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陀寧瑪·元丹貢布
字數:995 加入書籤
宇陀寧瑪·元丹貢布(gyuthogrnyingmayontanmnpo公元708年出生於拉薩西郊堆龍·吉納的醫學世家。他的曾祖父洛哲希寧是藏王鬆讚幹布的禦醫,祖父齋傑加戓巴紮是藏王貢日貢讚和芒鬆芒讚的禦醫。相傳宇陀三歲時,從父瓊布多傑學習藏文寫讀、讀經,五歲時隨父受“日露化學”和“藥師佛修習法”等佛教密宗之開許儀軌。宇陀寧瑪·元丹貢布表現非凡的天賦,受到父親的悉心教育培養。
宇陀在家庭教育和醫藥世家的熏陶下,勤奮好學,從青少年時代起,在醫學方麵就已有相當深厚的基礎。宇陀與王室太醫、內地醫家東鬆岡瓦有著深厚的師徒情誼,東鬆岡瓦將自己的醫著《醫治癇症·生命輪》(gza\"bci\"ko、《醫治痙症·相輪》(byabtso三部書相贈。
宇陀在青年時期,曾先後兩次去天竺求學,第一次留學曆經四年之久,第二次遊學,往返共一年零八個月,返回吐蕃後,一麵醫治病人,一麵向門徒傳授醫術。
三十八歲時,宇陀第三次到天竺各地遊學四年,廣投名醫。特別在名醫美旺(medbyang尊前,聆聽了《醫六十萬》(gsodpyad\"pa《醫續晶鑒》(rgyudgselgyimelong《月王藥診補遺》(somaratsakhaskong等等,在班欽·旃陀羅比尊前,受了《仙人耳傳》(drangsrongxyanbrgyud和《八支論》(yanlagbrgyadpa等眾多醫學論著。返回吐蕃,行醫授徒,成績卓著。讚普賜予他塔、工、瓊三處封地,並在工布曼隆溝修建寺院,培養醫生,加工藥材,炮製成藥,行醫治病,搜集民間藥方。嗣後,他帶領門徒往內地五台山朝佛,向僧醫阿爾雅懇求醫道,聽受了《配方寶》(sbyorba\"iphrengba和《內科藏義》(s等很多的特殊的醫訓教言。
四十五歲時,宇陀以早期吐蕃醫學為基礎,吸收了漢地、天竺和各方的醫學,曆經二十多年的心血,撰成名傳千古的醫學巨著《四部醫典》。
鑒於宇陀·元丹貢布在藏醫學上的傑出成就,藏族人民尊稱他為“醫聖”和“藥王”
