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02章 還寫了陳叔叔,那必須得看看了
字數:7382 加入書籤
飛龍產蛋了?
聽到這個消息,林火旺都是一愣。
因為根據前世的養殖經驗來看,飛龍一般是在三月底到四月才是繁殖期。
可是現在才剛剛二月底,竟然就已經開始產蛋了。
如此一來,等於說飛龍的繁育時間,就能大大的縮短了。
“你們繼續練著,我到飛龍養殖基地那去看看。”
林火旺有點激動,跟著妹妹林小雪,就快步來到了養殖基地。
這回林火旺踏進養殖基地,幾隻飛龍見到他都不再害怕,甚至還有一些親昵了起來。
似乎,它們已經知道,林火旺是不會傷害它們的,甚至還能給它們帶來美味可口的食物。
它們想的沒有錯,林火旺一進來,就抓了幾把飼料,撒在了幾隻自由活動的飛龍的身邊。
一看到美味可口的飼料,幾隻飛龍就飛快地開始啄食了起來,那悠閑自在的樣子,幾乎完全放鬆了警惕性。
“哥哥!這飛龍一點也沒有你說的那麽難養呀!和我們家養的那幾隻雞差不多啊!”
林小雪也是插著小腰,非常驕傲地說道,“隻要給它們吃食,又清理好巢裏的衛生就可以了。
今天早上我和菊花姐姐來清理的時候,就看到產了七八個蛋了呢!
哥哥,是不是飛龍又可以孵出更多的小飛龍來了呢?”
“對!它們願意在我們搭建的巢穴裏生蛋,就說明我們給予了它們足夠的安全感,能讓它們安生的繁育後代。
這也說明,我們的飛龍繁育,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現在隻要等這些飛龍蛋都孵化出來,就跟養雞一樣,完全沒有什麽難度了。”
林火旺也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時他看著這些優哉遊哉的飛龍,也思考了起來。
為什麽前世他轉業回地方以後,不管是抓捕野生的飛龍,還是人工繁育飛龍,都是困難重重呢?
甚至當時抓回來的飛龍,關在雞舍裏,完全是不吃不喝,給再有營養再美味的飼料,那些飛龍都是無動於衷。
最終居然大部分都生生的餓死了。即便活下來的這些,那也是相當的矯情,動不動就生病和死亡。
哪怕是繁育的時候,產蛋也是一顆一顆非常金貴的產,哪裏會像現在這樣,一晚上幾隻母飛龍就產了八九顆蛋。
“我轉業回地方,再到開始飛龍養殖方案,那都是十多年後,九零年以後的事了。
那時的飛龍都快被吃絕了,野生的飛龍已然變成了瀕危物種,列入了國家保護動物名錄。
可能,那時候的飛龍品種,已經和現在的這些完全不同。
因為大量的捕獵而變得膽小易死,適應新環境的能力也變弱了……”
經過一番深入的分析,林火旺覺得應該是這樣的原因。
如今的長白山脈裏,飛龍的數量雖然說不算多,但也絕對不少。尤其是深山當中,完全是自然生態,沒有被人類過多的盜獵。
許多飛龍可能一輩子都沒見過人,自然也無從談起多麽的害怕人類和人類的環境。
所以,現在的飛龍和普通的野雞其實並沒有多大的區別,隻要確定沒危險了,膽子也大,適應環境的能力也強,繁殖能力也更強得多。
“這樣品種的飛龍,真的是太適合人工養殖了。
如果真能夠像養雞鴨一樣這麽容易,規模很快就能上去了,飛龍立馬幹成了白菜價。我得好好控製一下節奏和規模,一邊擴大養殖規模,一邊擴大市場規模,要一直保持供小於求……”
和現在計劃經濟時代成長起來的普通人不同,林火旺作為後世知名企業家大商人,考慮什麽問題的時候,都會先從市場經濟的角度去想。
主要也是現在國內的市場封閉,一切都還是計劃經濟為準,國家統一生產與調配,完全沒有個人經營工廠和公司的基礎條件。
林火旺唯一能做的,便是依托著林家溝生產大隊與後麵的長白山,做一些農副產品方麵的生意了。
就這,還得靠在林家溝生產大隊集體經濟關係當中,類似《大江大河》裏,雷東寶以小雷村的名義辦各種電線廠那般。
“阿旺哥哥,這個本子上,是我記錄下來的,每一隻飛龍每天大概吃多少飼料,在外麵玩大概多長的時間,還有互相之間打鬧的情況……”
趙菊花拿出一個本子,上麵歪歪曲曲地寫著一些字,以及一些圖畫。
是的!
趙菊花雖然十一二歲,但是會寫的字有限,大部分還是到林家之後,柳茹夢教她的呢!
所以,很多不知道怎麽寫怎麽表達的地方,趙菊花就用自己能看得懂的符號和圖畫來替代。
“呀!菊花妹子,你還真是……先天養殖聖體呀!”
林火旺都忍不住用後世流行的網絡用詞感慨了一聲,因為即便大部分他看不懂,但是也很清晰地看出了趙菊花的記錄思路。
之前在交代兩個妹妹照顧飛龍之前,林火旺怕她們年紀小,記不住那麽多,隻說了飛龍的一些習性和如何喂養。
根本就沒有指望她們還能同時做記錄與分析,卻沒想到,趙菊花是無師自通,在林火旺根本就沒有吩咐的前提下,自己摸索出了這些記錄的方法來。
“好!很好呀!菊花妹子,你就繼續這麽記錄下去。寫不來的字沒關係,你隻要記錄的符號和內容,自己能看得懂就行。
等一段時間之後,再讓你柳姐姐教你正確的整理成冊。
你要多觀察這些飛龍的習性,可能和我之前說的有些出入。記錄它們求偶,活動,以及一些特殊的習慣。
尤其是,如果發現有的飛龍狀態不太好時,要第一時間記錄下來並且通知我……”
林火旺很是驚喜,沒想到這趙家兄妹倆,都是天賦異稟,各有擅長的地方。
由此也可見,其實每個人都應該深入挖掘一下自己的特長與潛力。
不要因為在讀書或者某個方麵不行,就全麵的否定了自己。
讀書厲害,科研工作做得好,是人才是天才是國家的棟梁。
但如果我們擅長養雞養豬,精通其他一些技能,同樣也能靠勤勞的雙手養活自己,一樣是國家的中流砥柱。
……
而就在林火旺驚喜的“視察”養殖基地的時候,柳茹夢帶著幾個二代找到了訓練場來。
“小軍哥,阿旺人呢?”
柳茹夢看到訓練場裏,並沒有林火旺的身影,便將鍾小軍給叫出來問道。
鍾小軍擦了擦滿頭大汗,才說道:“剛剛還在這呢!是小雪妹妹說飛龍產蛋了,阿旺哥激動的跑過去看了。”
“呀?飛龍產蛋了?這才幾天時間呢!太快了吧!那我也過去看看,順便把阿旺叫回來繼續寫《亮劍》。”
說著,柳茹夢便對徐小東幾人道,“你們在這邊等著吧!我去找阿旺。”
“好!夢夢妹妹,你快點回來。我們可得不及要看了呢!”
許小雲嬉皮笑臉地催道,“這回,非得讓林火旺把李家坡的戰鬥寫完才行。”
“什麽戰鬥?小雲,你們剛剛在說什麽呢?”
同樣休息走過來的趙蒙生,模糊的聽了一耳朵,好奇地問道。
許小雲便很是激動地手舞足蹈形容道:“《亮劍》!是林火旺寫的小說,昨天晚上剛寫的,實在是太好看了。我和小靜以及小東哥,早上看了以後,簡直是欲罷不能,這不就來催林火旺繼續寫接下來的了。”
“啊?阿旺師父還會寫小說呢!那可得好好看看咯!隻不過,不就是描寫戰鬥的小說麽?能有多好看呀?你們這反應,可是誇張了哦!”
趙蒙生雖然喜歡舞刀弄槍,從小就是個頑皮搗蛋的男孩。
但是,他家裏的藏書可不少,平日裏沒事待在家的時候,都是讀書為樂的。
所以,他看過的小說真不在少數,尤其是有不少俄文小說的翻譯版,列夫托爾斯泰和高爾基的著作,趙蒙生都幾乎全看完了。
即便是這些蘇聯的文學巨匠寫的小說,趙蒙生也隻是覺得有些新奇,以及所承載的革命思想比較沉重罷了。
無聊時還能看看,一旦有樂子的時候,他才懶得看這些長篇大部頭的小說呢!
因此,他覺得許小雲剛剛形容的有些太誇張了。
他承認阿旺師父有才華,出口成章,寫的詩歌也是膾炙人口,足以風靡全國。
可小說和詩歌又不一樣,再好看還能讓人像著了魔一樣,看不到後麵的內容,就欲罷不能起來?
“喏!老趙,你不相信的話,自己看看吧!嘿嘿!可別怪我們沒提醒你哦!看完以後,抓耳撓腮的想要繼續看後麵的,那種難受的感覺,可不好受哦!”
徐小東卻是笑著,將林火旺的《亮劍》初稿,遞了過去。
“切!小東哥,老趙我好歹是從小博覽群書,從來就沒有一本書能讓我這般沉迷的。這才幾頁紙呀!”
大言不慚的趙蒙生,一邊接過稿紙,一邊心裏有點毛毛的。
因為徐小東、陳靜和許小雲三人看自己的眼神,都有種很戲謔的情緒在。
徐小東還衝黃小力說道:“小力,你要不也看看?”
“不了!不了!我從小就不愛看書,看到字就頭暈。讓我看看電影還行,看小說?隻能睡覺前睡,催眠用的。”
黃小力卻是笑著擺手道。
然而……
就在下一刻,快速掃過第一頁內容的趙蒙生卻是發出了一聲驚歎:“臥槽!這個李雲龍寫得好呀!”
然後緊接著又是大笑道:“好家夥!第一次聽說,用老婆去換手榴彈的,還是未來的老婆。”
繼而,趙蒙生再次懵逼的大叫道:“我去!小靜,這386旅的旅長不就是你爸麽?好家夥!阿旺師父真敢寫呀!也不怕你爸拿炮轟他。”
聽到趙蒙生的這些驚呼,哪怕根本不喜歡看小說的黃小力,好奇心也立馬被勾了起來。
他搶過趙蒙生已經看過的那些頁,也瞪著眼睛,仔細地看了起來:“見了鬼,我倒是要看看,這《亮劍》是什麽樣的小說,居然能讓老趙一連這麽多個臥槽,裏麵還寫了陳叔叔,那必須得看看了。”
……
而此時,在遙遠的滬上。
柳茹夢的母親郭琳嫻,如同往常一樣,到街道辦去報道,從事一些打掃裏弄之類的雜活。
像她這樣被打為右派的知識分子,在街道裏一般是沒有什麽人敢主動親近和交朋友的。
隻能和那些同病相憐的右派們交際,反正大家都一樣,也不怕再被連累什麽的,反而有共同話題。
往常郭琳嫻每天來報道,心情都跟上墳一樣沉重。
但是現在得知丈夫平反了,自己平反的程序,丈夫那邊也已經在幫忙操作。
很快,她也能擺脫老右的身份,成為一名政治地位上正常的普通人了。
所以,今天郭琳嫻的心情就特別好,到工作崗位上時,臉上都是掛著笑臉。
加上,昨天郭琳嫻買牛排和紅酒,好好懟了一番幾個鄰居的事傳了出去,大家其實都知道,她的丈夫平反了,她自己也馬上要沉冤得雪。
連一向對她嚴苛的街道辦主任,今天對上郭琳嫻的時候,也是一副好言好語的樣子,不敢再給她安排什麽重活了。
“郭大姐,真好!你們終於迎來了勝利的曙光。”
和郭琳嫻一同幹活的婦女中,有一名叫做莊徹的高級攝影師,她原先是在青鳥照相館工作,熱愛電影與文學,特殊期間被打為“走資派”和“反革命”,後與丈夫一起被勒令打掃裏弄。
她的丈夫叫龔苑東,是上海鴻翔時裝公司的櫥窗設計師,擅長美術與書法,卻因“海外關係”在特殊期間受到衝擊。
他們一家和郭琳嫻也是鄰居,後來又一同被打倒,所以關係一直很不錯,兩位母親也算得上是閨蜜了。
見郭琳嫻丈夫平反,同樣也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是呀!不容易呀!我看你們也快了,按我看,你們的問題根本就不是什麽大問題。很快就也能平反的……”
郭琳嫻的心情好,安慰著他們道。
而就在這時,龔家的女兒龔雪拎著一包行李,特地跑到裏弄來,和母親告別道:“媽!話劇團那邊發電報來催我了,得趕今天的火車回京城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