考上了好大學,家裏麵給支撐,自然前程無限!過了年回到工作單位,從老家那邊背了很多牛肉幹過來,準備做市場調查,弄出來適合咱們當地人喜歡吃的牛肉幹,進而開拓南方的市場!”
劉奕文感慨,“本來我以為咱們家的老三已經非常勞心勞力,沒想到外麵的年輕人也是如此!有為青年啊!”
劉美蘭笑了笑,“正因為年輕,所以年富力強,更有衝勁!在一線工作能夠積累很多工作經驗,鍛煉能力!以後他聯係我們,就給他們在你那邊的商場門檻安排個攤位!”
劉奕文點頭,“沒問題!回頭讓他直接聯係我就行!”
兩個孩子坐在安全座椅上,一人手裏拿著一根長長的牛肉幹,正在費力巴叉地咬著。
上麵有牙印,還有口水,啃得津津有味。
劉美蘭也忍不住,撕開一個小的,吃了一個,“味道真不錯,比牛肉粒更加淳厚!”
劉奕文聽到牛肉粒瞬間笑了,“前段時間咱媽做了一個檢測,市麵上占有率比較高的四種牛肉粒,居然三種裏麵沒有牛肉!”
劉美蘭一愣,哭笑不得,“牛肉粒裏麵還得有牛肉呀!”
“誰說不是呢?”劉奕文哭笑不得,想到家裏的桌子上擺著的牛肉粒,就是其中沒有牛肉的牛肉粒,氣得他直接給扔了。
劉美蘭又撕開了一個,塞到了二哥的嘴裏,“你嚐嚐這個,這個是真正的牛肉幹!”
劉奕文咬了一下,“這也太幹了吧,有點硬!不過閑著沒事兒,看球的時候磨牙,挺好!”
劉美蘭問:“這種口味的牛肉幹在這邊能賣出去嗎?”
劉奕文點頭,“應該可以啊!相比較那些沒有牛肉的牛肉粒,我當然願意吃有牛肉的了呀!反正如果在這邊銷售,我會買!”
劉美蘭笑了,“看來這次梁成真的找到了一條提升經濟的路徑!這東西可以在當地直接加工好,然後運到這邊來賣,附加值高!”
劉奕文深以為然,“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口味,他們可以多做幾種味道,在全國範圍內應該能夠拿下不少市場份額!難得有這樣上進心的年輕人,而且還是跟老三關係不錯,再加上又跟傅琛認識,咱們能幫的就多幫點!”
劉美蘭點頭,“知道了,二哥。最近家裏有事嗎?”
“家裏沒事!”劉奕文回答,“姥姥和姥爺準備回去,但媽媽沒批準!東北那邊現在還天寒地凍的呢,那邊化凍了,暖和了,再送他們回去!”
劉美蘭感慨,“上了年紀的人,總覺得有兒子,不能在女兒家常住!”
劉奕文附和,“是啊,他們住在二舅和二舅媽家裏,住了幾十年了,也沒覺得不習慣!”
“就拿爸媽來說,也就是你和傅琛在我們身邊,爺爺爺爺還有爸媽跟你住一塊很自在。你要是在京市,在有我們三兄弟的情況之下,跟你在京市那邊定居,他們哪受得了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