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章 就算沒有青雲梯,她也能送二哥上九天

字數:4764   加入書籤

A+A-


    隻是祖父萬萬沒想到,大伯比他想的還不堪重任。
    大伯都不是為人不夠圓滑的問題,而是不適合當官。
    一個禦史,竟然敢在皇子奪嫡的事上發表站隊言論。
    沒滿門抄斬都是因為其他禦史怕殃及池魚極力周旋的結果。
    本就因身體不太好才辭官休養的祖父收到消息後直接氣得一命嗚呼。
    臨終前拉著沈清柯的手,含恨囑托:“沈家靠你了!”
    事實上,早在察覺大伯不適合做官後,祖父已經開始在孫輩裏尋找下一代適合做官的。
    在大乾,世家和皇室一樣,嫡長子擁有優先繼承權。
    大伯就是嫡長子,隻要他不太過分,祖父就不能越過他扶持二伯和爹爹。
    到下一輩也一樣,要優先考慮大伯的嫡長子。
    然而大伯的兒子都是庶子。
    大伯娘肚子裏出來的,隻有兩個女兒。
    嫁出去的沈清黛和同流放到北川的沈清丹。
    大伯家幾個堂兄,不能說都不成器,但都隨大伯,為人處世方麵略有欠缺。
    用現代話叫,情商低。
    二伯家倒是嫡長子也有嫡次子,包括沈清鳴都是嫡出。
    隻是二伯家幾個堂兄弟從小被二伯娘嬌慣溺愛,各個都是紈絝,吃喝玩樂一把好手,當官就算了,免得害人害己。
    唯獨沈清柯小小年紀就性子沉穩,文韜武略、為人處世之道遠超其他堂兄弟,將來定能帶沈家更上一層樓。
    可惜如今被大伯所累,流放北川,隻能在山穀裏伐樹蓋屋,磨得一手老繭。
    沈清棠咬著筷子尖,暗下決心,無論如何,不能讓沈清柯的才能就此埋沒。
    就算沒有青雲梯,她也能送二哥上九天!
    休息了一晚,沈清柯和沈嶼之大清早精神抖擻地忙活著架其他的木梁。
    父子兩分別站在前後兩堵牆上,一人手提一根麻繩。
    沈清棠負責在地上把麻繩套在木梁兩端,父子倆齊齊使力把木梁提上去。
    滑輪是好用,總不能滿屋裏挖坑埋支撐杆。
    搭建好木梁後,再搭草苫子。
    在南方,大概到這一步就可以開始掛瓦。
    但是在北川,由於冬天風大雪多,所以在瓦片之下要先鋪草苫子。
    草苫子是北川的叫法,沈清棠還知道另外一個名字叫草簾或者草席。
    為此,沈清柯和沈清棠專門進了一趟城。
    沈清柯去農戶家裏買秸稈,用來編草苫子和草席。
    沈清棠則去買了些小米、漿糊、和糊門窗的紙。
    家裏的調味料像鹽和白糖也需要再補一些。
    做肥皂的豬板油再補十斤。
    小米七十文一鬥,糊窗紙一文錢一張。
    拉拉雜雜總共花了二百二十文。
    還買了二十個鴨蛋和十個鵝蛋。
    鴨蛋比雞蛋還要便宜一點兒,四文錢就能買一隻。
    北川人似乎不太喜歡鴨子,鴨子比雞要便宜十文。
    反倒是鵝比較貴。
    一隻鵝要一百八十文,跟豬肉差不多價格,甚至略貴。
    鵝蛋也貴,十文一隻。
    沈清棠想,小雞能孵出來,小鴨子和小鵝應該也能孵。
    又花費一百六十文。
    還買了一口大鐵鍋,花費一百五十文。
    之前買的鍋是小鍋。
    現在買一口大鍋準備放進新房的廚房裏。
    東西買了太多,沈清棠自己拿不過來,就坐在鐵鋪外麵等沈清柯來接。
    因為著急蓋房子,沈清棠這次沒賣肥皂和香皂,進城就買東西,買完就等著沈清柯。
    麥秸稈農戶基本每家都有,很容易買到,而且麥秸稈很便宜,十文錢就能買一大板車。
    沈清柯又花了二十文買編織線,然後到城裏去接沈清棠。
    沈清棠買的東西放在麥秸稈上麵。
    沈清柯在前麵拉板車,沈清棠在後麵推。
    兄妹倆很快回到山穀。
    五間房的草席,一板車秸稈不夠。
    沈清柯往返五次,買回來五大車秸稈。
    準備好材料,一家四口還是分工合作。
    李氏和沈清棠負責編草苫兒,沈嶼之和沈清柯則繼續做木工。
    門窗隻有框架,還需要做門板和窗扇。
    另外紙糊門窗,不怎麽防風雨,還需要做門窗上遮擋用的木板。
    編草苫也算是個技術活,並且這項技術不在沈清棠的技能範圍。
    不過一般農戶都會,買麥稈時,兄妹倆順便請教了下農戶怎麽編草苫子。
    倒也不算難。
    首先要搭個工作台。
    工作台分兩層,都是約一米長的木板。
    第一層木板高度大約七十公分,在木板兩端各豎一塊土磚,然後在土磚上方再放一根木棍。
    工作台就搭建完成,總高度一米多點兒。
    草苫子的長度就是屋頂的寬度。
    屋頂是三角形的,一邊寬度大概有四米。
    要準備幾條十二米長的線,線兩頭都要綁上重物。
    重物也不需要太重,小石頭就行。
    第一步要把十二米長的線繞在石塊上,所以石塊也不能太小。
    繞的時候要注意兩側的繩子要一樣長。
    幾條綁了重物的線要寬度均勻的搭在木棍上。
    準備工作完成,可以開始編織。
    先編草苫邊兒。
    取兩綹麥秸稈,稍微浸濕擰成麥稈繩,編到需要的長度。
    把編好的麥稈繩放到木棍上。
    左手扶住麥稈繩,右手拿起第一條線的磚頭前後互換。
    一個繩結就此打好。
    用同樣的手法依次打好第三、第五、第……個繩結。
    這樣草苫邊兒就完成,接下來才是正式開始。
    再取一綹麥秸稈,麥秸稈的根部與棍子上的標識對好。
    在第二個繩子處打個繩結,依次第四個、第六個打上繩結。
    如果麥秸稈的長度不夠,則需要再拿一綹麥秸稈在上一綹麥秸稈即將用完的繩結處續上,捆結實。
    重複以上步驟,一、二四六的打繩結、續麥稈直到編到自己所需要的長度。
    最後再封邊。
    封邊和開頭一樣的步驟。
    至於草苫子的厚度,要看取麥秸稈多少。
    麥秸稈多,草苫子就厚,反之,草苫子就薄。
    因為在瓦片下方不需要太厚,但是還要往上抹一層薄泥掛瓦,需要承受一定的重量,也不能太薄。
    不管厚薄,取麥秸稈時,每一綹都盡量一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