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他的親事搞不成
字數:4754 加入書籤
宋家三兄弟長得很像,跟一個模子刻出來似的。
宋三郎是三兄弟裏最好看的。
身高腿長,濃眉大眼,鼻梁挺秀,嘴唇略薄,皮膚是健康的小麥色。
因為常年在田間勞作,身材結實勻稱,雖然穿著粗布衣裳,但洗得幹幹淨淨,整整齊齊,並不顯得邋遢。
反而襯得他更加清爽利落。
在十裏八村,這模樣氣質算得上出眾。
而且他性格溫和,富有同情心。
平時不多言不多語,但是宋小丫被宋家人欺負,宋三郎瞧見了,總會站出來說幾句公道話,還會幫宋小丫做活計。
算是宋家這片歹竹裏出的棵好筍。
宋三郎人也勤快,秋收過後,就跟著村裏的年輕人去鎮上找活做。
他運氣不錯,正巧鎮上的吳員外家修房,要招短工,他被選上,包吃包住還給工錢。
宋三郎便留在鎮上,一直沒回來。
沒想到今天他竟然出現了,扛著鋤頭,一副要幫忙的模樣。
族裏的人和他關係處得好,見到他,亂紛紛和他打招呼。
宋族長奇怪地問他:“三郎,鎮上的活做完了?”
宋三郎站直身,恭敬回答:“沒呢,村裏傳話說我娘病了,我向主家請了半天假回來看看。”
宋族長目光在他的鋤頭上打個轉,讚賞地捋了捋胡須。
這孩子是個有情有義的,就回來半天,都知道過來幫忙。
見宋三郎嘴裏說話,眼神卻直往三間茅草屋飄,明白他的心思。
他朝廚房指了指:”小丫在廚房燒水。“
宋三郎立刻道:”我跟她說幾句話。“
”去吧去吧。“
宋三郎把鋤頭放下,進了堂屋,站在廚房門口和宋小丫雲嬸子打招呼。
”嫂子,小丫。“
雲嬸子裝作才看到他,忙回道:”喲,三郎回來了。“
宋小丫對他印象不錯,也笑眯眯地應道:”三叔你回來了?“
宋三郎張了張嘴,想說什麽,終是沒有說出口。
他垂下頭,從懷裏摸出兩根粉色頭繩,遞給宋小丫。
”小丫,叔給你買的頭繩。“
”三郎真是有心,掙了工錢還想著你侄女。“雲嬸子讚道。
宋小丫上前接過,笑道:“謝謝三叔,真好看!”
“你奶奶……”
宋三郎艱難地開口,可麵對著宋小丫亮晶晶的眼睛,卻沒法往下說。
總不能說你奶奶賣你,是為了你好吧?
這是人話嗎?
可又不能說親娘的壞話,真是為難!
他眼神閃了閃,轉了話題:”二嫂和小山呢?“
”在屋裏。“
宋小丫到臥室裏叫出宋二娘和宋小山,宋三郎又拿出一個小風車送給宋小山,還有一包桂花糖。
送給嫂子侄子侄女一塊吃。
為人真的不錯,心思細膩,也算是麵麵俱到了。
宋小山少有玩具,更少吃糖。
一手拿著小風車,一手拿著桂花糖,舍不得放了。
“謝謝三叔。”
宋二娘也直道謝:“謝謝……”
看到大家高興,宋三郎臉上滿是笑意。
他樂滋滋地回了院子,二話不說,拿起鋤頭,挖起了土溝。
雲嬸子看著宋三郎,滿意地點點頭。
說真的,雲嬸子很欣賞宋三郎。
可有那麽個不靠譜的親娘,誰嫁他誰倒黴。
宋老太特別寶貝他,覺得天上的仙女都配不上。
宋三郎真成了親,她隻會各方麵挑剔兒媳婦,覺得兒子受了委屈。
她性子尖酸刻薄,加上許氏這根攪屎棍在旁邊挑事,宋三郎的媳婦兒處境會很難。
如果性子好強,肯定會吵起來,天天家庭大戰,雞犬不寧。
如果性子溫和軟糯,就等著被欺負死吧。
以前宋老太為了宋三郎能娶個好媳婦兒,已經收斂了脾氣,努力營造慈和的形象。
這次原形畢露,想賣自己的親孫女兒,這件事一傳出去,以前她做的惡事又全被翻了出來。
原本想和宋三郎結親的人家都打了退堂鼓。
俗話說得好,買豬還看圈呢!
宋家這樣,誰敢把女兒嫁過來。
宋三郎再好也是枉然啊。
隻是宋老太不知道,還在做夢要挑個好兒媳呢。
“你三叔真是不錯,可惜攤上你那個不著調的奶奶,隻怕要耽誤了。”
宋小丫看了眼院子裏埋頭苦幹的宋三郎,也替他可惜。
不過也就可惜而已。
自己家生存還成問題呢,哪有心思操心宋三郎的親事。
她現在首要問題是先顧好自己的家。
大家熱火朝天地忙活了一上午,轉眼就到了午飯時間。
雲嬸子把自家的大飯桌搬了過來放在院裏,將她和宋小丫準備的飯菜擺上飯桌,招呼眾人過來吃飯休息。
大夥兒都以為是義務幫忙,打算回家吃飯,沒想到宋小丫家竟然管飯,都放下手中家夥圍了過來。
隻見桌上擺著一大盆香氣四溢的紅燒兔肉,旁邊是金燦燦的香蔥炒蛋、紅油扁豆、醋溜白菜,以及一盆酸香撲鼻的涼拌黃瓜和一蘿金黃的野梨。
滿滿當當一桌子,看起來十分豐盛。
宋小丫家境貧寒,卻做了這麽多菜,這是把家底全掏出來了啊!
大家不好意思了。
“這是咋說的,弄這麽多菜,太破費了!”
宋小丫笑著把功勞推給了雲嬸子:“全靠雲嬸子幫襯。”
雲嬸子擺擺手:“我幫襯什麽呀,主要是你有這個心,想著感謝大家。”
眾人紛紛點頭稱是。
東西好壞不重要,重要的是宋小丫這份心意。
宋三郎不肯吃,提著鋤頭就要走。
”隻請了半天假,得趕回鎮上去。“
他是小丫至親之人,哪能幫了點忙就跟著族兄們一塊坐下吃。
這些壯漢胃口大得很,他少吃一口,大家就能多吃一口。
眾人不依,拉著他不許走,硬要他坐下。
宋小丫也再三勸他:”三叔,你回去都過飯點了。隨便吃兩口對付一下嘛。“
”那行,我拿個饃饃路上吃。“
宋三郎想了想,拿了個玉米饃饃,夾了筷子拌黃瓜,匆匆走了。
肉是一口沒吃。
幾個嬸子知道點內情,都忍不住替他惋惜。
宋三郎人品好,長得俊,又能幹勤快,可惜攤上那樣狼心狗肺的一家人。
也不知道最後哪戶人家敢把自己的閨女嫁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