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時代 第48章 發夢(四十八)
字數:3510 加入書籤
直接進入小段模式:
第一小段:
早上出門,下了一點雨,濕了路麵,金黃色鞋子的鞋頭表麵因此沾上了暗色的髒東西,顯得和鞋子的顏色格格不入,所以,心裏有些不開心。
可是,轉念一想,就這,就可以讓我放棄好心情?
不要為打翻了的牛奶哭泣,更何況,隻是鞋子表麵有點髒而已,鞋子裏麵的舒適度沒任何變化,難道我就要因為這表麵的不適而讓內心的世界為它下一場莫名其妙的大雨?
嗯,不值得。
但,我也要謝謝這一種感覺,正因為有這種感覺,我又寫了一部分東東。
嗯,沒有什麽是白費的。
——《我想它有意義,它就有意義》
第二小段:
生活是一麵鏡子,我們努力追求的第一件事,就是從中辨認出自己。——尼采
距離上次剪頭發已經過去大半個月了,頭發已沒有我想要的蓬鬆感,隻有一種鍋蓋頭的感覺。
然而,在擠地鐵的過程中,我看著地鐵車窗裏的自己,嗯?雖然頭發沒有蓬鬆感,但也挺好看的呀。
嗯,這算不算自戀?
算呀,多喜歡自己一點有何不可?
最起碼比自卑好吧。
多喜歡自己一點,自己的內心就多一份燦爛。——《自己給自己撒陽光》
第三小段:
淩晨驚醒,熱奶,換尿片,然後失眠了。——《所以,追個番催眠》
第四小段:
今天周末的地鐵,有很多空座位可以坐,但我還是選擇了靠地鐵門旁的位置,因為於上班的我而言,那就是最好的位置,出入方便且快捷。
也許在別人的眼裏,有座位坐才是最好的。嗯,別人認為的好,不一定就是自己所向往的好。
知道自己要什麽比別人認為你應該要有什麽更重要。
——《在人生的大海裏,得有自己的指南針》
第五小段:
幾乎任何事情都是越做越簡單,越想越困難,越拖著越想放棄。——稻盛和夫
心裏有好幾種感覺,但有些亂,不知道該怎麽表達,有點像以前上學時不知道該怎麽寫作文一樣。
越想越亂,越發地不知道怎麽寫,就傻傻地發呆。
所以,先寫,再理頭緒。
第一感:
越是想要有一個完美的開頭,就越容易力不從心,心態失衡。
先去做,再逐漸調整,理清自己要的是什麽。
開頭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完整地表達完自己想表達的想法。
放開心態,自然一點,或許更好。
第二感:
美好之所以美好,要麽就是稀有,要麽就是有不美好的襯托。
就像某次我點的雞扒滑蛋飯,飯不多,雞扒和雞蛋都很好吃。
心想,菜那麽好吃,飯那麽少,吃不過癮,下次點多一碗飯,再多加一根烤腸。那一定很棒!
下一次真的多點了,本以為會是非常美好的體驗,然而,我竟然吃得很膩!完全吃不出美味的感覺,顯得我好像隻是為了撐飽而吃它一樣。
那一刻,我才明白,那個雞扒滑蛋飯的分量都是搭配得剛剛好的。
還有益力多,好喝,不過很小瓶。倘若用大瓶的話,就成了優益C那樣,但卻會很容易膩。
因此,當美好一旦泛濫,便難以感受到它本身的美好。
美好有度,體驗也需要有一個度。
第三感:
剛刷到一個觀點:熟練才會上癮。
這個觀點好新穎呀,它表示,為什麽對很多東西都無法產生興趣,是因為不熟練。
不熟練,就無法獲得正反饋,那就沒意思,自然就沒興趣。
就像,如果讓你玩一個新遊戲,一直都是輸的,從沒贏過,那很自然地就會對這種遊戲不感興趣。相反,如果你玩這個新遊戲贏多於輸,並且能讓別人羨慕你的話,你如何會不上癮呢?
興趣愛好也是一樣,越熟練,正反饋越多,內心就會越喜歡。
學一樣新東西,得學到熟練,才容易堅持下去。偏偏,從生疏到熟練之間,就隔著很遠的距離。多數人會半途而廢,所以,多數人都沒有真正的一技之長。
笨鳥先飛,終究還是離不開大量的練習和實踐。
第四感:
之前刷到一個視頻,說是很多人有時候大腦累了,想通過刷短視頻來放鬆一下,其實,這會加劇大腦的疲憊,因為短視頻的信息短且大量,大腦要處理的信息量就會非常龐大,從而越刷越疲憊。
靜下來,集中精神去做一件普通的事反而更容易讓大腦休息。比如,掃一下地,整理一下物件,給植物澆澆水等。
嗯,它表達的意思好像也挺有道理的。和我以前想的,有那麽一點點類似。
以前我覺得如果自己大腦累了,那麽就可以選擇寫東東。如果寫東東累了,可以選擇拍照。如果拍照累了,可以畫一下畫等。總之,就是在自己的愛好範圍裏讓大腦處理不同但集中的信息,保持新鮮感的同時也讓大腦在跳換頻道中得到休息。
嗯,想是這麽想的,但沒試過。
所以,再美好的幻想王國,也比不上用泥巴堆成的小泥屋。
最後,嗯。
——《隻要開始行動且不輕易放棄,思路自然會慢慢浮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