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文武論

字數:6141   加入書籤

A+A-


    秦浩很聰明,立刻就從問題裏聽出情緒。
    而且上來就問這麽刺激的問題?
    他當即看向長公主。
    長公主默認了。
    那秦浩就知道怎麽做了。
    領導不說話,就是給他說話的機會。
    “翼國公,小子鬥膽問一句,那您老覺得文臣重要還是武將重要?”秦浩道。
    “當然是武將重要,沒有武將保家衛國,哪裏有那些文臣和門閥世家的好日子。”翼國公說話非常直接。
    秦浩點頭算是讚同。
    旋即又問李清瑤:“殿下,您覺得文臣武將哪個重要?”
    李清瑤不解秦浩要幹什麽,但想聽秦浩說些什麽,便配合道:“文治武功,缺一不可。”
    秦浩再點頭。
    然後他開口了:“兩位的說法,我不敢苟同。”
    “在我看來,文臣武將都不如百姓重要。”
    “沒了百姓,要不要文臣武將,都無所謂。”
    “剛才兩位所言,都是在給文臣或者武將爭取利益和權力。”
    “心裏並沒有完全站在百姓的角度去考慮文臣或者武將誰對百姓而言更重要。”
    “或者說,今天兩位問我,也希望我站在武將一邊去想問題,可這隻是權力鬥爭,不是純粹地造福百姓”
    秦浩說完沉默不語。
    他的聲音不高,卻如炸雷貫耳,驚醒翼國公和李清瑤。
    剛才兩人的心都偏向於武將。
    哪怕李清瑤嘴上說的文治武功,心裏還是想武將待遇更高一些。
    也會想著,用什麽辦法打壓文臣。
    翼國公深吸一口氣,他看秦浩的目光都變得不一樣了。
    “受教了,最開始,老夫想讓武將待遇好一些,本意的確是希望大京百姓更安全,能夠在北方回茴靠邊時候,保護更多百姓。”
    “看來我也被那群喜歡權力爭鬥的酸腐儒生給影響了。”
    李清瑤聽出秦浩話裏有話問:“如果站在百姓角度考慮,你覺得文臣重要還是武將重要。”
    翼國公聞言期待秦浩的答案。
    “武將。”
    秦浩毫不猶豫回答。
    翼國公眸中一喜,旋即又問:“什麽原因讓你覺得武將重要?”
    “還是說,本國公在這裏,讓你做出違心的決定?”
    秦浩淡淡一笑:“不知道有句話,翼國公聽說過沒有。”
    “什麽話?”
    “尊嚴隻在劍鋒之上,真理隻在弓弩射程範圍之內。”
    “強大的武力,才能讓百姓生出民族自信心。”
    “好!”
    翼國公猛地一拍桌子,聲音無比洪亮。
    好一個,尊嚴隻在劍鋒之上,真理隻在弓弩射程範圍之內。
    這句話簡直說到翼國公心坎兒裏了。
    甚至讓他回憶起跟著第一任大京皇帝打天下建立大京皇朝時候。
    那個時候,北方有回茴,南方有河疆、南詔,西方有落日朗。
    在大京皇朝剛建立之初,三方強敵靠邊。
    是他們浴血奮殺,打退強敵,打怕強敵,才保住國家尊嚴。
    李清瑤眸子一亮問:“這麽說,秦浩你覺得武將更重要?”
    秦浩再點頭:“是的殿下,不僅如此,我對文臣感官並不好,或者說,對文人的感官並不好。”
    “為什麽?你自己不也是文人。”李清瑤略感詫異。
    秦浩笑道:“殿下還記得我當初說的話,我說我不是文人,隻是懂得一些文字機巧。”
    “那並不是我謙虛的玩笑話,而是真這麽認為。”
    李清瑤微微皺眉:“你厭惡文人?”
    秦浩溫和笑了笑:“殿下可否聽過一句話?”
    “什麽話?”
    秦浩神情沉寂,認真開口:“自古文人多誤國,百無一用是書生。”
    “萬惡人為首,儒為最”
    “物為飽腹,人為欲望。”
    “其中私欲,虛名,貪功,慕權,手不提,肩不挑,唯儒獨全。”
    “趨炎附勢,阿諛奉承,拉幫結派,結黨營私,玩弄權術,玩弄文字,玩弄規則,亂禮亂法,亂國亂政,國家蛀蟲,有奶便是娘的多姓家奴,說得就是文人。”
    “自以為讀了幾本破書,學了些許道理。便以為有啟蒙大眾世人之智慧,指點江山社稷之能力,其實啥也不懂。”
    秦浩一段話,可謂是字字珠璣。
    李清瑤深呼吸。
    就這麽幾句話,秦浩詮釋了文人的劣根性。
    秦浩這時候又補充一句:“當然了,我說的是大部分文人。”
    “就比如那個什麽京師三才子之一的青丘公子,若是讓他當官,嗬,老百姓還不苦死。”
    “也有小部分文人有大智慧,真品德。能勝任棟梁之才。”
    “罵得好,文人就是一群偽君子。”翼國公哈哈大笑,又問:“這麽說,沈浩你是站在武將這邊的?”
    秦浩毫不猶豫回答:“不是。”
    翼國公麵露疑惑。
    你都將文人罵成這個樣子了,難不成還要站隊文人?
    秦浩開口,鏗鏘有力:“我隻站百姓這邊。”
    “守衛邊關,可守護百姓,我自當為武將出謀劃策。”
    “造橋鋪路,賑災惠民,我自當為文臣出謀劃策。”
    “我,隻站百姓這邊。”
    秦浩最後又重複一遍,目光之淩厲,連老將軍翼國公,都要避其鋒芒。
    前世,秦浩就是這樣。
    他收到清北直招通知書都沒有去,而是毅然決然報名哈工大,畢業後更是隱去身份數年,默默建設國家。
    他曾見識到太多默默無聞的英雄,對他的影響之深,哪怕兩輩子都揮之不去。
    李清瑤久久不語。
    她內心大受震撼。
    無論秦浩今天所說的尊嚴隻在劍鋒之上,還是文人劣根論,都讓她看到了全新一麵的秦浩。
    高傲的她,第一次覺得自己不如秦浩。
    回過神來的李清瑤和翼國公對視一眼。
    兩人此刻的想法出奇的一致。
    絕不能埋沒秦浩,絕不能讓秦浩被文臣的利益團體汙染。
    此等一心為百姓的大才,必須保護好!
    同一時間。
    皇宮。
    鳳儀殿。
    守門太監高聲喊:“開陽伯夫人楊素心擔憂皇後娘娘鳳體,得知皇後娘娘多日食欲不振,特送來紅果膏。”
    孝元皇後開口:“讓她進來吧。”
    她說話,眸中多出一抹狐疑。
    開陽伯之子秦浩剛讓皇家丟臉,這個時候他的夫人,不應該過來,也不該來。
    哪怕緩解和皇家關係,也不該這個時候來。
    她倒要看看,這個開陽伯的夫人,楊國公的女兒,要幹什麽。
    楊素心被帶進來,趕緊跪下:“臣妾,拜見皇後娘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孝元皇後淡淡道:“起來吧。”
    “賜座。”
    楊素心起身:“謝皇後娘娘。”
    旋即她將準備好的紅果膏獻上,又是一頓關心。
    等說完這些,楊素心看孝元皇後並不接話,才開口道:“皇後娘娘。”
    “今天臣妾過來,一是擔憂娘娘鳳體安康。”
    “二來……是為了賠罪。”
    孝元皇後眼眸裏狐疑更多一分,溫和問:“你何罪之有?”
    楊素心歎了口氣:“皇後娘娘,還是因為浩兒。”
    “說句娘娘不愛聽的話。”
    “當初浩兒的婚約,確實損害了皇家顏麵。”
    “原本婚約解除我們都同意。”
    “可我沒想到,浩兒神誌最近恢複了,和伯爺大吵一架,離家出走,自立門戶。”
    “這些都沒什麽。”
    “可我萬萬沒想到,他竟然去麻煩長公主殿下,還得到了長公主殿下的庇護。”
    “就連我家德武都被浩兒毒打一頓,如今還在床上躺著,”
    “而且他帶有長公主的貼身玉佩,我也奈何不了他。”
    “當然,一家人,我能原諒浩兒的無禮。”
    “可就是擔心浩兒會在長公主的庇護下,無法無天,再生出什麽大事端。”
    “到那時候,秦家會被浩兒連累不說,還會再損皇家顏麵。”
    說到最後,楊素心麵露悲痛,仿佛一個敗兒的慈母。
    孝元皇後臉色陰沉。
    她可沒聽女兒說幫助過秦浩。
    當即盯住怒目盯住楊素心,冷冷問:“你說的,此話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