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 對現時行為的認知

字數:3323   加入書籤

A+A-


    最近一周陪孩子玩耍時,我與家人們開始在兩條道上行走。我依然自覺不自覺的堅持為他完成“俯臥-找聲源”這一核心訓練任務,家人已是孩子怎麽高興就怎麽逗著他玩。
    眼前這種行為現象廣泛存在於生活。它也是教育對人的現時行為的總結。依神經科學看,教育是為人們提供神經鏈接服務的,這種神經條件反射既揭示了教育實質,又是人的本性及性情的反應。神經鏈接通常以6個月為周期實現區域聯合,通俗地說是能熟練做出某一動作。
    對於教育活動,多數時候等待比欣悅更難作到,這種微小的差距從孩子2個月後就有所顯現。多數人對熱鬧欣悅之事總有很高的熱情,事情總是從一件不斷跳往另一件。此時,耐心等待,需要有何等的力量才能做到啊!
    如何理解等待與欣悅?《易經·需·兌》對此有所解釋!
    需:乾下坎上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
    初九需於郊,利用恒,無咎。
    九二需於沙,小有言;終吉。
    九三需於泥,致寇至。
    六四需於血,出自穴。
    九五需於酒食,貞吉。
    上六入於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正爻認知
    需說等待是自然之道。智者遵循這一原則,吃喝玩樂,盡情享受,如同置身世外桃園一般。
    雨雲在該到來的時候到來,既帶來了陰暗,也帶來了豐收的前景。正象我們經常發現的那樣,有些事情看起來是凶兆,後來也許轉化成了有趣的挑戰和良機,事物的結局正處於形成期,往往我們能做的事很有限。如果魯莽幹涉會讓我們陷入更大的麻煩。沒有必要擔憂未來可能出現的事件而破壞生活中現存的快樂。隻要我們永遠以信心作為生活的中心,就可以應付任何預料之外的挑戰。隻有那些缺乏信心的人,才會陷入對未來事件的痛苦,從而一步步使自己變得軟弱起來。
    安靜時期不可浪費,要多充實生命活力,去恢複精力,去享受美味佳肴,去回味生命真諦。不久,我們就會重新投入戰鬥,同渙散我們意誌和轉移我們奮鬥目標的事物作鬥爭。
    與此同時,我們在欣賞自己目前的愉快,接受生活上出現的任何突如其來的援助。盡管我們的境況在許多方麵還是很不理想,但我們積蓄的力量就是為了改善這些困難,我們仍然為己有的收獲感到喜悅。
    當我們認知到某種不可避免的困難以出現,就必須適應這種新形勢,必要的話還要適度改變一下,前進道路。
    變爻認知
    一線:矢誌不渝的等待好運就會到來,若魯莽行動也許會激怒對方。在時機沒成熟之前,最好在一旁觀望。
    二線:如果在露天的地方等待,別人也許會因你處在不利的位置而橫加指責。如果你知道自己怎麽做,困難就會過去。
    三線:行動粗心大意則會激怒對方並給自己招來災禍。采取更加忍耐的對策,作長遠打算,能避免不必要的衝突。
    四線:盡管以經陷入麻煩,也許還有時間采取更合乎實際的對策。
    五線:抱著正確的信念來耐心等待成熟的時機,好運才會降臨,慶祝的時刻也必將到來。
    六線:困難來臨,對所有的一切都不必介意,如同局外人一樣。
    兌:兌下兌上兌亨,利貞。
    初九和兌,吉。
    九二孚兌,吉,悔亡。
    六三來兌,凶。
    九四商兌未寧,介疾有喜。
    九五孚於剝,有厲。
    上六引兌。
    正爻認知
    兌說歡樂引導著人們使之忘記痛苦。智者遵循這一原則,鼓勵朋友歡聚,暢談生活。
    兌意顯示,欣悅象征是一池碧波蕩漾的湖水和一個年輕幸福的女兒。人們常常尋求欣悅,卻不知欣悅是什麽,從哪裏來。真正的欣悅產生於內心,基於信心並影響所思所為,並由此創造出了一個和諧的生存環境。
    如果為了增加享受,你把自己交付給舒適的客觀事物,那你不會得到真正的滿足。新獻的感覺會轉瞬即逝,留給自己的卻是內心的空虛。把自己的欣悅寄托在他人身上,就是人生失望的開始。那些炫耀欣悅且不斷尋求刺激的人,其行為隻是掩蓋自我信心不足而已,不要羨慕他們。
    徘徊於在哪一領域尋求欣悅?說明你的生活仍處在疑惑中,不明辨也不確定。
    明辨與確定是信心的基石。當你找到這種信心,欣悅就會找到自己的中心,你所思所為將進入到一種舒適狀態。它說明你的思想與情感實現了平衡。
    生活中,不要不加區別地沉迷於某種歡愉,你要保持頭腦的敏銳,避免成為孩子式那種充滿欺騙性許諾的犧牲品。
    變爻認知
    一線:疑惑解除,幸福的感覺自然而生,所思所為都貫穿著和諧。
    二線:運氣是信心的果實,隻有對自己真誠,並發展與他人真誠的關係,才會享受生活。
    三線:為了加深快感,你把自己交給他人或別的什麽,你不但失望還會遭受挫折。
    四線:麵對眾多選擇猶豫不決,說明你對自己還不了解,惟有不再為疑慮所困擾,真正的欣悅方能到來。
    五線:如果沉醉於無端的欣悅之中,不加選擇地陶醉於感官的滿足,或信任那些你並不真正了解的人,那你就開始為自己的悲慘鋪路搭橋了。
    六線:把自己的欣悅依附於那些徒勞無益者身上,這表明你在生活藝術上,還是個小學徒。
    以上古老哲學體係所反應的內含,現代神經科學正在具有解釋力。哲學、經驗、神經所形成的數據鏈條,就是現時行為大廈的信心基石。這類數據邏輯鏈接越緊,越敢於在耐心中等待,保持信心,以及認知上的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