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回:關雲長敗亡麥城,呂子明暴卒江陵

字數:3588   加入書籤

A+A-


    且說孫權向呂蒙詢問計策。呂蒙說:“我估計關羽兵力稀少,一定不會從大路逃走,麥城正北方向有一條險峻的小路,他必定會從這條路逃跑。可以命令朱然率領五千精兵,埋伏在麥城北麵二十裏的地方;等關羽的軍隊到來,不要和他們正麵交鋒,隻需在後麵掩殺。關羽的軍隊必定沒有戰鬥的心思,一定會逃奔臨沮。再命令潘璋率領五百精兵,埋伏在臨沮的偏僻小路上,這樣關羽就可以擒獲了。現在派遣將士攻打各門,隻留下北門不攻,等待關羽出逃。”&bp;孫權聽了這個計策,讓呂範再次占卜。卦象形成後,呂範稟告說:“這個卦象顯示敵人會向西北方向逃跑,今夜亥時一定可以將其擒獲。”&bp;孫權非常高興,於是命令朱然、潘璋率領兩支部隊,各自按照軍令埋伏起來。

    再說關羽在麥城,清點騎兵和步兵,隻剩下三百多人;糧草也已經用盡。這天夜裏,城外的吳兵呼喊著荊州各軍的姓名,越城逃跑的人很多。救兵又不見到來。關羽心中沒有辦法,對王甫說:“我後悔當初沒有聽你的話!如今情況危急,該怎麽辦呢?”&bp;王甫哭著稟告說:“如今這種情況,即使薑子牙複活,也沒有辦法了。”&bp;趙累說:“上庸的救兵不來,是劉封、孟達按兵不動的緣故。為什麽不放棄這座孤城,逃奔西川,重新整頓兵馬,再圖謀恢複呢?”&bp;關羽說:“我也想這樣。”&bp;於是登上城牆查看。看到北門外的敵軍不多,就問本城的居民:“從這裏往北,地勢怎麽樣?”&bp;居民回答說:“從這裏去都是偏僻的小路,可以通往西川。”&bp;關羽說:“今夜就從這條路走……”&bp;王甫勸諫說:“小路上有埋伏,還是走大路吧。”&bp;關羽說:“即使有埋伏,我又有什麽可害怕的!”&bp;隨即下令讓騎兵和步兵整理裝備,準備出城。王甫哭著說:“君侯在路上,要小心保重!我和一百多名部卒,誓死據守這座城;城即使被攻破,我也不會投降!專等君侯快來救援!”&bp;關羽也和他哭著告別。於是留下周倉和王甫一同守衛麥城,關羽自己和關平、趙累率領二百多名殘兵,突出北門。

    關羽橫刀向前,走到初更以後,大約走了二十多裏,隻見山凹處金鼓齊鳴,喊聲震天,一支部隊殺到,為首的大將是朱然,他催馬挺槍喊道:“關羽休要逃走!趁早投降,免得一死!”&bp;關羽大怒,拍馬輪刀來戰。朱然轉身就跑,關羽乘勢追殺。一陣鼓聲響起,四下裏伏兵都衝了出來。關羽不敢戀戰,朝著臨沮的小路逃跑,朱然率兵在後麵掩殺。關羽所帶的士兵,漸漸減少。走了不到四五裏,前麵喊聲又起,火光衝天,潘璋催馬舞刀殺來。關羽大怒,輪刀迎戰,隻三個回合,潘璋敗走。關羽不敢戀戰,急忙朝著山路逃跑。背後關平趕來,報告說趙累已經死在亂軍之中。關羽悲痛惶恐,於是命令關平斷後,自己在前麵開路,隨行的隻剩下十多個人。

    走到決石,兩邊都是山,山邊都是蘆葦和敗草,樹木雜亂叢生。這時已經快到五更了。正走著,一聲喊叫,兩邊伏兵一起衝出來,長鉤套索,一起用上,先把關羽坐下的馬絆倒。關羽翻身落馬,被潘璋的部將馬忠擒獲。關平知道父親被擒,火速趕來救援;背後潘璋、朱然率兵一起趕到,把關平團團圍住。關平孤身奮戰,力氣用盡也被抓住。

    到了天明,孫權聽說關羽父子已經被擒獲,非常高興,把眾將召集到帳中。過了一會兒,馬忠把關羽簇擁到孫權麵前。孫權說:“我長久以來仰慕將軍的盛德,想要和將軍結為秦晉之好,為什麽將軍要拋棄我呢?將軍以前自認為天下無敵,如今怎麽被我擒獲了呢?將軍如今還服我孫權嗎?”&bp;關羽厲聲罵道:“碧眼小兒,紫髯鼠輩!我和劉皇叔桃園結義,發誓要扶持漢室,怎麽會和你這背叛漢室的賊子為伍呢!我如今誤中奸計,隻有一死罷了,何必多說!”&bp;孫權回頭對眾官說:“關羽是當世的豪傑,我非常喜愛他。現在我想用禮相待,勸他歸降,怎麽樣?”&bp;主簿左鹹說:“不可。以前曹操得到關羽的時候,封他為侯,賞賜爵位,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上馬賜金,下馬賜銀,如此厚待,最終還是留不住他,讓他斬關殺將而去,致使如今反而被他逼得幾乎要遷都來躲避他的鋒芒。如今主公既然已經擒獲了他,如果不馬上除掉,恐怕會留下後患。”&bp;孫權沉吟了半晌,說:“這話有道理。”&bp;於是命令把關羽推出去。就這樣,關羽父子都被殺害了。當時是建安二十四年冬十二月,關羽去世時五十八歲。後人有詩感歎道:“漢末才無敵,雲長獨出群: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雲。昭然垂萬古,不止冠三分。”&bp;又有詩說:“人傑惟追古解良,士民爭拜漢雲長。桃園一日兄和弟,俎豆千秋帝與王。氣挾風雷無匹敵,誌垂日月有光芒。至今廟貌盈天下,古木寒鴉幾夕陽。”

    關羽死後,他坐下的赤兔馬被馬忠擒獲,獻給了孫權。孫權就把這匹馬賜給馬忠騎乘。這匹馬幾天不吃草料就死了。

    再說王甫在麥城,心驚肉跳,就問周倉說:“我昨夜夢見主公渾身是血,站在我麵前;急忙詢問,忽然驚醒。不知道這主何吉凶?”&bp;正說著,忽然報告說吳兵在城下,拿著關羽父子的首級來招降。王甫、周倉大驚,急忙登上城牆查看,果然是關羽父子的首級。王甫大叫一聲,墜城而死。周倉也自刎而亡。於是麥城也歸屬東吳了。

    再說關羽的魂魄不散,飄飄悠悠,來到一處地方,是荊門州當陽縣的一座山,名叫玉泉山。山上有一位老僧,法名普淨,原本是汜水關鎮國寺的長老;後來雲遊天下,來到這裏,見這裏山明水秀,就在這裏結草為庵,每天坐禪參道,身邊隻有一個小行者,靠化緣吃飯。

    這天夜裏月白風清,三更過後,普淨正在庵中默坐,忽然聽到空中有人大喊:“還我頭來!”&bp;普淨仰麵仔細看,隻見空中有一個人,騎著赤兔馬,提著青龍刀,左邊有一個白麵將軍,右邊有一個黑臉長著虯髯的人相隨,一起按落雲頭,來到玉泉山頂。普淨認出是關羽,就用手中的麈尾敲擊門說:“雲長在哪裏?”&bp;關羽的英魂頓時領悟,隨即下馬乘風落到庵前,拱手問道:“師父您是誰?希望能告訴我您的法號。”&bp;普淨說:“老僧我是普淨,以前在汜水關前的鎮國寺中,曾和君侯相會,如今難道您忘了嗎?”&bp;關羽說:“以前承蒙您相救,銘記在心,不敢相忘。如今我已經遇害而死,希望您能教誨我,為我指點迷津。”&bp;普淨說:“過去的事已經過去,現在的事才是當下,一切都不必再論;因果循環,絲毫不差。如今將軍被呂蒙所害,大喊還我頭來,然而顏良、文醜,還有五關六將等人的頭,又該向誰去索要呢?”&bp;於是關羽恍然大悟,行禮皈依後離開了。後來關羽常常在玉泉山顯聖保護百姓,鄉裏人感激他的恩德,就在山頂上建了廟宇,四季祭祀。後人在廟中題了一副對聯:“赤麵秉赤心、騎赤兔追風,馳驅時無忘赤帝,青燈觀青史、仗青龍偃月,隱微處不愧青天。”

    再說孫權殺害關羽後,全部收複了荊襄之地,犒賞三軍,設宴大會眾將慶賀戰功;讓呂蒙坐在上位,對眾將說:“我長久以來得不到荊州,如今輕易地得到了,這都是子明的功勞啊。”&bp;呂蒙再三推辭。孫權說:“以前周瑜雄才大略,在赤壁大破曹操,不幸英年早逝,魯肅代替了他。子敬初次見我的時候,就談及帝王的大略,這是第一件快事;曹操東下,眾人都勸我投降,隻有子敬勸我召回周瑜迎擊曹操,這是第二件快事;隻是勸我把荊州借給劉備,這是他的一個短處。如今子明設計定謀,立即奪取了荊州,比子敬、周瑜還要厲害啊!”&bp;於是親自斟酒賜給呂蒙。

    呂蒙接過酒正要喝,忽然把酒杯扔在地上,一手揪住孫權,厲聲大罵道:“碧眼小兒!紫髯鼠輩!還認識我嗎?”&bp;眾將大驚,急忙來救,呂蒙推倒孫權,大步向前,坐在孫權的位子上,兩眉倒豎,雙眼圓睜,大喝說:“我自從破黃巾起義以來,縱橫天下三十多年,如今被你用奸計謀害,我活著不能吃你的肉,死了也要追討呂賊的魂魄!我乃是漢壽亭侯關雲長!”&bp;孫權大驚,慌忙率領大小將士,都下拜。隻見呂蒙倒在地上,七竅流血而死。眾將看到這種情況,無不恐懼。孫權把呂蒙的屍首入棺安葬,追贈他為南郡太守、孱陵侯;命令他的兒子呂霸承襲爵位。孫權從此對關羽的事情感到十分驚訝和震撼。(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