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誰說石炭很難燃燒
字數:8786 加入書籤
長公主府。
秦浩還不知道李清瑤擇婿之事又出變化。
否則肯定要罵街。
古代的狀元郎啊。
含金量可比未來的省狀元含金量還要高。
這不是為難他呢。
不過,他這兩天收錢收得很快樂。
此次名酒晚暮出售一大批。
除卻人工開銷,秦浩自己分到手裏都有四千兩銀子。
如果一年多來幾回這樣的售賣。
秦浩一年起碼能收個兩三萬兩銀子。
而這才隻是他自己的兩成收益。
若是全算下來,穩定的名酒坊,一年賺十萬兩銀子,還是很輕鬆。
等以後出中低端酒,能賣到全國各地時候,那才是真正賺錢。
至此,秦浩古代科研所的第一筆啟動資金有了。
等以後科研所做出來成績後,有國家撥款,那才是真正的快樂。
倒是……
風月樓和世家的反應讓他很意外。
隨著名酒晚暮和詩詞的爆火。
晚暮的銷售量直線攀升。
就在秦浩又要出新酒的時候。
風雨樓的白晨曦及時製止了秦浩。
因為晚暮的名氣還在,現在出新酒,這不是搗亂麽。
包括世家和其它酒樓也一樣,都不願意秦浩現在出新酒。
秦浩也沒想到。
這些人學習營銷手段的能力還挺強。
知道不能太頻繁出新酒。
既然如此,秦浩也不匆忙了,靜觀其變。
還有便是。
韋家那邊修路也修得差不多了。
不得不說,世家就是有實力。
短短時間內,就將道路修繕一大半,再有三四天,便能竣工。
雖說這隻是古代的普通土路,但在秦浩看來,前期夠用了。
中途秦浩還派人去看過。
為的就是不讓韋家苛刻百姓。
韋家倒是遵守約定,給百姓每天管一頓飯,每天還有十文錢拿,百姓一個個都很賣力。
都希望能在南方徹底入冬前多賺一些銀錢。
可秦浩的快樂,很快就被一條消息驅散。
他收到消息,楊家話事人易主了。
原因竟然是楊國公逼迫楊家不準來找他拿名酒售賣權。
因此楊國公的楊家話事人身份被剝奪。
這讓秦浩立刻就明白,楊國公是隨時可能對他出手。
有些麻煩了。
他隻是麵對楊素心一人,秦浩自然有把握。
可多了個楊國公,對方在朝堂和京師經營多年,他不得不防。
也不知道老許什麽時候才能歸心。
有老許的前朝隱衛做保護,秦浩才能更放心一些。
而且這都好幾天了,老許每天都跟著他,居然還沒做出決定。
倒是他和李宏兄妹關係越來越好了。
這一天。
李宏和李明心又來了。
“秦浩,我們來了。”李明心蹦蹦跳跳地和秦浩親切地打招呼。
“李兄,明心妹妹。”秦浩熱情道。
是的,李明心比秦浩小半歲,所以自來熟的秦浩,直接叫李明心妹妹。
李宏是習慣了秦浩的大膽,也就沒多說什麽。
隻是他現在很擔憂。
最近母後聽說明心經常去長公主府找秦浩,很是欣慰。
她覺得秦浩和明心之間相處得一定不錯。
然而,李宏則擔心明心真喜歡上秦浩該怎麽辦,或者說是清瑤該怎麽辦。
還別說。
秦浩這個大膽的性子,還挺招女孩子喜歡。
這時,李明心問了個大膽的問題:“秦浩,聽說去風月樓的男人都很好色,他們都什麽表現啊。”
秦浩大方道:“別問,等下次我附庸風雅,帶你一起……”
“秦浩!”
“你敢!”
“別帶歪我妹妹!”
秦浩話說一半,就看到李清瑤幾個箭步,對準秦浩老腰就是一腳。
“我擋!”
秦浩這些日子也跟著鍛煉過,學會了格擋。
而且阿大阿二都說秦浩體質異於常人,若是肯習武,絕對是馬上將軍。
所以,秦浩麵對突然襲擊,還是有些防備。
隻是李清瑤畢竟技高一籌,哪怕秦浩抵擋得很快,還是被踢飛出去。
等秦浩滿腦袋枯葉站起身呲牙咧嘴道:“李清瑤,什麽叫做帶壞。”
“你知不知道,我這是帶咱妹妹提前見識到男人的劣根性。”
“省得以後咱們妹妹被臭男人騙走了。”
“誰跟你是咱!”李清瑤一聽臉色漲紅,當即又和秦浩打起來了。
最後還是秦浩被鎖住肩膀,手掌拍地求饒。
李明心也趕緊道:“姐,是我讓秦浩帶我去的,你別打他了。”
李清瑤氣得喘粗氣:“看在我妹妹的麵子上,這次姑且饒過你了。”
旋即李清瑤便苦口婆心勸李明心,不能去青樓。
秦浩則嘟嘟囔囔:“你不還是偷偷跟我去了。”
李清瑤差點炸毛:“你說什麽!”
“什麽都沒說。”
秦浩對自己的嘴做了個拉鏈姿勢。
又胡鬧一會兒。
李宏和李明心就在長公主府上用餐。
最近他們都感覺天氣明顯變冷,幾人在室外多呆一會兒,就凍得手臉通紅。
直到回屋子裏,眾人圍著火盆燒茶喝,才舒服許多。
這時候李清瑤接到一封信。
是北方傳來的。
李清瑤比較關注北方戰況。
正好,在場的也都是自己人,李清瑤也不避諱拆開信件。
旋即她臉色驟變,低沉開口:“北方降雪了。”
李宏臉色微微變化,但很快隱藏起來。
“降雪不是很正常。”
秦浩喝口茶隨意道。
李清瑤卻神色凝重道:“降雪是正常。”
“但降雪就該起戰事了。”
“北方降雪就代表草原濕地會結冰,也代表回茴人要靠邊了。”
“而且北方也會因為降雪驟冷。”
“再加上提前降雪,北方要麻煩了。”
秦浩沒明白什麽意思問:“怎麽就麻煩了?”
李清瑤深吸口氣:“你可能不知道,每年冬天運往北方的木炭都不夠用。”
“況且,南人北遷計劃剛開始,北遷的百姓也需要炭火。”
“北方非戰時還好,木炭可以省著點用,但戰時,木炭用量是要翻倍的,完全經不住消耗。”
“哎,真沒想到今年的雪比去年還要早半個月。”
說到這裏,李清瑤眉頭緊鎖,顯然更發愁。
“而且送消息的人說。”
“我父皇已經召集眾位大臣在為北方降雪一事做打算。”
“若是炭火供應不足,北方將士根本打不了持久戰,一旦炭火用完,北方將士戰力都會大受折損。”
連天真的李明心都歎氣道:“我也聽說北方一打仗就要死人,沒想到連取暖都這麽難。”
隻有秦浩很納悶。
他終於忍不住疑惑問出聲:“不是啊,就算北方再是苦寒之地,也不至於取暖的炭都沒有吧?”
“我原先聽你們說用酒精助燃,以為是炭潮濕,需要輔助燃燒,搞半天連炭都不夠用?”
李清瑤驚奇發現秦浩也有不懂的東西,便解釋道:“肯定的,冬天燒木炭本就難。”
“直接燒濕木頭又煙霧太大,所以每年北方的炭供應,尤為重要。”
秦浩更理解不了了:“不是,你們這麽執著於木炭幹什麽,煤炭不讓你們燒?”
李宏、李清瑤、李明心三人對視一眼,又疑惑看向秦浩。
他們都不知道什麽是煤炭。
經過一番了解。
秦浩才知道,原來大京皇朝根本不燒煤炭。
而且大京皇朝對煤炭的稱呼叫做石炭。
以前秦浩以為長公主府隻用木炭,是追求格調。
誰想到,大京皇朝對石炭運用如此低級。
在所有人看來。
石炭燃燒起來很困難,而且煙霧大。
並且,石炭毒性很強,即便是燃燒時候在室內放水盆,通風。
都還會出現石炭毒死人的情況。
最後,大京皇朝因為石炭煙霧大,難點燃,毒性強,徹底放棄石炭。
秦浩最後都無語了。
他吐槽道:“就個取暖問題,還有必要開大會?”
“再說了,誰告訴你們石炭不好燃燒的。”
“那是你們不會洗石炭。”
“沒洗過的石炭,當然煙霧大毒性大。”
“那麽多重金屬雜質加上一氧化碳,豈能不中毒。”
“真是服了,我後麵還想著春闈後用石炭搞科研,原來石炭都還沒利用起來。”
正在發愁的李清瑤當即就震驚地站了起來,死死盯住秦浩,喘著粗氣問:“秦浩,你的意思是,石炭可以燃燒!”
“……”
此刻。
皇宮
宣德帝麵對幾位重臣道:“北方提前降雪,待到草原結冰,回茴必定靠邊。”
“如今將士取暖炭火不足,難以打持久戰,諸位大臣,可有良策。”
翼國公第一個開口。
“陛下,臣願帶領北方將士,閃電戰突襲,殺退回茴。”
鄭國公也是如此:“陛下,臣也願往。”
“鄭國公,翼國公,不可啊。”
嚴世蕃急忙開口阻止:“目前,南人北遷計劃剛剛開始。”
“若此時北方開戰,必定影響南人北遷。”
“就單說開戰後炭火供給不足,到時候必定會調用更多地方的炭火運往北方。”
“目前隻有北遷百姓所用的炭火能隨時調用。”
“一旦迫不得已調用,北遷百姓無炭火可用,對朝廷必定失望。”
“另外就是。”
“北方開戰,很可能死去的將士就有北遷百姓的家人。”
“也會對北遷造成影響。”
鄭國公皺眉道:“打仗豈有不死人?”
嚴世蕃耐心勸說:“打仗固然會死人,但我們目前麵臨的是取暖問題。”
“原本北方邊關的炭火雖然用不到開春,但也差不多,最後十幾寒天不用炭火也無礙。”
“但現在北方提前降雪,一旦開戰,炭火使用超量,後期供應不足,還不知道要凍死多少人。”
“到時候就要麵臨是凍死北遷百姓還是凍死北方將士的艱難抉擇。”
“所以打仗可以,但要考慮後果。”
鄭國公也不傻。
聽嚴世蕃這麽一說,也陷入沉思。
他覺得。
或許,用小規模接觸戰,將北方回茴打疲,還可能拖到開春。
但那樣一來,一旦小規模隊伍被回茴騎兵包圍,也將死傷慘重。
他忍不住道:“前兩年,回茴隻是小規模靠邊,搶一些糧食就走。”
“但這次北方回茴,居然出動兩萬騎兵。”
“這才幾年,回茴居然恢複到如此程度。”
“而且,回茴還在我們南人北遷剛開始時候,大規模用兵,未免也太巧了!”
趙如風解釋道:“鄭國公,此事並非巧合。”
“前些日子,陛下命我徹查大京皇朝內部的回茴探子,就是不想北遷之事暴露出去。”
“隻要回茴知道我們北遷的事情,必定會想到朝廷目前難顧全北方邊關。”
“回茴也必定會趁此機會,大規模用兵。”
“很顯然,回茴的探子還是將消息帶回去了。”
這下眾人全都明白了。
回茴並非巧合動兵,此次就是有備而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