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鍋之大,敦親王爺都扛不下
字數:3937 加入書籤
那太子都快能當小家夥瑪法的年紀了,還跟小家夥斤斤計較,確實有些不像話哈!
代入這個算法,別說康熙心裏的心疼消失了個七七八八。
甚至瞧著他那涕淚交流的模樣,還覺得有點辣眼睛。
就是太子本人都直接被打斷了施法,整個人都懵懵地愣在原地:“孤……”
“乖,別哭了啊。”烏那希大方地遞上自己的小帕子,認真安慰道:“會哭的孩子才有奶喝,會哭的大人會被人笑話的。太子二伯可不僅僅代表著自己的臉麵,還是大清儲君,代表著整個國家威儀呢!”
“現在外國使節、蒙古王公還有許多姑爸爸都在京城,太子二伯也不希望自己哭的鼻涕一把淚一把的事情被廣而笑之吧?”
嗯?
這確定是安慰而不是威脅嗎?
太子還沒怎樣,忍笑失敗的十阿哥已經拍上了大腿:“哈哈哈,可不是咋的?會哭的孩子才有奶喝,會哭的大人隻會被笑話。”
“太子快收收淚,別讓皇阿瑪跟咱們兄弟跟著艱難忍笑了!”
太子一腳踹過去,他伶俐躲過,嘴上還要不依不饒:“你看你這人多開不起玩笑呢?不過兄弟之間調侃兩句,你急什麽呀!”
“ 哎哎哎,越說你還越來勁了是吧?趕緊停手,不然本王認真還手,也是夠你一嗆!”
最後的最後,這哥倆打了個旗鼓相當,也被康熙罵了個不分伯仲。
還是烏那希笑著給康熙捶背:“好了好了,皇瑪法不氣不氣。哪有舌頭不碰牙?太子二伯跟十叔也不過是小鬧了一下而已。小鬧怡情,但要是您跟著生氣,就是他們的不孝了。”
[要是真把皇瑪法氣壞了,整個朝野震動,這倆還不忠。大過年的,讓百姓憂心忡忡,就很不仁。皇瑪法有疾,阿瑪不但要侍疾,還要被牽連著推遲封王,這不又是他們的不悌與不義?]
十阿哥滿臉震驚:感情這麽一會兒功夫,他跟太子就成了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輩?
哦,還有不悌。
嘖嘖。
鍋之大,敦親王爺都扛不下。
才從四貝勒府出來沒多一會兒,他就找機會真誠跟自家皇阿瑪建議:橫豎早晚都得封,寧可快點早早把四哥封爵的事兒給辦了吧?
免得小家夥日日惦念,時時不停的想法子。
然後所願無所得,擺爛之餘,還要把您再扔出新世界的大門。
可憐見兒的。
這都把十阿哥逼出文采來了:“與其亡羊補牢,不如未雨綢繆,您說是吧?”
嗬嗬。
康熙冷笑:“是不是的朕不好說,現在朕就有點拿不準。小家夥是心心念念的想讓自家阿瑪當個親王,還是單純不悅你這個草包都搶到了她阿瑪的前頭。”
“若是後者,是不是把你擼了就萬事大吉?”
十阿哥:!!!
十阿哥原地驚呆:“皇阿瑪您不能……”
“不,身為大清之主,天下帝王,你知道的,朕能。朕隻是暫時不想。但你小子要繼續起哄架秧子,為了討好小家夥而刻意讓太子為難,朕可能就想了。”
威脅,這絕對是威脅!
皇阿瑪為保護太子,也真是不遺餘力呀。
可事實上,康熙甩出那般威脅的時候,還真沒有什麽保護太子之類的想法。純粹是不想讓老十繼續嘚瑟,四處煽風點火。
當了個和碩親王而已,尾巴都差點翹到天上。
再不壓著些,不但他自己,連鈕祜祿氏跟阿巴亥部也覺得他行了怎麽辦?
太子還不能繼續當太子,當多久太子姑且不論。
但有一點康熙十分確定:就算到最後,太子依舊被廢,老十也不可能有任何機會。
他們爺倆這兩種心思,不同誤會。
送走了所有人的烏那希就很歡樂了:“哈哈哈,阿瑪聽到了沒?”
“皇瑪法金口玉言說了,隻要青黴素跟黃連素效果顯著。就對咱們爺倆論功行賞,封您當和碩親王。”
“到時候您也能拿萬兩銀子俸祿,也有親王尊貴。往來行走之間,不遜於任何人!”
“再也不會有身為兄長,正式場合還要向臭弟弟行禮的尷尬了~”
小家夥眼裏純然歡喜,字字句句都在為他考量。
生讓從小到大就沒被真誠選擇過,全心全意愛護過的四貝勒如寒冬臘月一整個被泡進溫泉水裏一樣。
暖融融,熱乎乎,還冒著點幸福的小泡泡。
一切說教都被嚴嚴實實堵了回去,隻是無奈輕歎,抬手摸了摸她的小鬏鬏。
陪她用膳,給她畫衣裳首飾的小圖圖。
在一聲聲阿瑪真棒,阿瑪是全世界最好的阿瑪中漸漸迷失自我。
出了愛女的院子,被冷風那麽一吹,才漸漸喚回了離家出走的理智。
然後,福晉跟宋側福晉就被請到了他書房。
被一字一句的,謝謝轉述了上午聖駕到來之後所發生的種種。
主打一個孩子用心是好的,但行事終究是急切了些、僭越了些。若不加以約束,日後難免吃虧。
所以……
被委以重任的福晉烏那拉那氏整個人都懵了:“不是,爺您心疼三格格,唯恐她這性子,以後出去要吃虧。但您自己舍不得下手,也恐毀了自己在小家夥心中的慈父形象,就讓妾身跟宋妹妹當這個惡人?”
後邊四阿哥怎麽解釋,福晉已經無心再聽了。
隻心平氣和地問了句:“您這對麽?都說甘蔗沒有兩頭甜,您這是既要又要?”
要不是有倫理綱常束縛著,四福晉甚至還想問問他要臉不。
可繞是這樣,也已經夠讓宋氏忐忑了。
唯恐兩位神仙打架,讓可憐的她淪為炮灰。最要緊的是——這裏麵還涉及到她家愛女的安全。
而母女分離越多,就越想念,越忍不住想為她考量的宋氏終於忍不住,到底弱弱地來了一句:“要不,妾身試試?”
總不能讓小家夥繼續這麽肆無忌憚下去。
今兒她能平安無事,都是她年紀小,皇上又護得緊。否則……
後果會有多嚴重,宋氏都不敢想。
隻是她才艱難地下了決定,皇上的口諭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