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7 認知“等待”

字數:3135   加入書籤

A+A-


    在“躲貓貓”遊戲裏有意做出延遲滿足的舉動,會讓蘊藏的“等待”要素由低級轉向高級。在文化層,《易經·需·比》辭意對“等待與親善”這一矛盾體有係統解釋,其認知如下。
    1、需乾下坎上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
    初九需於郊,利用恒,無咎。
    九二需於沙,小有言;終吉。
    九三需於泥,致寇至。
    六四需於血,出自穴。
    九五需於酒食,貞吉。
    上六入於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正爻原則
    需言:“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它的語境是,等待是自然之道。智者遵循這一原則,吃喝玩樂,盡情享受,如同置身世外桃園一般。
    雨雲在該到來的時候一定會到來,它既帶來了風暴,也為大地帶來了豐沛的雨水。正象我們經常發現的那樣,有些事情看起來是凶兆,後來也許轉化成了有趣的良機。
    事物正處於形成期我們能做的事往往很有限,魯莽幹涉隻會陷入更大的麻煩。生活中,誰也沒有必要擔憂未來可能出現的事,而破壞現存的快樂。隻要你把體魄和誠心當作生活中心,就可以應付任何預料之外的挑戰。隻有那些失去體魄和誠實的人,才會陷入對未來事件的痛苦,使自己一步步變得軟弱。
    安靜時期不可浪費,要多充實生命活力,用體育運動恢複精力,用美味佳肴回味生命真諦。不久,你會主動重新投入戰鬥,與渙散我們意誌,和轉移我們奮鬥目標的事物做鬥爭。
    此時,你會欣賞自己目前的愉快,接受任何變化,以及突如其來的的援助。盡管你的境況,在許多方麵還很不理想,但你知道怎樣積蓄改善問題的力量,你仍然為己有的收獲感到喜悅。
    當某種困難已經形成,不可避免,你必須適應這種新形勢,必要的話還要改變前進道路。
    變爻原則
    一線:“需於郊,利用恒,無咎。”它的語境是,矢誌不渝的等待好運就會到來。魯莽行動,也許會激怒對方。時機不成熟,最好是在一旁觀望。
    二線:“需於沙,小有言;終吉。”它的語境是,如果在露天的地方等待,別人會因你不利的位置,橫加指責。如果你知道自己怎麽做,結果才會順意一些。
    三線:“需於泥,致寇至。”它的語境是,行動粗心大意就會激怒對方,並給自己招來災禍。主動采取更加忍耐的對策,作長遠打算,才能避免不必要的衝突。
    四線:“需於血,出自穴。”它的語境是,你已經陷入麻煩,也許還有時間采取合理對策。
    五線:“需於酒食,貞吉。”它的語境是,人以食為天,堅定正確的信念,耐心等待時機的成熟,好運就會降臨,慶祝的時刻也必將到來。
    六線:“入於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它的語境是,困難以到,你對一切變化都不必介意,如同局外人一樣。
    2、比坤下坎上吉,原筮,元永貞,無咎。不寧方來,後夫凶。
    初六有孚比之,無咎;有孚盈缶,終來有它吉。
    六二比之自內,貞吉。
    六三比之匪人。
    六四外比之,貞吉。
    九五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
    上六比之無首,凶。
    正爻原則:
    比言:“吉,原筮,元永貞,無咎。不寧方來,後夫凶。”它的語境是,親善像滿灌的酒那樣充實,人們會投奔而來。若人際交往參雜了別有用心,日後聯合也必生禍害。
    好人際交往就像高山流水,匯向溪穀,集於江湖,為發展事業與友誼走到一起。交往要有正確動機,要認真想一想,哪些人值得你深入結交。交友每深一步,你的誠意也要恰如其分,持續的友誼是建立在坦率、真誠、自願這一基礎上的。
    眾人走到一起,必須要有一個具有號召力的人,來領導他們。這個人必須表裏如一,具有過人的才能,為大家所信任與愛戴。這個人的謙虛謹慎與平易近人,就像涓涓細流匯於湖泊。他凝聚成的生活核心,會對觀望者產生若不能及時加入這個中心,日後一定會後悔的情緒。
    利益互組鏈接對所有成員都有好處。盡管這樣的團隊,也需要製定必要規範來約束隊員,但他們無須說服與強迫就會聯合,深感為集體盡力是人生最高尚的職責。
    變爻原則
    一線:“有孚比之,無咎;有孚盈缶,終來有它吉。”它的語境是,想和別人交往要有誠實的態度。建立在別有用心基礎上的聯合,沒有價值,甚至有害。
    二線:“比之自內,貞吉。”它的語境是,不能維持自尊其友誼不會成真,它隻不過是種相互利用,而與危險挫折相伴。
    三線:“比之匪人。”它的語境是,如果交錯了友人,也就阻止了好人的加入。
    四線:“外比之,貞吉。”它的語境是,跟有影響力的人,與閱曆深者交往時,要尊敬,但不能一味地順從。
    五線:“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它的語境是,有益的聯合是自然形成的,要靜心等待。
    六線:“比之無首,凶。”它的語境是,友誼屬於那些真誠和值得享受友誼的人。為人誠實、交友得當者總會吸引好人,人們如水相聚在一起,相伴相幫。
    社會生存,“等待”所引發的“親善”這一社會效應,《易經》做出了具體解釋,認知達到怎樣的層級,培養孩子耐心意誌的人文表現也大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