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添點新玩具

字數:4021   加入書籤

A+A-


    垂直起降戰鬥機也不是新鮮事物,已經有多種服役過的垂直起降戰機。
    代表性的就是帶英的鷂式、老大哥家的雅克38係列,都能做到垂直起降。
    但這兩玩意實際作戰性能聊勝於無,雅克38作戰半徑更是隻有幾十公裏,號稱桅杆保衛者。
    至此人們一度以為垂直起降戰機沒有前途,唯有老大哥繼續推進了雅克141的研製。
    在後者研製的時代,航空發動機技術極大提升,材料學也有了顯著進步。
    雅克141第一次使用了旋轉尾噴口加勝利風扇的設計,最大化利用了推力效率。
    雖然雅克141因為曆史原因未能投產,但米國的F35B卻繼承了它的衣缽,采用相同的技術路線。
    有著史無前例的F135發動機加持,F35B在垂直起降的同時還獲得了相當不錯的航程,一己之力讓許多直升機攻擊艦有成為小航母的可能。
    國內以前也嚐試過這種技術,不過等到二十多年後,卻已經瞧不起在兩棲攻擊艦上搭載垂直起降飛機了。
    畢竟在強大的國力加持下,直接上電磁彈射器豈不是更妙?
    你說兩棲攻擊艦放不下彈射器?那我造大一圈不就行了。
    當然現在的海軍還沒有“大力出奇跡”的豪橫資本,垂直起降戰機的夢還是挺香的。
    後世論壇上那麽多的腦洞,在這個時代拿出來令閆海著實耳目一新。
    尤其是以直升機攻擊艦為核心的打擊戰術,展現了一種全新的登陸作戰可能。
    “如果能組建兩隻直升機攻擊艦打擊群,突破第一島鏈就容易多了。”
    閆海忍不住感慨,唐文也是頗為唏噓。
    第一島鏈現在還是橫在脖子上的一道枷鎖,但二十年後,提到島鏈人們隻會失笑。
    不僅僅是第一島鏈,現在亞洲最強海軍是隔壁的八八艦隊,至於第七艦隊?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大BOSS。
    直到2010年,輿論都普遍認為海軍扛不住八八艦隊一輪攻擊呢。
    唐文又想起在東沙群島遇到的水警,心裏忍不住歎息。
    他忽然想到什麽,忍不住問道:
    “兩萬噸左右的兩棲攻擊艦,結構其實和二戰的中型航母也差不多吧?”
    閆海對這個問題有些意外,但想一想還真差不多。
    二戰時期中型航母也就是兩三萬噸,四萬噸以上就是大型航母。
    直升機攻擊艦同樣使用直通甲板,又不需要使用彈射器,對自身性能要求也不高。
    除了電子設備以外,船體方麵確實很相似。
    “差不太多,建兩棲攻擊艦不難,就是……唉,沒錢啊。”
    沒錢?
    從閆海的角度看確實如此,但唐文可是知道即將發生的幾筆購艦訂單。
    96年以前,當局確實以經濟為第一目標,軍備隻能“忍一忍”。
    但這次事件後,先是馬不停蹄地去北邊買了兩條956現代級驅逐艦,還續訂兩艘,千禧年交付。
    98年又在愛國商人運作下買回來瓦良格號,同時期停滯許久的核潛艇項目重新啟動。
    有道是知恥而後勇,自行建造研發戰艦再快也需要幾年,吃了大虧的海軍現在隻想拚命壯大自己。
    如果現在能馬上能買到一條兩萬噸的“兩棲攻擊艦”,說不定眼睛都不眨一下。
    大黃蜂號雖然是舊版本裝備,但艦體卻是全新製造,用個二十年毫無問題。
    推進船塢一通現代化改裝,換上新的電氣設備和雷達,未嚐不是一條不錯的直升機攻擊艦。
    反正握著一條二戰航母也沒什麽用,轉手一賣沒有幾個億都不好意思出手。
    當然錢是其次,要是能看著大黃蜂號在西太平洋到處亂竄搞事情……這不比漁船刺激的多?
    特別是哪天第七艦隊又來自由航行,突然被一條大黃蜂號起飛的直升機監視,會不會懷疑是兔子把海底的大黃蜂號撈了起來?
    和其他艦種不同,航母、兩棲攻擊艦這類艦船對船體的技術要求沒那麽敏感。
    就算是米國海軍於1956年開工、60年服役的“小鷹號”航母,僅僅從艦體和動力係統上來說也是不落後的,比起八萬餘噸的胡建號也差不了太多。
    唐文越想越心癢,甚至有種明天就去總裝備部門口擺攤,寫個“一億元甩賣99新航母”的招牌。
    不過他最後還是冷靜了下來,突然拉出一條二戰航母,搞不好真會嚇的聯大要打“99年命運之戰”了。
    畢竟現在的造船廠船塢最大隻能容納兩三千噸的驅逐艦,難道真說這玩意是水裏撈的?
    真正的大黃蜂號戰沉40多年,又被自己撈上來翻新?
    唐文撇除腦子裏的胡思亂想,但給海軍添點新家當的想法卻是止不住了。
    可惜當時玩的是戰艦世界,全都是二戰老爺爺,如果玩的是現代戰艦,馬上就能掏出來核航母嚇老米一跳。
    哪怕玩的是某藍航線,來個艦娘也好啊。
    巨艦大炮黨害人不淺!
    和閆大爺侃了半天,黃東順已經看完了穿,意氣風發的回到辦公室,對唐文說道:
    “我剛剛在外邊看,就感覺這船就好像自己在往上長一樣,真是期盼啊。”
    “……”
    壞了,不會真讓你看出什麽了吧。
    唐文擦了擦頭上的冷汗,剛擺脫閆老爺子差點又被黃東順嚇一跳。
    不過有唐一看著再加層層阻隔,真看出什麽也不是這樣才對。
    陪後者一起看船的唐一順勢說道:
    “汽輪機的布局和參數資料等下我就整理出來,可以供你們的海員先拿回去熟悉熟悉。”
    黃東順點點頭,然後繼續道:
    “既然你們造船這麽快,我們也要在碼頭準備煤和重油了,這些玩意本地還真不太好買,但確實比柴油便宜多了。
    漁業局那邊手續也在辦,過不了多久就能下來。
    唐老板,船最快什麽時候能交付?”
    “再有一個月就差不多了,蒸汽輪機比較複雜,至少要花大半個月海試。”
    實際上橋立號的建造時間隻剩下4天,也不需要什麽時間進行磨合。
    一個月的時間裏半個月是留著去撈大和號的,剩下半個月用來安裝真正的漁業設備。
    整整七萬噸鋼鐵,放在海底多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