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真假狀元郎
字數:3826 加入書籤
這樣的來意讓沈霜羽和葉晴都有些意外。
沈霜羽其實早就在東宮看過傅含玉的答題內容,太子和懷寧都十分欣賞他,覺得他有治世之才。
當初他的第一名也是經過康太傅和宋知賢都認可的。
按照太子的評價,若是有心培養,將來的成就不輸宋知賢。
懷寧看不上宋知賢的品性,一個會為難弱女子的男人又能待這個天下溫和嗎?
所以懷寧很看好傅含玉,有提拔他的意思。
當然隻是那一次提到,沈霜羽看出懷寧和太子有這個意思,但目前應該還沒有行動,大概會觀望,先看看他入朝為官後,為人如何。
想起剛剛葉晴說的事情,沈霜羽覺得有點奇怪。
若是徇私舞弊,所以他未來連自己的文章寫的什麽都不知道,那現在又怎麽能拿出來賣呢。
難道家中還有答題的小抄,底稿之類的?
沈霜羽開口道:“這是自然收的,你把文章帶來了?”
傅含玉尷尬了一下,“不是隻要授權就行了嗎?”
一般文章會在一段時候流傳出來,沈霜羽找其他真題文章時,也隻是尋主人授權罷了,文章都是事先收集好的。
一聽對方這麽說,沈霜羽心中遺憾,果然是作弊的,她剛剛竟然還因為對方散發的讀書人氣質而升起某些猜想。
見沈霜羽神色不對,傅含玉也知道對方背景不一般,怕得罪人,就道:“若是沈娘子現在就要,可以借我筆墨紙硯,我可以默出來。”
此話一出,沈霜羽愣住了,“什麽?”
【啊?】
傅含玉又重複了一遍。
沈霜羽忍不住皺眉,但立馬讓人送來了筆墨紙硯。
很快,傅含玉就認認真真默寫起來。
因為是他曾經寫過的文章,現在寫來毫無障礙,一氣嗬成,字跡也十分漂亮。
這就奇怪了。
【如果現在能默寫出來,幾年之後會全部忘記嗎?我不清楚正常人咋樣,反正我記憶力好,基本都是記得的。】
沈霜羽離開了雅座,讓傅含玉靜心去寫。
“你覺得有問題?”
【該不會眼前這個傅含玉是真的,我記得的信息中其實已經是假的傅含玉了吧。要不然前後反差也不能這麽大。】
沈霜羽道:“傅含玉是狀元郎,官職也在京中,在這麽多人麵前露過麵,怎麽說也不能輕易弄出一個假的。”
【那隻有極端情況了,他有雙胞胎兄弟。】
沈霜羽道:“你提過,有一個曾經在他們家做事的侍衛以命狀告?”
【那就更加說得通了,說不定這個侍衛就是知道真相的,不接受真正的狀元郎被人頂替,能做到這一步,那隻能說明不是什麽無奈的做法,而是被害了。】
沈霜羽點點頭道:“待會我試試他,畢竟也有極小概率是他就是同一個人,隻是人心易變罷了。”
【你要怎麽嚐試?】
沈霜羽道:“才華是不變的,還有,直接問。”
沈霜羽倒是讓下人好茶好點心伺候著,等對方寫完,拿著授權的協議就走了進去。
見對方在揉手腕,這人的手腕還真不是一般的白皙細弱,還真是文弱書生。
不過看他手上的痕跡,基本能看得出,這人是苦讀書的。
沈霜羽作勢翻了翻傅含玉寫的文章,然後直接套用了太子和懷寧探討時提出的一些討論,假裝順帶跟傅含玉聊聊。
傅含玉聽著沈霜羽的問題,越聽越是驚喜,雙眼都亮了,甚至激動的對著沈霜羽作揖,忍不住道:“沈娘子不愧是仙晴書局的老板,隻是簡單的看了我的文章,就有如此精妙的想法,小生佩服,女子果然也有讀書明理不輸男兒者。”
最後一句話說的奇怪,但這時候沈霜羽的心思已經不在這上麵了。
就連葉晴也被剛剛跟沈霜羽對答如流的姿態驚到了。
雖然葉晴有的時候也聽不懂他說的那些話。
但憑著演員對人物的觀察,這樣的傅含玉對他自己文章吃透的程度,絕對不是未來信息中的傅含玉可比。
【……真的有真假傅含玉?】
沈霜羽也是深吸一口氣,一邊笑著說道:“你誤會了,這些我也是從其他人那邊聽到的探討,覺得有趣就來跟狀元郎聊聊。”
傅含玉不傻,他的文章還沒有流出來,傳聞仙晴沈娘子在京城人脈極廣,不是一般人惹得起的,果然不假。
“那也是沈霜羽願意思考,才能與在下探討。”傅含玉道。
沈霜羽將協議放在桌麵,笑著道:“按照狀元郎的等級,這是我們仙晴出的資費,若是狀元郎同意,就可以簽下了。”
沈霜羽將準備好的錢放在桌上。試探道:“狀元郎最近是缺錢嗎?”
傅含玉拿起筆墨正要簽下,“想要在京城置辦宅子,肯定是要花錢的。”
“不知道是要買多大的宅子呢?我認識一些人,倒是可以幫上忙,對了,狀元家中幾口人,是要接來京城一起住嗎?”沈霜羽道。
傅含玉落筆的手明顯有一個停頓,沒有抬頭看沈霜羽,含糊道:“也就我同母親,還有一些隨行下人,要的宅子不大。等這裏宅子買好了,就會去接母親上來。”
沈霜羽知道問不出什麽了,就積極的要幫忙找適合他家的實惠宅院。
傅含玉這下更加感激沈霜羽了。
沈霜羽還安排了人陪他去找熟悉的牙人。
安排的人自然是知道沈霜羽的暗示。
因為葉晴對買房子買地的瘋狂安利,沈霜羽早就在京城囤積了大量的宅院和田地。
隨便找一間跟沈霜羽私產相鄰的很簡單。
傅含玉身上的謎題太多了,必須要看著點。
萬一一個沒看住,被人給掉包了,那可真是損失了一個真正能為大周好的人才了。
沈霜羽一路將傅含玉送出仙晴書局。
周圍人看著,難得看東家對一個郎君這麽熱情的樣子。
一看是唇紅齒白,麵若桃花的狀元郎,紛紛好奇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