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總代
字數:3399 加入書籤
破紀錄了!單個展台的銷量,達到了一點五億,比原本的記錄,足足提高了五倍。這個記錄一下跨越這麽大,短期內應該是沒有被追平,或者超越的可能。
斯蒂文很滿意,有了這樣的成績,那就意味著,西雅圖展銷會依然是最成功的展銷會,光這個噱頭,就足以讓媒體好好的報道一段時間!
華夏人果然不同凡響,真的創造了奇跡,給自己帶來了驚喜。
而且斯蒂文有個強烈的預感,美妝行業特別是祛斑這個板塊,就要開始大洗牌了!華夏的神秘配方,充滿神奇的祛斑麵膜,必然會如同風暴般席卷全球,一個市值超過萬億的公司,肯定會如太陽般冉冉升起。
厲元朗終於明白,什麽叫幸福的煩惱。有一些很急迫,甚至很誇張的訂單,出於產量的原因,不得不先行拒絕。
至於有些商家拋出強烈的合作意願,想要成為總代理,或者區域經銷的提議,厲元朗沒同意也沒拒絕,而是留下了他們的聯係方式。
華夏是個擁有全部工業品類的大國,如果敞開了生產,麵膜要多少,有多少,不存在工業瓶頸!
但原材料跟不上!畢竟祛斑麵膜的核心是祛斑,那就要用到肉蓯蓉,要從裏麵提取活性物質!而且已經曬幹的不行,必須要剛從地裏刨出來,不超過七十二小時的新鮮肉蓯蓉!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限製,所以產量非常的有限,即使鐵玫擴大了三次種植規模,也隻能勉強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
現在出口了這麽多,不隻清空了存貨,還讓國內市場遭受一定程度的影響,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如果繼續擴大出口規模,那就隻能放棄國內市場了。這個念頭也就在厲元朗的腦袋裏停留了三秒,至於鐵玫,壓根就不敢想!
今天出貨量,是短期的極限。如果還想要打破這個極限,那就要擴大肉蓯蓉的種植麵積。
回到了租住的賓館裏,鐵玫找上了厲元朗:“元朗,咱們已經到了極限,今年的鮮果正在逐步成熟,產能至少明年才能提上了。”
“當然,我們也可以從市場上購買一些鮮果,但這樣會推高現有的價格。”
肉蓯蓉的成熟期是六月到八月,也就是說未來的三個月,將會陸續的收獲,然後逐步的提取,維持住現有的供貨基本盤。
如果想要增加產量,那就要收購其他種植戶的肉蓯蓉,必然會推高原本穩定的價格。
厲元朗成竹在胸的說:“從市場上收購百分之二十,最多不超過百分之三十的肉蓯蓉,先把原材料提上去。”
“然後增加種植規模,在現有的基礎上擴大十倍……”
“這樣是不是太激進了!我們的資金鏈會非常的緊張,甚至有可能會降低抗風險的能力。”鐵玫的臉上滿是抗拒,她並不是質疑厲元朗的決定,而是擔憂如此激進式的發展,會不會出現黑天鵝。
種植麵積擴大十倍,廠房就要增加至少五倍,現階段的工人,也要增加至少三倍。如果市場一直有需求還好,如果沒有了需求,吹起了這麽大的泡泡,又該如何的善後。
現階段的成果是可喜的,那是因為市麵上還沒有出現同類型的競品,就小井一郎帶走的麵膜,菊雅株式會社肯定會研究,也肯定會競爭。
況且這個世界上,不隻菊雅株式會社這一家美妝公司,光世界五百強裏麵就有幾十家,如果這些巨頭們也下場,競爭壓力可想而知。
按部就班的往前走,即使有風浪,依靠國內的基本盤,也能跟他們打的有來有回。現在盲目的擴大產能,如果被狙擊了,那麽整個公司可就要出問題了!
相對於鐵玫的悲觀,厲元朗卻非常的樂觀:“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解決的問題,把一些有實力的人,綁在我們的戰車上!”
鐵玫非常的不解,但也示意厲元朗繼續往下說。
“總代理這條路,是能夠走得通的!祛斑麵膜的核心,就是快速祛斑,一個小時就能出結果。這種強烈的對比,很適合開線下體驗店!所以隻要那些有實力的總代理,願意在當地開線下店,就等於上了我們的船。”
“至於如何避免競爭,又滿足貨源供應,我覺得可以采取限購跟饑渴營銷。”
有了上輩子的經驗,厲元朗自然清楚,在產能不足的情況下,搞限額銷售是非常的有必要的,比如每個人隻能買十張麵膜。再比如每個店,每個月隻賣一萬單!
讓整個市場需要購買商品的人,一直都得不到滿足,一直都處於饑餓的狀態,這樣普通的東西就自會帶光環,成為夢寐以求的東西!
這樣祛斑麵膜的格調,就會隨之提高,從普通的麵膜成為難以獲得的珍貴物品,甚至是奢侈品。
鐵玫瞬間就明白了厲元朗要做什麽,幫著補充:“祛斑麵膜要升級,不管是外包裝還是品牌名,都要顯得高大上。”
“金·天使怎麽樣?英文名用直譯,Golden angel。”
“為什麽叫這個名字?”鐵玫有些不理解。
“簡單,好記,包裝繼續用金色,找個畫家,原創畫個天使。然後這就是我們的新包裝!”
厲元朗說完,眼睛亮晶晶的看著鐵玫:“如果你沒有意見,我這就讓人研究樣板店裝修風格,以及做PPT,然後準備開全球總代理大會。”
這就是厲元朗的風格,走一步,看三步,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把敵人搞的少少的。哪怕現在沒有這麽多的貨,也會用規則,想法子,在有限的時間,盡可能多的占領市場,同時提高了產品的格調。
“同意,肯定同意!”鐵玫滿臉歡喜,按照厲元朗的主意執行,金天使的未來不可限量。
但這又麵臨了另一個問題:“國外我們賣四美金,國內跟著漲價不?”
“調整一下,先賣十五元,但買一送一,每個人每月限購五片。同時在國內大肆報道,麵膜出海後,賣的是四美元一張。”
國內打了折後,零售價是7.5元,恢複政策後是15元,批發價要提到11.25元,但買一發二。
國外的零售價是四美元,出貨價是三美元,一點五億就是五千萬張,需要裝好多個集裝箱。有了這樣的價差,誰也不會說什麽,畢竟差價在那裏擺著,即使限購了,也是能理解廠家的難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