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那場景,怎麽看怎麽讓小公主熱血沸騰

字數:4023   加入書籤

A+A-


    好端端被疑心上的諸皇子們心累,就想勸一句:孩子啊,腦補是病,得治啊!
    管中窺豹要不得。
    別總以自己的想法去揣測別人。
    確實。
    不想當太子的皇子,不是好皇子。
    最初,他們都多多少少的,有過這方麵的期待。甚至還覺得太子雖不錯,但他們也都不差,未必不能取而代之呢。
    沒辦法,皇阿瑪當皇帝行,教養皇子更行。
    諸皇子不說個個文韜武略,人中龍鳳吧,但也確實各有其才。
    自然而然的,也都不甘心屈居人下。
    可誰想著萬事沒有俱備,他們的野心也隻停留在野心上的時候,四貝勒府的小格格就橫空出世了呢?
    攜宿慧而來,有被讀心術,更是曆史專業。
    好家夥呀!
    第一回見麵,就把他們一個個的生卒與生平都說了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史詩級大爆料,直接就捅到了禦前去。
    明牌來得如此猝不及防就算了,還讓他們得知大清如何滅亡的,滅的到底有多屈辱多窩囊。
    果斷是在他們剛剛滅絕的奪嫡野心上,又無縫給移栽了大清富強加報前仇、除後患的更高級別大野心。
    從那以後,他們哥幾個就一猛子紮在了這裏頭。
    越來越沉迷,越來越厲害。
    至於原本的奪嫡夢?
    那除了至今還被蒙在鼓裏的太子,還有確實不怎麽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的老十四之外,誰還在乎?
    畢竟知道的都知道,除非皇阿瑪愛太子勝過愛大清江山,肯為了他在臨終前把老四父女一波帶走。
    否則這江山就算傳到太子手裏,他也難坐得穩。
    而曆史證明,皇阿瑪根本沒有那麽愛太子,也沒有那麽狠心。
    那這一切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沒有懸念了呀。
    獨太子還始終被關在新世界大門外,對此一無所知,還在兢兢業業玩儲位保衛戰而已。
    嘖嘖,也怪可憐見兒的。
    挑撥人不成,都上演‘父子相殘’戲碼了。
    咳咳。
    當然,太子可能將這歸類為嚴格教子。但知道前因後果的其餘皇子卻隻會哂笑,並在心裏默默罵一聲該啊。
    很遺憾,小公主並不是那個知情者,也沒誰敢給這小漏鬥捅開那層窗戶紙。
    隻能眼睜睜看著她各種積極努力地防備太子,幫著自家阿瑪拉印象分。
    而她越是這樣,太子就越誤會老四不過是道貌岸然。
    嘴上說著對他這個二哥,對儲君之位沒有任何不該有的想法。實際上卻恨不得滿府皆兵的份兒上,狡猾得很。
    四阿哥:……
    橫空飛鍋,他也是冤枉不已。
    誠盼皇阿瑪出手,一下就給某些人點大大的教訓,讓他徹底消停起來,少作妖。
    結果盼著盼著,就盼到了李氏朝鮮新王李陽以德薄才寡,斷撐不起偌大江山為由。無條件認錯,無條件賠償等為由。
    自願去掉國號,率朝鮮上下歸附大清,成為大清一省。
    眾目睽睽之下,滿朝文武與京城百姓的見證中。
    已經改了大清發型,換了大清服飾的朝鮮新王李陽恭敬跪下,奉上自家信物,口稱皇帝萬歲。
    那場景,怎麽看怎麽讓烏那希熱血沸騰。
    尤其他之後,還有從倭子國那些貴族裏臨時遴選出來的代表,也這樣大清服飾、發型地,全程漢語地投降、道歉、自願歸附地來了一段兒。
    讓烏那希按著快門的手都有些微微顫抖:[嗚嗚嗚,小倭子道歉;投降:‘自願’加入中華大家庭,成為新少數民族啊啊啊啊!]
    [這是上輩子多少國人的夢啊?居然就這麽華麗麗的變成現實了!我拍,我拍,我拍拍拍~]
    [全都記錄下來,留存鐵證。以及,之前也沒說還有這麽個環節啊,到底是哪位天才想出來的?]
    天才康熙莞爾,你這小家夥沒想到的事情還多著呐!
    受了李氏朝鮮與倭子國的降,將兩國正式更名大清倭子省與大清朝鮮省後,又是一個小公主之前所不知道的環節。
    “這幾年,大阿哥胤禔整頓八旗軍務,巡查駐防八旗。鍛煉與提高八旗兵戰鬥力,裁撤老兵、弱兵,大力清查空餉……”
    把大阿哥胤禔的功勞整個說了一遍,然後,這直郡王就升級成直親王了?
    媽耶!
    烏那希驚呆,這可是曆史上從未發生過的。
    緊接著,率兵遠渡重洋,身先士卒,為大清添了兩省的十四阿哥胤禎也跟著升級親王。
    封號麽?
    這還沒等著康熙說出口呢,他自己就興衝衝跪下:“兒子無才無德,唯有一身蠻力與勇氣,生死不變之忠心。願意此生紮根軍旅,為大清蕩平所有來犯之敵,伐一切不臣。所以……”
    十四阿哥有些不好意思的開口:“所以皇阿瑪能不能封兒子做大將軍王?”
    “嘿嘿,聽著就威武霸氣,很合兒子畢生之誌。”
    屁!
    康熙心裏腹誹,你小子就是記著自己在曆史上那個有名無實的大將軍王稱號。也不喜歡雍正給你封的那個恂字,所以才來的這麽一出。
    但知道歸知道,康熙終究還是個疼孩子的阿瑪:“既然如此,那就封你為和碩親王,封號大將軍。”
    十四阿哥大樂,歡歡喜喜行禮:“兒臣謝過皇阿瑪,皇阿瑪萬歲萬歲萬萬歲!”
    他之後,還有參讚軍機的三阿哥、八阿哥。
    一直兢兢業業,至今仍奮鬥在修路第一線的五阿哥。
    配合直親王巡視駐防八旗的七阿哥。
    遠洋海外,成立大清遠洋貿易股份有限公司,助大清攫取四海之財,推動國內外貿易的九阿哥。
    跟四阿哥一起推行攤丁入畝、改土歸流,承辦大清日報社的十三阿哥。小小年紀便請命遠赴關外,為大清開發關外良田而積極努力的十五阿哥……
    康熙一個個誇起,然後在所有人震驚的目光中道:“這幾位皇子雖差事不同,但也在不同領域為大清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論功行賞,自然也該有他們的一份。朕三思之後決定,將三、五、七、八、九、十三、十五阿哥幾人一體封為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