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聯軍開始紛紛撤退
字數:7886 加入書籤
“此地,乃是非之地,不可久留!
我等,不如即刻拔營,速回江東!再圖大事!”
黃蓋繼續勸說道,“否則,此事若是走漏了風聲,被那關東諸侯,尤其是大將軍葉天得知,怕是,會引來殺身之禍啊!”
黃蓋的話,立刻得到了帳內所有將領的一致讚同。
“是啊!主公!黃將軍所言極是!”
“此物,幹係重大!我等,還是早日返回江東,方為上策!”
“若是讓袁紹、袁術那等小人,得知了此事,我軍,必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眾人紛紛開口,言語之間,充滿了對未來的擔憂,以及,一絲絲難以掩飾的興奮與期待。
然而,就在這份狂熱的氣氛之中,孫堅,卻緩緩地,搖了搖頭。
他將那枚足以讓天下任何一個男人,都為之瘋狂的傳國玉璽,小心翼翼地,重新放入了木匣之中。
然後,他抬起頭,那雙複雜的眼眸,在這一刻重新變得清明而又堅定。
“不行。” 他的聲音,雖然不大,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決絕,“現在,還不是返回江東的時候。”
他站起身,按著腰間的古錠刀,沉聲說道:“攻打董卓之前,我孫堅,曾對天立誓,不斬國賊,誓不罷休!
而如今,董賊尚在長安,荼毒天子,禍亂朝綱!我,又豈能,因一己之私,而半途而廢?!”
“可是,主公!” 程普急忙勸說道,“此一時,彼一時也!如今,您身負天命,當以大事為重啊!”
“住口!” 孫堅猛地一拍桌案,怒喝道,“不要再說了!”
他環顧四周,目光從每一位心腹將領的臉上,緩緩掃過,用一種前所未有嚴肅的語氣,說道:
“今日之事,到此為止!任何人,不得再向外人,透露半個字!違令者,軍法從事!”
“是,主公。”
而此刻。
看著主公那副決絕的模樣,黃蓋等人,雖然心中充滿了無奈與惋惜,卻也隻能齊聲應諾,將那滿腔的野心與勸諫,都硬生生地,咽回了肚子裏。
然而,他們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他們這場秘密會議進行之時,帥帳之外,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裏,一雙貪婪而又狡詐的眼睛,將這一切,都盡收於眼底。
那人,是孫堅軍中的一名普通士卒,但他的真實身份,卻是袁術,安插在孫堅身邊的一名細作。
當他親眼看到那枚散發著五彩神光的傳國玉璽之時,他的心髒,便不受控製地,瘋狂地跳動了起來!他知道,一個能夠讓他飛黃騰達,一步登天的絕世良機,已經,擺在了他的麵前!
當夜,他便趁著換防的間隙,偷偷地溜出了孫堅的營寨,連夜,向著敖倉的方向,狂奔而去。
數日之後,敖倉,袁術的中軍大帳之內。
“哈哈哈哈!真是天助我也!天助我也啊!”
袁術,這位出身於四世三公之家,素來眼高於頂,野心勃勃的後將軍,在聽完了那名細作的稟報之後,竟是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狂喜,仰天大笑了起來!
傳國玉璽!
那可是傳國玉璽啊!是華夏皇權,正統的象征!
“代漢者,當塗高也!” 袁術興奮地在大帳之內,來回踱步,喃喃自語,“我袁術,字公路!正應了這‘當塗高’之讖!我,才是這天下,命中注定的主人!”
“如今,這傳國玉璽,竟是落入到了孫堅那匹夫的手中!不行!此等神物,豈是他一介武夫,所能擁有的?!我,必須,將它,弄到手!”
然而,一想到孫堅那“江東猛虎”的威名,以及他麾下那支悍不畏死的江東子弟兵,袁術那顆因為狂喜而有些發熱的頭腦,也稍稍冷靜了一些。他知道,想要從孫堅這隻猛虎的口中奪食,絕非易事。
當即,他便將自己最為倚重的謀士——閻象,給請了過來。
“閻象啊!”
袁術屏退了左右,對著這位穿著儒袍,頭戴進賢冠,眼中閃爍著智慧光芒的首席謀士,開門見山地說道,“
如今,我已得到密報,那傳國玉璽,已落入孫堅之手!我,欲得此物,以應天命!隻是,那孫文台,驍勇善戰,不好對付。你,可有良策,教我?”
閻象聞言,沉吟片刻,臉上,露出了一絲智珠在握的笑容。
“主公,此事,易耳。” 他緩緩地說道,“我等,隻需,用上一計——借刀殺人!”
“哦?” 袁術的眼睛,猛然一亮,“何為,借刀殺人?”
閻象,便將他那條毒辣的計策,娓娓道來,
“孫堅,得此神物之後,必定會返回他的老巢——長沙郡。而從洛陽,返回長沙,其必經之地,便是荊州。如今的荊州刺史,乃是漢室宗親——劉表。此人,素來以漢室忠臣自居,若是讓他得知,這代表著皇權正統的傳國玉璽,竟被孫堅私藏,他,會作何反應?”
“妙!妙啊!”
袁術聽到此處,已是撫掌大笑了起來!
“主公,隻需修書一封,將此事,‘不經意’地,透露給那劉表。屆時,劉表,必定會於半路,截殺孫堅!
如此一來,孫堅與劉表,兩虎相爭,必有一傷!到那時,主公您,便可坐收漁翁之利,伺機,將那傳國玉璽,收入囊中矣!”
“哈哈哈!好!好計!好計啊!” 袁術大喜過望,“不愧是我的子房!就依你之計!
我現在,便立刻修書一封,派心腹之人,星夜兼程,送往荊州!”
當即,一封充滿了陰謀與算計的書信,便自敖倉的大營之中,悄然送出,如同一條吐著信子的毒蛇,向著南方的荊州,蜿蜒而去。
一場因為傳國玉璽,而引發的,
新的腥風血雨,即將,拉開序幕。
············
且不說袁術那邊,為了奪取傳國玉璽,早已布下了重重陰謀。此刻的孫堅,心中所想的,依舊是那未竟的勤王大業。
在簡單地祭祀了漢室先帝之後,他便將那枚足以讓天下為之瘋狂的玉璽,妥善地收藏了起來,然後,率領著他那支士氣高昂的江東之師,毅然決然地,向著西方的潼關,發起了進攻!
然而,現實,很快便給了這位熱血的江東猛虎,一記響亮的耳光。
潼關,這座與虎牢關齊名,甚至在某些方麵,猶有過之的天下第一雄關,其險峻與堅固,遠遠超出了孫堅的想象。
此關,南接秦嶺,北瀕黃河,關隘就建立在兩山夾一川的狹窄地帶,地勢險要到了極點,
素有“百二重關”、“四鎮咽喉”之稱。
而自古以來,便是關中的東大門,是中原通往三秦之地的唯一鎖鑰!
董卓,雖然狼狽西竄,但他,並非庸人。他深知潼關的重要性,早已在此地,布下了重兵!
數以萬計的、最為精銳的飛熊軍,以及那些不知疲倦、不畏生死的王莽魔軍,在李傕、郭汜這兩員悍將的率領之下,
將這座雄關,打造成了一座名副其實的死亡堡壘!
孫堅,率領著他的江東子弟兵,對潼關,發起了數次猛烈的進攻。
然而,每一次,都被那如同銅牆鐵壁般的防線,給硬生生地,擋了回來。
他麾下的江東子弟兵,雖然驍勇善戰,但終究是以步兵為主,極度缺乏大型的攻城器械。
麵對那高聳入雲的關牆,以及城頭之上,那如同雨點般傾瀉而下的箭矢與滾石,他們,除了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去進行徒勞的衝擊之外,別無他法。
數日之後,孫堅的軍營之內,早已是哀鴻遍野。無數在攻城戰中,不幸陣亡的江東子弟的屍體,被整齊地擺放在營外。而營內,更是充滿了傷兵們那痛苦的**與哀嚎。
黃蓋、程普等一眾將領,看著眼前這慘烈的一幕,無不心如刀絞。
“主公!” 黃蓋再也忍不住,他走到孫堅的麵前,沉聲勸說道,“不能再打了!再打下去,我們這點家底,就要全部折損在這潼關之下了!”
“是啊!主公!” 程普也附和道,“就憑我們一己之力,根本,就不可能攻破這座雄關!
況且,我等在此地,停留得越久,那傳國玉璽的消息,便越有可能走漏!屆時,引來的,將是無窮無盡的禍害啊!”
“我等,還是,先返回江東吧!”
看著眾將那懇切的眼神,聽著營中那此起彼伏的哀嚎,孫堅那顆早已被怒火燒得滾燙的心,也終於,漸漸地,冷卻了下來。
他緩緩地,閉上了眼睛,臉上,露出了無盡的痛苦與不甘。
他知道,他們說的對。
憑借他一己之力,想要攻破潼關,誅殺董卓,不過是癡人說夢罷了。
良久的沉默之後,他,終於,用一種帶著幾分沙啞與疲憊的聲音,下達了他此生,最為無奈的命令:
“傳令,全軍,拔營!”
“大軍立刻返回,長沙。”
繼曹操之後,聯軍之中,最為堅定的“鷹派”人物——孫堅,也選擇了撤兵。
一個,返回了兗州;一個,返回了長沙。
這個消息,如同一陣寒風,瞬間便吹遍了整個聯軍大營,將所有人心中的那股勝利的喜悅,都給吹得煙消雲散。
而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也很快,便接踵而至——鎮國大將軍,聯軍的絕對主心骨,葉天,也宣布,即將撤軍,返回幽州!
理由,依舊是那個,在虎牢關之戰中,所受的,需要數月才能痊癒的“重傷”。
這個消息,對於本就人心惶惶的聯軍來說,無異於一場八級地震!
————————
而此刻的,
洛陽城外,那片早已化為廢墟的荒原之上,
袁紹,正駐紮著他那支依舊兵強馬壯的大軍。
他看著眼前這片赤地千裏,滿目瘡痍的景象,心中,不由得感慨萬千。
“想當年,我尚在洛中,為司隸校尉之時,此地,是何等的繁華,如今,卻居然是變成了如此的淒慘的模樣。
赤地千裏,滿目瘡痍的景象讓人再是難以和當年比對了啊。
唉,隻是想不到,世事無常啊!”
就在他感慨之際,一匹快馬,飛馳而來,將曹操、孫堅、葉天的軍隊都是已經相繼撤軍的消息,稟報給了他。
袁紹聞言,大驚失色!他連忙召集了麾下的顏良、文醜、郭圖、許攸等一眾心腹文武,共議此事。
“諸位!” 袁紹坐在主座之上,那張一向從容寬雅的俊朗臉龐,此刻,也布滿了凝重之色,
“葉天、曹操、孫堅,此三人,皆是我聯軍之中,中流砥柱般的人物!如今,他們三人,盡皆撤軍,我軍實力大損!
僅憑我等,怕是,再也無力,攻破潼關,誅殺董賊了!”
座下,謀士許攸,摸了摸唇上的小胡子,緩緩開口道:“主公,依攸之見,我等,也該撤了。”
“如今,聯軍的‘三駕馬車’,已去其三,軍心,早已渙散。我等,若是繼續在此與董卓死磕,即便最終能勝,也必將是慘勝,得不償失啊!”
一旁的郭圖,也點頭附和道:“沒錯!洛陽,已成一座空城,再無半分價值!主公,您的根基,在河北!
如今,當務之急,是應立刻返回冀州,從那優柔寡斷的韓馥手中,奪取整個冀州!那,才是真正的龍興之地啊!”
袁紹聽完二人的話,陷入了沉思。良久之後,他那雙朗朗有神的眼中,猛然爆發出了一陣名為“野心”的精光!
“你們說的對!” 他一拍桌案,下定了決心,“傳我軍令!全軍,拔營!返回渤海!”
“我袁本初,也要效仿當年的光武皇帝,從這冀州起家,建立一番,不世之偉業!”
他的目光,望向了遙遠的北方,喃喃自語道:“大將軍,你,重傷了。這,未嚐,不是我袁本初的機會啊!”
而就在袁紹,決定返回河北,圖謀冀州之時。
他的那位“好弟弟”——袁術,也同樣,在自己的大帳之內,做著相似的決定。
“兄長要回冀州,葉天要回幽州,曹操要回兗州,哼!這討董大業,看來,已是名存實亡了!”
“我等,若是繼續留在此地,與董卓死磕,實在是,無甚好處!”
他看著座下的謀士閻象,問道:“依你之見,我等,該當如何?”
閻象微微一笑,說道:“主公,現在,正是我等,撤軍的最好時機!”
“我等,可返回南陽!南陽郡,乃是天下第一大郡!再加上,我等袁氏,經營多年的汝南郡!兩郡之地,富庶無比,可比一州!以此為根基,則大事可成!”
“更何況,” 閻象的眼中,閃過了一絲陰冷的笑意,“我等,之前送往荊州的書信,想必,也快到了吧。
屆時,劉表與那孫堅,必有一戰!主公,便可坐山觀虎鬥,伺機奪取那傳國玉璽,乃至,整個荊州!”
“哈哈哈!好!好啊!”
袁術聞言,不由得,再次,發出了那標誌性的,猖狂大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